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的读音 明教的意思

明教 (宗教)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 míng
  • jiào

“明教”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íng jiào]
汉字注音:
ㄇㄧㄥˊ ㄐㄧㄠ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明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明教 míngjiào

[(your) penetrating judgment] 旧对别人言论书札的敬称

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战国策·魏策》

辞典解释

明教  míng jiào  ㄇㄧㄥˊ ㄐㄧㄠˋ  

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时,常被利用作为组织作乱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腊之乱、王念经之乱。

高明的指教。
《战国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英语 Manicheism, same as 摩尼教

法语 Manichéisme

网络解释

明教 (宗教)

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
明教

“明教”的单字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明教”的相关成语

“明教”的相关词语

“明教”造句

然而陈克明教授之所以能别具只眼,最主要的原因还在黄梦英有一位“表亲”乔张。

能想象吗,六到八个受过文明教育的人,像拉犁的马一样,挽着马具拖一辆货车的情形吗?

尽管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很少有证据表明教育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年龄进行。尚德成考辅导。

让我借用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的“文化中国”,来包括所有经中华文化浪潮冲击的地方。

该画像可能作为此后明教神像的原型,在东南摩尼教会中流传开来,由宋到元,在经历佛化、道化的同时,最终演变成了塑像。

明教授一开始是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杜维明教授本人并不否认这一点。

徽宗喜道:“朕身为教主道君皇帝,消除明教,也算是朕对上天的一件功德。

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如果你发表一个简明教程,提供解决方案的视频,实用工具,那么你的访问者可能会感激你的网站并且链接它。

* 明教的读音是:míng jiào,明教的意思:明教 (宗教)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所影响,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