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礼仪表演

0 2024-08-12 04:50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壮族的礼仪习俗

壮族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2.壮族有些什么礼仪与禁忌

朋友,当你正准备去壮族人家造访,你可得先学习一下他们的礼俗:餐桌上,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如果与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不过,你尽管放心,去壮族人家,主人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你以最好的食宿,对同行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但是,你亦要注意他们的禁忌,!其一,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其二,有的地方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其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另外还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3.谁知道壮族的礼节

壮族的风俗--礼节

“换酒”:壮语念“vian lou”。壮族人并不习惯独自大腕喝酒,而喝酒也不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小勺子(当地人叫匙羹),人们往往先把酒倒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喝。形式是:如果我敬你一杯酒,我就用一个小勺子从大碗酒里打酒,然后直接送到对方的嘴里,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必须要喝下的,不然会被认为不礼貌、不给“面子”;喝了别人敬的酒后,就要回敬,形式还是一样的。

寿礼:这里说的主要是61、73等大寿。如果两个老人还在健在的话,往往是两个一起过,只要是一个人过了61岁就行,并不一定要在61岁生日举行。而寿礼的仪式是很特别的,传统的寿礼是少不了道士来做法场的,当然还要有乐队来奏寿乐。祝寿也是有一定仪式的,往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司仪,两位老人(如果一个老人去世的话则拿出其灵位或其他对其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老人分别坐在挂满寿帐(就是写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的一快快长三四米的大堂的八仙桌左右两边,守拄彩色的拐杖,晚辈则依次上前祝寿,而老人则回以红包,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长辈对晚辈的爱戴。据说做过61大寿以后就老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但是必须忌食牛肉狗肉,否则就不灵验了。

葬礼:在传统的壮族葬礼上,道士、锣鼓唢呐队是不能少的,参加葬礼的人都穿上白色的上丧服。在出殡前,家属是必须在棺材旁守灵的,否则会被认为不孝。壮族人兴的是土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火葬仍然不被多数壮族同胞所接受。 婚礼:婚礼是最隆重的,但是婚礼之前的风俗有趣,主要有“合八字”、“认识”、“过礼”、“报好”,一般说来是要经过这几个步骤才可以举行婚礼的。“合八字”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算命先生算,看双方是否合得来;如果“八字”合得来,就要“认识”了,“认识”指的是,经人介绍,男女双方及其家长认可,男方到女方家去和女方见面,互相认识和了解对方;“过礼”,经过了“认识”,双方满意,接下来就是“过礼”,过礼是指男方为了表达诚意,给女方家送去米酒、大米和其它礼品;“报好”就是男方家人和亲属去向女方家庭介绍男方家庭的情况和男方的人品等,让女方更了解男方背景放心的嫁给男方。“报好”以后自然就使举行婚礼,通常是新郎要到女方家庭迎娶新娘,然后是拜天地父母,举行婚宴,闹洞房等等。

4.民族礼仪中的壮族日常习俗礼仪文化有哪些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20世纪50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 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壮族人民信仰多神,如树神、山神、观世音等,于是就将一些栽种有古树的地方 当成“社堂”,如暇耙社等。每年重要的日子壮族民众就自发到社堂“吃社”。

传说农历四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这三个“十九”是观世音的生 日。清塘壮族乡观音山村壮民们目前还保留着过“吃十九”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 发展,“吃十九”已逐渐成了全村议事的重要日子。 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后,广大壮乡普遍建立有“观音庙”、“三板庙”、“水口寺”、“回龙庙”等寺庙。

各家神龛上均有神像摆放。 壮族人从出生到长大,要经过满月架桥、满月逛寨、安花、记命、解关、赶鬼、合 婚等仪式,死时要经过打斋、超度、安葬等宗教仪式。

记命,主要是一些小时候病痛 较多的人通过把命记到树枝或石头上以求保平安,记什么东西这个入的乳名就叫 什么,如姣兴脉(石头鼓)等。 壮族比较有特色的特产有壮锦、铜鼓和花山壁画。

5.壮族风俗习惯的有哪些

下面是关于壮族的风俗习惯:1. 音乐方面: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2. 饰品方面: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3.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4.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日常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

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

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

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

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

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

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

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

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歌舞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以前没有,现在每到这个节日全广西都会放5天假!非常爽。祭祀食俗 壮族过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参天大树,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加以崇拜,谁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树前烧香焚纸,祈求保佑;村后有个悬崖龙洞也被认为是显灵圣地或鬼神栖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灾。

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节必祭,摆上酒、肉、整鸡等供品,祭罢方能食用。

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过中元节时,家家都要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灾祸。

牛魂节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给耕牛吃。

过去,桂西南一带壮族要在霜降节杀鸡宰鹅,做糍粑,蒸糯米饭,聚集在玉音庙宇供祭。相传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的节日,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壮族节日蛙图腾与蚂节 同许多民族一样,壮族也曾普遍存在过图腾崇拜。其图腾物像种类很多,如太阳、月亮、星星、雷电、鳄鱼、蛇、犬、牛、虎及榕树、竹、木棉等。

蛙类也是其中之一。 蛙最早是壮族先民瓯部落的图腾,春秋战国时代,在西瓯人中已占据保护神的地位。

直到近现代,一些地方的壮族人对蛙仍然敬若神明,认为它是雷王公子,被作为天使派到人间来的。所以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体雕塑,东兰、巴马、天峨、凤山等地还保留有祀蛙的“蚂节”。

六郎节 文山州境内壮族的六月节(农历6月初一。因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过农历7月初一)又叫过小年,亦有“六郎节”、“七郎节”的不同称谓。

是境内壮族侬支系一年一度最为隆。

6.壮族特色节目

一、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 歌圩。 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 二、歌会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参加歌会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三、铜鼓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壮锦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发布、窗帘等。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

五、壮拳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还是壮族独特的习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7.壮族的风俗风俗习惯

南和广西的壮族都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入赘”风俗。

即男子到女方家从妻居,招赘后,男子要改姓女方的姓,所生子女均随母姓,并可继承母亲的遗产。这种习俗在广西边远山区最为盛行,如田林、隆林 西林、凌云、乐业、东兰、凤山、巴马等。

自愿“入赘”的男青年大多是家中兄弟多,或是不喜欢自己家所在地,想要离开家乡的。 他们到处打听招婿之亲,千方百计想走出家门。

相到好对象他们便大胆地向女方暴露自己的心事,要求成亲,经双方同意,便可“入赘”。 女青年一种是出自孝敬父母之心,立志留在家里供养父母的。

她们串村走寨,先近后远,寻找称心如意的“上门郎”。但她们找寻对象的方式,就没有男子那样直爽了。

她们则常常在农忙时节,走村帮工送殷勤,通过劳动和交往,观察男子的心愿和表现。一旦看中某个男子,便千方百计找寻机会聊天说情。

一经男方同意,一年半载之后,则招之“入赘”。另一种则是一些只有女子的家庭,父母要求招婿上门,便出面为自己的女儿相好对象,派媒人上男家去说亲,经男女双方同意,即招之“入赘”。

应招“入赘”的男青年,按惯例结婚,不收礼钱,不备“嫁”妆,所需一切,均由女方家准备。男子“出嫁”那天,家中一般都不举行婚礼,不摆宴席。

但女方家的婚礼却很隆重,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前来祝贺,必须杀鸡宰鸭,设宴招待。当晚,女方家还要大放灯烛,请族中元老围桌商议给女婿改姓换名之事。

一般在家族中女儿排第几,女婿也排为第几,婚后视为家中之子,同辈和他称兄道弟,即使他的年纪大于兄长,兄长也要称他为弟弟。生儿育女,一律随母姓。

绝对禁忌“姐夫” “妹夫”之称。“入赘”后的男子,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受到人们的尊重。

有能力、有威信的,群众还可以推选他为村寨干部,享有和本地男子同等的地位。 婚后若妻子过早去世,其本人还有家产的继承权,女方家人还必须给他另娶媳妇。

壮族的这种风俗,虽然源流远古,但它却打破了“重男轻女”的恶习。凡是盛行“入赘”的地方,人们不论生男育女,都视为传宗接代的继承者和养老的可靠人。

壮族的风俗习惯 恋爱篇 隔街相望谋对象 在云南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 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

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

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趣。 赶歌圩上绣球抛 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

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赠物越多,表示小伙子追求姑娘的心情越迫切。姑娘若收下小伙子抛回绣球上的礼物则表示接受了他,恋爱就此开始。

这样通过抛绣球择定的对象,不用媒妁,也无需重聘,使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更富有诗情画意。 男欢女爱打木槽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是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一起尽情欢乐的。

后来演变成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引青年男子拿木棍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对唱情歌,表达爱意。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

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办的次数不一。 歌圩对歌觅真爱 歌圩是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大型的歌节。

每逢春、秋佳节,青年们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在本地传统的歌圩日子里,选择唱歌的对手,寻觅心爱的情侣。 照例,小伙子得先向姑娘唱歌邀请,要一直唱到姑娘满意,她这才答歌。

笨嘴夯腮的小伙子,甚至有唱三、四个小时姑娘也不答腔的,祗好狼狈而逃,让位给更有歌才的青年。女方答腔后,双方便在各自同伴的簇拥下,按歌圩的程序唱初交歌,赞美歌,询问歌,盘歌,恋情歌。

唱到情意绵绵,便唱起深交歌,赠礼歌,互相赠送礼品,这时情人便离开了同伴,双双踱入花间丛林。快分手时,两人又唱起嘱别歌,相约下次见面,这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不少情侣就这样订下终身。

然而,这种对歌程序中也有不少“险关”,尤其是盘歌,女问男答,内容包括远至三皇五帝,近至当今世界;上自日月星辰,下至山河百兽;举凡农事,季节花果等等,随编随唱,无所不包。 其内容之广泛,其歌才之敏捷,常常使慕名而来的博古通今的专家们目瞪口呆,为之倾倒。

壮族的风俗习惯 婚嫁五部曲 新郎请媒去接亲 依照壮族的结婚习俗,新郎一般不去接亲,而是请媒人带着陪郎等人去女方家接亲。接亲的队伍中至少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妇女、一名小姑娘和一名背娃娃的妇女。

其寓意是:原来的小姑娘出嫁后就要生儿育女,带有祝福新娘的意味。迎亲队伍到女方家,女方家要设宴盛情款待。

席间,新娘的姑妈、姑姑要向接亲者敬酒,接亲者要给女方家“六六”数目的“奶水钱”。等所有的宴客都宴请完毕后,迎亲者才能迎走新娘。

新娘的嫁妆和男方事先送来的结婚礼物也同时背、挑、抬到男方。

壮族的礼仪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