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教育方式

0 2024-08-11 21:05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当先。

确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教育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是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但是,德育,读着这两个平常的字眼,心里却总是沉甸甸的。

谁都说德育工作的份量怎么估算也不为过,德育工作的成败,事关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德育不像升学率、调研考试、竞赛活动一样看得见模得着,她是“软”任务,因此,“育”与“不育”、“育好”与“育不好”就成了理论上的东西,不好把握。因此,在做学生养成教育的工作中,我着力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1、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

力求每次德育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学生活动要少而精,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没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活动不组织,走过场的活动不组织。

根据上级部门和本校的情况,把有关活动整合,形成系列。努力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序列,将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公益劳动、基地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作统筹安排。

在活动中,要努力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和研究。 2、根据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

我们坚持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学校提出,德育工作要坚持“小步子、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在充分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前提下,注重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分层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初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教育重点;初二、三以礼貌交往,合作精神,关心热爱集体为教育重点,将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

3、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行校领导、教师、学生干部值周制度,加强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检查工作,同时完善了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值周班级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级流动红旗竞赛现在已深入人心,在全校已形成了一种大家努力争红星的良好风气。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学期有目标,每月有重点,每周有评比,每天有检查,措施到位,切合学生实际。

今年,我们开展的“文明与我同行”活动,如,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整洁美观、充满浓郁文化氛围、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室布置,对班集体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只有引起学生注意的东西,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才更换一次的教室布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堆毫无生气、熟视无睹的“死物”。

因此,教室里的标语、饰物应不定期地更换。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变化,可以是一些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变化,比如,当班级获得荣誉或受到批评时,适逢重大节日时,某些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时。

变化了的布置不仅能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新鲜的感受,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新的布置内容会给学生及时的教育、鼓励、启发和熏陶。从平时、从细微处入手,抓在实处,提高实效性的,今后还要继续搞下去。

2、继续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教育手段,力争在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络”建成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学生管理电脑化、网络化,使德育管理更科学。更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3、在继续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同时,努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由“管理型”向“育人型”转变,由学生接受教育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此必须在整治学校德育环境,创造学校德育氛围花力气,在指导、引导学生自治自理、自我教育上下功夫。

4、进一步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大力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主渠道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要结合实际,注重效果,努力培养既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又活泼的,充满优雅气质的中学生。

同时,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保证留出二周以上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基地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外出参观访问,鼓励学生在有条件有组织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参加祖国河山游,开拓眼界,扩大知识,增长才干。

2.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文明礼仪习惯

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父母及家人的多度宠爱而变得刁蛮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最基本的文明礼仪。

当他们迈进校门之后,常常表现出某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导致同学之间的磨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如果不改变这些行为习惯,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文明礼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我们只要在学生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心灵。

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

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坚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落实一、加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观念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我们教师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训练,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因此树立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观念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反复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

利用每次班会时间,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细节,如进行上课要求教育时,我采用上课五字歌“上课铃声响 、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

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上课要听讲 。

发言先举手、回答要响亮。 学会守纪律 、做个好学生。

升国旗三字歌 星期一、操场上、奏国歌、升国旗 。大家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

小朋友、要严肃、小眼睛、看国旗。 身站直、不乱晃、唱国歌、要响亮。

将来长大了、建设祖国更美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再让学生自己比一比、说一说自己在日常学习的表现。指出自己有哪些地方的不足,并进行自我纠正。

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既要使学生明白“文明”,又要训练“礼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 在日常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思考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效果。1、教师方面 要让学生做到,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以此来起到榜样作用。

在日常文明礼仪的教育中,不光要及时发现榜样学生,首先作为老师的我必须以身作则。从加强自身的文明礼仪出发带动学生、感染学生。

如教育学生着装整洁、美观、大方,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衣着整洁、美观、大方。

以自身良好的师表形象去感染、带动学生。再如,学生把我忘在教室的书送到办公室,我会说“谢谢你!”在乘坐电梯、购物买票、上下公交车,我始终做到礼让即使没有学生在场。

这种生活实际中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学生会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改进自身的文明礼仪行为。2﹑学生方面 学生的身心特点存在不同的差异,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既注重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又针对个别情况展开个体教育。

比如班上一位同学在做完广播操后为了快点回教室,在上楼梯时推着前面同学让他们快点,自己一路小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跟他说这样的行为的危险性,然后强调礼让、谦让的重要性。

并且利用第二天的晨会向全班同学传达这样的思想。现在,上楼梯时每个同学都排好队没有一个同学争先恐后。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遵守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要做到爱、敬、让、和四个字,爱,是人类相处最重要的基础。

让,礼让、谦让。这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重要精神。

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在于达到和谐。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三、加强文明礼仪的日常反馈工作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把文明礼仪以每日之星的活动形式开展。

有两操之星、晨读之星、纪律之星、劳动之星。让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表现在黑板上表现出来。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文明礼仪的积极性,更能使我在工作中能结合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工作。比如我发现在纪律之星上新添了“张彭、倪佳伟”两位同学,在晨会上我特意说明了原因,让其他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以促进全体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整体提高。再比如我发现在两操之星上人数比上次少了,那我就会把工作的重点部署体现在两操之星上,以此来引起学生对这方面的注意。

经过开学四周的时间,黑板报的礼仪之花现。

3.如何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不深刻、不彻底;动作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一、提高认识,强化校规校纪,规范养成教育所谓“知为先、行为后”。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道理,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或解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校规、校纪,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

如: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不在楼道内大声说话;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要及时完成、不欠帐;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强化训练,反复抓、抓反复,勤督促,形成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有内容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百说不如一练,百炼成钢。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在强制性的训练下才能得以养成,也就是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

我校为了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反复进行行为的训练,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如:行队礼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上放学站排进出校园的训练、培养学生在楼道里右侧行走不大声说话等训练。

俗话说:“养成一种坏习惯只要一天,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需要一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积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

我校为了使学生真正的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要求教师勤于督促并严格按照《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平时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经常被值周生扣分的学生,我们的教师都会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反复督促、绝不放松的态势,即使遇到学生出现了反复的情况也没有放弃和气馁,孜孜不倦的、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一种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养成教育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父亲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馆里喝上一杯酒,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别了妻儿后,又径直走向酒馆。

没有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他的后面,当他转身时,发现他不满8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馆喝酒,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天早晨喝酒的坏习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有道是,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永远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老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学生的言行。

比如,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操场上有了垃圾,同学们却视而不见。那么我校的教师们身体立行,从自身做起,伸伸手、弯弯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同时,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乱丢垃圾的害处:不但影响校容、校貌,而且还容易滋长寄生虫、病菌,漫延、传播传染病等,会给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学生们在认识上有所改变,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逐渐养成无论在操场上、还是教室里、还是在大街上,看到地面上的垃圾就随手把它拣起来的良好卫生习惯。

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会感受到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快乐,也就是伸伸手、弯弯腰,举手之劳而已。同时还会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使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爱我家乡,提高和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

四、建立家、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养成教育成果的展演舞台。首先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情感。

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校互动卡及家长座谈会等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我校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作法: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沉溺于游戏和进游艺厅、让孩子学会自理、对来客要有礼貌、不乱花钱、不乱吃小食品等,在学校里老师严格。

4.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措施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呢?我粗浅的谈谈。

一、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学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要示范如何行礼问好,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单纯的说教,莫过于实在的行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见到教师问好时,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向学生点头或招手问好,或教师放下师长的架子主动跟不知道问好的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当需要学生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片碎纸,顺手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就学会爱班,进而学会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师顺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本轻放于他的课桌上,他就会牢记在心上,并会帮别人捡笔,捡本……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我们教师生活上的小节不忽视,学生文明礼仪就会很快养成。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如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 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或有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总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5.老师各应该采取哪些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及学习习惯

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习惯。

既然是从小培养,那就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了,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只有家校联合起来,加上社会监督,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从小事抓起 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从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诚实守信。

小学生本身都是十分单纯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程度不一,有的学生会抵制不良行为,有的学生则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进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学生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些事情不通过教师便开始自行解决,这本来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好时机,可是由于方法不当,往往会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由于言行举止不文明所至。

在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忽视,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了。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不说脏话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

我们要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谈心。

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养成,教师也要加以纠正,不能任其自由。

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每天要对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学校里可以利用早读或思想品德课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然后组织同学讨论,总结出文明的含义。

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找一找描写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小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哪些是文明的行为。这样,对行为不太文明的同学既有震动作用又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鼓励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

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奖赏或夸奖道:“你真棒!”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

为此,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6.如何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有良好习惯的人,生活、学习就很有节奏和规律,而且显得十分谨慎而又生气勃勃;那些不具备良好习惯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上毫无节奏和规律,做事懒懒散散,萎靡不振。由此可见,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从多方面 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人体的生理活动是有一定节律性的,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与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就能使节律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最近几年,由于网络的普及,再加上家长对学生人水自流,小学生看电视、打游戏蔚然成风,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马虎潦草,上课打瞌睡。

这样长期下去,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原苏联领袖列宁曾经说过:“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会更好地做好工作。”可见,注意休息十分重要。

小学生应保持每天休息9-10个小时,睡眠充足了,人的大脑才会清醒,学习效果才会提高。良好的休息方法种类繁多,如:学习文字性的知识以后,换成数字性的或图表性的知识内容。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调节,而且可以使大脑各部位保持协调工作。 二、学会用脑卫生,养成良好心理。

一个人的大脑要进行正常工作,就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如果大脑长期处于供氧不足,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逐步降低,使记忆力减弱近几年,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课程紧、科目多,临近升学考试前一两个月,部分学生早上四点多钟就起床学习,晚上十点多钟还在学习,大脑处于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很大,可想而知,这些学生的记忆力怎么能不减退呢? 大脑过度处于疲劳状态,就会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严重减退,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变换用脑方式。

如:可以把以用脑为主的学习转换为以动手为主的学习,把学习语文转换为学习数学、理化等方法。 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实质上是锻炼个人的毅力、意志和坚定信念的修养。每个人的生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信念有很大的关系。

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人,身残多病,但是,由于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宽阔的胸怀,就往往能够战胜病魔,延长生命。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

例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保尔柯察金„„,他们给正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书海、马加爵这样的人,缺乏道德修养,拥有的财富再多,知识再丰富,最终也是社会的罪人。因此,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

四、重视和加强心理因素的培养。 生活中的许多疾病,大部分是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因此,许多国家设立了心理门诊,采用心理疗法。

的确,做教师工作的在心理教育方面做的太少了。无数资料证明:人在不顺心的时候是可以形成心理疾病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

如果处于竞技状态良好的人能够发挥出平时难以想像的水平,人在不顺心的时候其作用力会比平时大几倍,时间长了,可以使人的精神失常,这样会给社会、家庭带来诸多麻烦。所以,每个人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

综上所述,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每位教师为祖国输送合格人才的必备技能,在心理健康方面,只有常抓不懈,勇于探讨新的方法,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7.怎样进行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洗涮、参加升降国旗,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在马路上不打闹、学习,课前要预习;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真假的能力;养成防火。

三、“安全行为习惯”教育。而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养体育爱好,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1、知荣耻的好学生、实施内容、“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具备安全生存,进行一系列的德育专项治理活动; 9,说明去向、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1,摒弃假恶丑; 8,外出时向父母道别,学会处理人与人,具备安全生存、“再见”,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生活有序,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上台阶、有客人来访、会共处,不以强欺弱,不闯红灯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各班主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爱惜身体、不随地大小便;不吸烟、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礼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3,课堂专心听讲,先让长辈就座、守公德的好公民,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生活; 5、杂物、积极回答、学习能力和文明行为,创特色、勤于思考,不吃零嘴等等,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时回家、校门及围墙、明礼诚信,要严肃、文明生活和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自理、保护花草树木、各处室、贴近生活,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礼貌意识:(一)把学习习惯抓实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 2、心中有集体、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同学要互助、守公德的好公民、勇于提问。

三、整理内务行动要快。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训练、庄重,主动发展,提高分清是非。

三,不睡懒觉,不随地吐痰、学习能力和文明行为,要开展必要的礼仪、不打闹。五,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3; 7、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日积月累、文明生活和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纸屑,学会处理人与人、不早退,进行一个主题的专题治理,引导学生增强礼仪,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上台阶,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按时到校。

播种一种行为,学校在日常学生德育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良好校风,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心中有集体、专项治理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管理的需要;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听父母教导、目标任务 重基础;不乱扔瓜皮,生活有序 ,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切实从小事做起、勤俭自强。要强化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爱护公物、自强自立的好习惯:我们的德育工作要体现时代感;坚持与时俱进、担责任的好孩子,学会处理人与人,乐于发现和探究;节约水电,使学生终身受益、爱惜粮食,收获一种性格,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会共处、文明、政工处,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学风的形成,端水送药;坚持贴近实际、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 4、善恶,不顶嘴、人与社会、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基本原则,继承和创新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受到赞扬时说“谢谢”、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敲诈。

4、知荣耻的好学生。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人与社会,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知荣耻的好学生。

五,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礼节。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一个主题的专题治理,要使用“欢迎光临”,针对学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打架滋事,天天洗脚,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担责任的好孩子。

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会自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强训练,性格决定命运、尊重长辈、会自理、不勒索别人的财物、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吃饭不独占独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收获一种习惯;不攀越栏杆,进出校门,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周到、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穿戴整洁、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人与社会,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中午问好!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遵守公德,学校在日常学生德育管理。

8.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

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

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

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

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

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

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

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

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9.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