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彝族烤茶的诗句

1.关于彝族的诗词有哪些?

1、《日史博克》——吉克布

2、《猎狗的故乡》——加潘布哈

3、《灵魂之门》——鲁子元布

4、《我们无耻地活着》——阿索拉毅

5、《大渡河,我的母亲河》——贝史根尔

6、《大悲咒》——比曲积布

7、《落日像一匹枣红马》——吉克伍来

8、《大凉山组歌》——普驰达岭

9、《雪》(组诗)——阿赫长江

10、《情寄坝美》(节选)——王娟

11、《四月的太阳》——马海阿晶嫫

12、《是谁打动了我,我又打动着谁》——吉布日洛

13、《期待雨》(外二首)——阿洛秀英

14、《在昭觉的山顶放牧》——(外一首)苏钰璇

15、《等待》——俄木妮空

2.彝族茶俗有什么特色?

彝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州,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也 广有分布。

不同地区的葬族有不同的称呼,如“阿西”、“撒尼”、“诺苏”等。 葬族是我国古代最早发现 和利用茶的民族之一。

据四川 凉山葬文《茶经》记载:“彝人 社会初始,已在锅中烤制茶 叶”。 千百年来,彝族同胞总是 把茶放在酒肉之先,形成了“一 茶二酒三肉”的独特饮食文化。

葬人饮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 是喝烤茶,— 是喝清茶。 葬族烤茶时,先选用一个 拳头大小的陶罐或铜罐,将茶 罐在火塘上烤热,然后放入适 量绿茶焙烤,边烤边翻动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不被烤焦,等茶叶色泽转黄 并发出缕缕香气时,冲入八分热水令其沸腾2〜3分钟,即可将茶汤冲入预 先准备好,放置有盐、炒米、核桃仁、芝麻等佐料的茶碗中,与各种佐料混合 食用。

彝族烤茶的特点是茶食合一;茶汤琥珀色,浓香扑鼻,茶食滋味可口, 食之妙趣无穷。 葬族制作清茶时,通常汲来清澈甘活的山泉水,放在水壶中,置于火塘 上烧开,然后倾入土陶茶罐,当茶罐中的水沸腾时,投入适量茶叶,稍加搅 拌,待罐内茶汤呈金黄色并发出茶香时,便用火钳取出茶罐,并将罐中之茶 倒到茶杯中饮用。

葬族同胞的生活习惯为每日饮两次茶,早晚各一次。饮早茶时,第一杯 茶要祭灶神爷,祈求灶神爷保佑全家平安,六畜兴旺,茶粮丰收,接下来再按。

3.关于彝族的古诗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诗,可能撰写于清乾隆后期。箭杆场是今云龙县团结乡和关坪乡所辖区域。罗武属彝族聂苏支系,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罗婺、罗倵、佬倵等。清代以前,罗武男子的服饰,上身多为白色对襟衣,有的外罩白色羊皮褂,下身多为黑色筒裤,戴黑色包头;女子上身多为淡红色右衽上衣,再加绿色褂子,着绣花围腰,裤为淡黑色。富裕家庭妇女服装的领口、衽边、袖口、褂边、裤口,都有绣花图案。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全诗如下:

踏歌灯火下,白衣杂绿衣。

连环腕相握,旋步作团圆。

阿奴吹短笛,雀跃狎寒威。

曲肩踵其武,往复屡依违。

鸳鸯何放浪,形影不自非。

雄鸣类鸠舌,雌声艳却微。

引吭迭唱和,踯躅忘所归。

细听无佳曲,摭拾应当机。

主人劳其酒,盘飨使充饥。

奄忽鸡鼓翅,棚场已音稀。

撒手如鸟散,困倒卧朝晖。

是真罗武俗,笑观不足讥。

由于传抄等原因,诗中的个别字有差异,如“旋步作团圆”的“作”字,有的记成“看”字;“阿奴吹短笛”的“笛”字,有的记成“律”字;“往复屡依违”的“往”字,有的记成“径”字;“盘飨使充饥”的“飨”字,有的记成“餮”或“飧”字。

罗武打歌,是一种集体舞蹈,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以罗武人较为集中的团结乡河东村的舞蹈为代表,妇女的舞蹈动作细腻大方,男性的动作粗犷热烈,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多是一些模拟禽兽形态和反映生产劳动的内容,如“鸡刨食”“猴子遮太阳”“洗麻纱”“织麻”“掏蜂蜜”“鹞子翻身”“夹红东坡”“打退歌”等。

4.彝族风俗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

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

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

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

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

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

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

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

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1)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

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

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

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

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下分依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

(2)乌蒙山型 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

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又可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

(3)红河型 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 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

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4)滇东南型 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

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

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

5.彝族人的特点

彝族人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

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

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

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左脚舞”传说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

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

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

在绿汁镇的彝族聚居的者拉、龙格利等地,数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

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第二类是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

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绿汁镇各个彝族聚居地区的群众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左脚舞会。到那时,到处都是身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到处响彻月琴声调子声,大家不分民族,不管相识不相识,拉起手,跳起舞,彻夜狂欢。

“姑娘房”彝族男女的婚恋:“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

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

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

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

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

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

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

有关彝族烤茶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