1.古代文明礼仪话剧,3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投影)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音乐起,大唐音乐) 小太监:吐蕃使者到。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
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
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
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
出题! 宫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
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
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
出下一题。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
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
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
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
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
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
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
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过渡)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投影)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
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
我走了。(悲戚状)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辞。
(众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
(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 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
江夏王:(婚礼音乐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 (投影)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过渡)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婚后生活怎样,看了第三幕我们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
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文成公主:亲爱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
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
2.古代礼仪方面见面情景剧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3.关于礼仪的剧本
小品 叔叔:大学生 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同情心 二妞:失学儿童 对读书对读书有强烈的渴望 性格倔强 小虎:二妞的弟弟 场景:某山区一所希望小学 (灯光渐亮,音乐凄柔,舞台中右放坐一女孩,旁有草篓) 画外音:清晨,我很早就起来从住处望往学进发。
那天的雾很大,有些辨不清方向,在我寻望过路人是,从不远处飘来一阵歌声,(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像山谷里的鸟鸣,想沙漠里的驼铃,像山泉,像溪涧。 (叔寻声走向二妞) 叔:小姑娘,你知道这个村的希望小学在哪儿吗? 妞:你是……?(上下打量,忽然明白)你是城里来的叔叔,是 来送俺们山里娃上学的吧! 叔:我…… 妞:叔叔,我知道,俺带你去。
(没等说完,拉着叔叔就走) 叔:谢谢你!哎,慢点跑。 (二妞拉着叔叔下,二妞先跑上,喘气;叔叔紧跟上) 叔:累坏了吧,小姑娘。
妞:不……不累,叔叔,你看前面就是俺们村的希望小学。 画外音:整个小学只有两间草屋,房子很矮,窗户是用塑料布蒙成的,里面光线有些暗,靠着屋顶草隙间射进来的几束光,才勉强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里面的陈设很简陋。
叔:嗳,小姑娘,进来呀。(二妞进)你们就这两间教室吗? 妞:不,那间小的不是俺们老师住的,俺们就在这上,大娃小娃一起上。
(叔往身边的一张凳子上班坐)叔叔,别……叔从凳子摔下,叔笑了,二妞也笑了) 叔:怎么不修一修呢? 妞:叔叔你重,俺们娃小摔不着,有的呀,摔疼了下次就不摔了。1、2、3,叔叔你坐这里,这张是新的。
叔:还是你坐吧! 妞:不,(幻想)俺天天都坐,就坐这里,拿书、老师教俺们念,俺拿一支长长的铅笔写,写一个(想不出 该写什么好)写一个…… 叔:就写一个读书的“书”字吧!(二妞低头不语)喜欢读书吗? 妞:(不假思索地)喜欢。(苦痛地)叔叔,俺喜欢读书!(突然想起)叔叔,你读书为了啥? 叔:(想了想)我……(不好回答,笑了笑)你呢? 妞:我,(想)赚钱啊! 叔:赚钱? (笑了笑) 你想要很多钱干什么呢? 妞:恩……给俺们村希望小学盖一座好高好高的楼,有好多老师,让俺们村每个孩子都有书 念……你呢? 叔:(想)也是赚钱啊! 妞:你要好多钱干嘛? 叔:(笑) 帮你盖大楼啊! (齐笑) 妞:哦,叔叔你坐会儿,我该回家了。
(起身走) 叔:快上课啦! 妞:弟弟的早饭还没做呢! (没说完就往外冲) 叔:哎,小姑娘…… (二姐冲到门口正好和进门的男孩撞在一起,这个男孩就是二妞的弟弟小虎) 虎:姐,你咋跑这来啦? 妞:我…… 叔:好了,弟弟也来了,这回可以安心上课啦! 虎:姐,叔叔让你上课? 妞:小虎,别瞎说,姐走了,你好好上课。 虎:姐, (虎子拉住了姐,回头对叔) 叔叔,你是让俺姐上学不? 叔:你们…… 虎:俺姐是有人捐了钱的,可是她让给了俺。
妞:小虎……(示意弟弟不要再说下去) 虎:姐,俺要说,俺知道你每天晚上都躲在被子里哭;俺知道你常带上俺的红领巾对着镜子里偷偷的笑;俺还知道你每天都躲到窗外听俺们上课。 (虎子哭了) 叔:小姑娘,这些是真的吗? (二妞点点头)会写字吗? 妞:会。
(走到黑板前,在上面写了四个字——我要读书!二妞半天才转过身来,擦拭着眼泪,尽量掩饰) 叔叔,俺给你唱支歌吧!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她的歌没能唱完,就哭了,所有的人都哭了) 叔:好了,不哭了,叔叔有办法,我这次来一方面是想看看我们捐的一个叫程洋洋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是要再捐个孩子的。 虎:叔叔,你要看谁? 叔:程洋洋呀,怎么你们认识? 虎:俺就叫程洋洋,俺姐叫楠楠。
叔:你不是叫虎…… 妞:本来我叫二妞,弟弟叫小虎,弟弟上学的时候俺娘给俺俩改了名字,俺叫楠楠,弟弟叫洋洋,俺娘要俺俩一辈子记住南洋。 叔:(沉默片刻) 好,楠楠,叔叔给你办手续去。
虎:姐,你可以上学了! (二妞笑着点头) 叔:(从里面拿出几本书,交给二妞) 楠楠,老师说你今天就可以上课。 (二妞捧着书,泪流满面)二妞,怎么啦? 妞:叔叔…… 画外音:好多时候了,我还是忘不了,那双渴望的眼睛:忘不了,那支动听的歌:忘不了,黑板上那歪歪扭扭的四个大字:(叔叔,我要读书) 听见了吗?那是来自每一个失学儿童心灵最深处的呼喊。
帮帮他们吧! (落幕) 2。
4.求关于礼仪的话剧剧本
又到了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各种插队现象络绎不绝。
现在上演女生版插队 B:"好多人啊!" A:'中国的道路交通真得改改了!" B:"哎,我想到一个问题,你知道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吗?" A:'不知道哎!" B:"LONG,LONG AGO,司马迁排队去买馄饨,因为人太多了,他便开始写>,等到他写完的时候,他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了,这时饭堂的阿姨却把出饭口给关了,司马迁就心脏病发,挂了." A:"啊!?那我们,会不会像司马迁那样啊? B;"不会,前面那个男生好傻哦!说不定可以玩玩他喔!" A:(A同学拍拍正在发呆的C)“同学你好帅哦!你的头发很有型哎!” B:“恩,(拼命点头)。还有眉毛很卡哇伊丫,还有还有,他长得好象周润发哦,对不对呀! A:"不对,不对,因该是像吴克群." B:“对哎,对哎!我是不是失明了呀?怎么没看见呢!?我真的很木啊! C:(有些不好意思,在那儿笑) A:“所以为了更好得看清你的帅气,我们可不可以站在你的前面呢?(很崇拜的样子) C:“(已被冲昏了头脑,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面镜子,边照边摸自己的脸说:“呀!终于遇见伯乐了呀!这两位真是好眼力啊!想当年有一女生那是一见我就激动得在那儿抖啊!(一捋头发)可想而知我有多帅啊!” A和B(切切私语,那肯定是一冬天,那女生冷的。”
) A:“上当咧! B:“好笨喔!赶紧端完饭盘走人喽!(接着两位走入后台) C:(还在那自恋) (接着学生会干部出场,无须配音) D、E:哈,哈,大家好,我们就是当年赤姹风云的学生会干部。 D揽着C说:“谁插队啦!(表情暧昧) C、D、E同时指着A、B A、B(马上僵在那里,B手上的书掉了下来,A手上的纸没掉) 这时C说:“STOP。”
(要超有震撼里) 除了C,全体向后愣住。 B拿住A的纸说,“这个是要掉下来的”。
然后把纸放在地上。“ACTION” D、E拉住A、B说:“插队这是不对地,跟我们走吧!” A、B被拉着走 这时B对A说:“我们逃吧!”9然后向反方向跑去。
D、E:“别跑” C还在照镜子,看到他们走后,大叫:“等等我。”。
5.急求:一篇关于礼仪的情景剧剧本
过节,恰逢小老师生日。
三名同学一起去拜访。结果一个衣着不合适、一个公交上表现不好,下了车去市场买礼物,另一个给老师买块赛车型的表(送钟。。.)。
来到老师家,老师夫妻热情招待(具体内容自己安排,如称呼上、饭桌上等等),恰遇另一波来拜访的(最好是之前三人的异性)。相处中因为习惯不同闹出笑话。
最后来段三人回家路上互揭老底,悉数对方一路上礼仪不到位之处(如吃饭时的位置、握手的力度代表什么等等)。三人表示改过,立志要学习文明礼仪和古典礼仪。
具体情况决定具体内容,台词根据想要编排的礼仪知识而定。
6.文明礼仪的剧本
第一幕 学校餐厅 本幕演员:董闻鸣 蒋理茂 插队人甲 插队人乙 考勤班长和她同学 排队人2个 【镜头一】早餐时间,食堂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董闻鸣和蒋理茂也在排着队,等着买早餐。
这时,从门口走来另外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背包随手放在了餐桌上占位,这两个同学打算插队,把饭卡递给董闻鸣和蒋理茂前面的那个同学,对他说:帮买两份早餐。董闻鸣和蒋理茂很气愤,上前制止。
经过一番的争执,插队的两位同学没办法只好到后面排队了。买早餐的窗口人在一个一个减少。
董闻鸣一行两人和插队的两人相继离开。 【镜头二】董闻鸣,蒋理茂走到刚刚插队两人放包的那个餐桌前,把包拿开坐了下来。
大口的吃着早餐。刚才插队的两个人也买完早餐来到了这张餐桌前。
四双眼睛的对视,然后不约而同的说到:又是你们!插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对董闻鸣,蒋理茂说:有你这样的嘛?把人家包拿走还心安理得的坐在那大口大口的吃东西的嘛。太不象话了!董闻鸣反驳道:有你们这样的嘛?一个包占四个人的座位?这也太夸张了啊~ 【镜头三】从远处又走来了两个女生,其中一个脚有点瘸,好像受伤了,另一个女生扶着她往这张餐桌走来。
插队的两个人也刚忙跑上去扶这个女生,把她扶到餐桌边坐下。并把刚买的早餐递过去给那个脚瘸的女生说:你的早餐。
原来这个女生是班级的考勤班长,体育课把脚弄伤了还坚持早上跑操到操场考勤。董闻鸣和他的同学很不好意思,对刚才的行为表示歉意,并起身向那位考勤班长鞠躬致敬。
第二幕 上学路上—英才大道 灯光暗再亮起来,中间时间摆道具。 刚刚吃完早饭,董闻鸣和蒋理茂背着书包走在英才大道上……(灯光起) 本幕演员:董闻鸣 蒋理茂 考勤班长和她同学 骑车人 清洁工阿姨 同学甲 [音乐起—校园] 董闻鸣和蒋理茂背着书包,嘴里哼着歌走在英才大道上…… 【镜头一】一个骑自行车的学生出现在舞台上,正好撞到了刚才那个脚受伤的那个考勤班长,考勤班长哦的一声惨叫,骑自行车人很不屑的看了看考勤班长,对考勤班长说:别做秀啦,我不会同情你的。
考勤班长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考勤班长的同学很愤怒的看着骑自行车的那个人和他理论。
理论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董闻鸣和蒋理茂看不过去了,走上前去,告诉骑车的人那个考勤班长的事迹,骑车人惭愧的地下了头,并向考勤班长道歉。
【镜头二】董闻鸣向清洁工阿姨问好。 董闻鸣:阿姨早上好,阿姨辛苦了。
阿姨:你也早上好啊,呵呵,不辛苦,这些都是我的工作。(很开心有人和她打招呼,但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镜头三】 蒋理茂发现同学甲随意丢弃垃圾,上前劝阻。 同学甲在上学的路上吃早饭,左手包子,右手豆浆,吃的不亦乐乎。
吃完的时候,随手一扔,拿出带的纸巾抹了下嘴,又随手一扔。(表演的时候动作尽量夸张些,表现突出些)。
(这一幕被一旁经过的蒋理茂看见了,实在看不过去了,上前劝阻) 同学甲在董闻鸣的劝阻下捡起随意丢弃的垃圾,并扔向路垃圾箱,蒋理茂竖起大拇指,对同学甲表示赞许,路边的行人和清洁工阿婕也纷纷向同学甲表示赞许,露出微笑。 (在动作上表现的清晰些) 蒋理茂搭过董闻鸣的肩:“走喽,上课去了哦!” 第三幕 自习教室 灯光暗再亮起来,中间时间摆道具。
晚自习的时间到了,大家都陆续来到教室安静的自习,高数老师偶尔也会来为同学们做些辅导。 本幕主角:董闻鸣、蒋理茂、同学乙、高数老师、同学甲 董闻鸣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安静的自习。
【镜头一】同学乙刚打完篮球,抱着篮球走进教室,进教室的动作很大。(很热的扇风,喝汽水、擦汗,声音搞的很大。)
同学乙一会在自己的课桌前坐下翻书,不一会儿,同学乙便去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讲话,同学们都摇摇头,继续保持着教室里的安静。 这时,董闻鸣站起来走到同学乙身边,拍拍同学乙的肩膀,然后作了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
同学乙点点头。董闻鸣回到坐位上。
【镜头二】高数老师敲敲门,走进教室给同学们作辅导。 这时同学乙举起手,高数老师向同学乙走去,同学乙站起身来,请老师坐下,[老师满意地笑笑]同学乙站在老师身边,请教老师问题。
董闻鸣抬起头,高兴地笑了笑。(表演的时候可以说话声音小点的样子,要不整场哑剧的话,会让观众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第4幕 宿舍 灯光暗再亮起来,中间时间摆道具。
一天紧张而又愉悦的学习,晚上终于可以回宿舍休息了…… 本幕主角:董闻鸣、蒋理茂、同学丁、同学乙、同学丙 [音乐] 【镜头一】董闻鸣回到宿舍。蒋理茂、同学丙正在讨论作业,同学丁还在上网。
董闻鸣和他们纷纷打招呼,[点头] 董闻鸣向舍友们讲述了他今天所见到的发生在他身边的礼仪故事,舍友们纷纷点头称是。 【镜头二】董闻鸣和舍友们正在聊天,忽然同学丁摔倒在地上,董闻鸣和两个舍友,纷纷伸手过来扶他。
同学丁站起后和大家相视一笑。最后大家看看时间准备休息,蒋理茂、同学丙收起了书。
同学丁关掉电脑,董闻鸣走到开关前,关掉电灯、[灯光暗]---3秒--[灯光亮] [读白]文明礼仪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第五幕(用快板的形式说) 见面主动问个好,垃圾不能随意抛。
主动排队有序找,多。
7.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孔子拜见老子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4、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二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5、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