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礼生与王朝礼仪

0 2024-08-09 04:25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明代的礼仪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用于官员对尊敬的人;

常礼:

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

两名同级官员相遇时,行揖手或拱手两次。地位不同时,低级者向右侧移动,揖手两次,高位者点头答礼。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礼。若差别甚大,低级者行顿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头四次),高官不答。官员聚会时,主持人只点头致谢。胥吏见文官,必下跪,行拜首两次。学生见老师,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百姓间不许拜首。

明朝对皇帝最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2.明清时期的跪拜礼节

清朝礼节中单膝跪地有两种:一种叫做“打千”,是奴仆见主人,下级见上级的常见礼。

动作是垂右手,屈左膝,上身微微前倾。另一种是“请安礼”,男女动作不同:男子一边屈右膝半跪,一边口称“请某某的安!”女子的动作是双手按左膝,右膝微屈,往下蹲身。

双膝跪地才真正叫跪,是比较庄严正式的礼节。据《清史稿》中“礼”的部分可以看出又可分为:1、跪:用于百姓见官,下级见上级,以及祭拜神灵时的迎、送、读听祭文、听取诏令、听审和判决等等,分别称为“跪迎、跪送、跪读、跪听、跪受”等等。

2、除了跪还要叩头,就是先跪下,然后双手伸向头前头前按地,头部的前额碰在地上。又分为“一跪一叩”(又称“一跪一拜”下同),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等等,而以三跪九叩最为隆重。

以上通称为“跪拜礼”,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宣布废除,改为握手和鞠躬礼。 要了解行礼,先要知道关于嫔妃和“格格”的制度: 清朝后宫的嫔妃制度: 皇后(1人) 皇贵妃(1人) 贵妃(2人) 妃(4人) 嫔(6人)以下不限制人数 贵人 常在 答应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并不都是公主。

皇太极时期,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 一、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 二、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顺治时期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皇宫里日常生活方面的礼仪大致是“下跪叩首”礼,“下跪”礼,“道万福”礼,“颔首”礼四种;最重的是“下跪叩首”礼,接着是“下跪 ”礼,“道万福”礼,最轻的是“颔首”礼。下面是我总结的两大部分(公主们和格格们): 一、公主们: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 ,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 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清朝礼仪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到了清代,大汉礼被悔,满族礼仪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军政,小到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做出详尽的规定。

跪拜与礼仪 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服务是中国封建礼仪的最大特点,因而礼仪中处处体现着尊卑差别。而足以显示这种尊卑的,恐怕要属跪拜之礼了。

封建社会,臣子见皇帝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百姓见官员须先行跪拜;下级官员晋见级别相差较大的上级时要行跪拜礼;子孙晚辈拜见长辈要跪地磕头请安;祭祀祖先当然也要磕头。 1793年,一个闷热的午后,83高龄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小憩。

此时,官员送来了英王的礼物,大多为西方的精巧机械,他观看之后,颇为高兴。早些时候,乾隆接到沿海商人代禀的英国使团信件,其中说到,皇帝83大寿时,未及来贺,今特遣使节前来进贡,因信中“情词极为恭顺恳挚”,他已经允准使节马嘎尔尼等来京觐见,并命令沿海官员妥善接待。

使节未到,礼物已先期到达,这让乾隆相当满意。因为有了皇帝的旨意,马嘎尔尼一行一路受到各级官员的礼貌接待,对中国人的“彬彬有礼”大加赞赏,并向中国官员表示:“敝使昧于贵国风俗,今后各事,请各大人就贵国习尚中所有者便宜行之,敝使决不稍持异议。”

然而,正是双方都小心翼翼遵守的“礼仪”,却差一点使英国使团觐见“中国大皇帝”的行动夭折——矛盾就发生在马嘎尔尼一行即将面见乾隆的前夕,双方就朝见礼节进行商讨时,中国官员要求马嘎尔尼等向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礼,而英国使团坚持要行面见本国国王时的单膝跪拜吻手礼。争执激烈之时,马嘎尔尼甚至以不见皇帝相威胁。

眼看原定觐见日期将至,双方终于达成一。

3.刘永华的著作

Confucian Rituals and Chinese Villagers: Ritual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a Southeastern Chinese Community, 1368-1949. Leiden: Brill, 2013.《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马丁·盖尔归来》(译著),纳塔莉·泽蒙·戴维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译著),彼得·伯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历史之岛》(合译校),马歇尔·萨林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福建宗教史》(合著),陈支平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论文2012 Daoist Priests and Imperial Sacrific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Case of the Imperial Music Office (Shenye Guan), 1379–1743,Late imperial China,Volume 33, Number 1, June 2012。2011《祭谱与游谱:有关闽西 客家族谱相关仪式的笔记》,《相聚休休亭:傅衣凌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11《时间与主义》,《读书》2011年,第7期。2010《不倦的教诲,不灭的薪火——读<杨国桢教授治史五十年纪念文集>》,《人文国际》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10《正德癸酉平阳尧庙改制考:平阳尧庙〈三圣庙碑〉解读》,载《民俗曲艺》第167期(2010.3)2010《赦罪书的诗学与政治: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楼案中的虚构>》,载《人文国际》创刊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2009 Review of Brigitte Baptandier, The Lady of Linshui: A Chinese Female Cult. Published in The China Journal, no. 62, July 20092009 “民间”何在?——从弗里德曼谈到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收入复旦文史专刊之二《“民间”何在,谁之“信仰”》,中华书局,第1-25页。2008《清初中国东南地区的粮户归宗改革——来自闽南的例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008《〈文化贸易:清代至是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评介 》,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2008《强盗、高僧和死者的“契约意识”》,载《东方早报·书评周刊》2008年10月19日,又载《书评的解剖》(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四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年版2008《 明清时期的神乐观与王朝礼仪——道教与王朝礼仪互动的一个侧面》,《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第32-42页。2008 《明清时期的礼生与王朝礼仪》,《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九卷,第245-257页。

2007 《道教传统、士大夫文化与地方社会:宋明以来闽西四保邹公崇拜研究》,《历史研究》第3期,第72-89页。2007《风水:一个社会文化史的诠释》,载《读书》2007年第12期。

2006 Village Rituals, Imperial Sacrifices, and Taoist Liturg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Study in the Jiwenben (Manuals of Sacrificial Essays) of Sibao, Fujian. 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主办,第237-287页。2006《 明清时期华南地区的祖先画像崇拜习俗》,《厦大史学》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

2005 《明末至民国华南地区的族田与乡村社会——以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52-60页。2004 《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85-198页。

2004 《亦礼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保礼生的初步分析》,《历史人类学学刊》第2卷第2期,第53-82页。2003 《明清时期闽西四保的乡约》,《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2期,第21-45页。

2002《 “我们”印第安人与“你们”美国人”》,《读书》第9期,第32-38页。2000《清代广东“不落家”史料一则》,《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1998 17至18世纪闽西佃农的抗租、农村社会与乡民文化。《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139-150页。

1998《重利·扬名显亲·中国的资本主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5期。1997《评〈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997《十九世纪南洋华人合会试探》,《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1997《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管理的模式》,《福建学刊》1997年第5期1995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第78-84页。1995《九龙江流域的山区经济与沿海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1995年第2期。

1994 《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第57-69页。1993《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993《宋元以来闽西社会的土客之争与佃农斗争》,《中国社会经济史》1993年第2期。1991《唐中后期敦煌的家庭变迁和社邑》,《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4.明代的宫廷宴饮及礼仪是怎样的

明代帝后的饮食文化活动极尽豪华奢侈,按照明初统治者的规定,它是“礼”的典型体现,其宴饮活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节令宴饮活动;二是统治阶级为了特殊的政治需要和目的而举行的饮宴活动。

后者筵宴的规模大小、参加成员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宫廷筵宴与帝后年节饮宴,因其政治、经济条件的无比优越,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家的富贵显赫,而使得筵宴华贵、庄重、典雅、奢丽,等级森严,礼仪繁缛。

据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宫内就忙于年前紧张的准备活动。除夕之夜,互相拜祝,吃年饭,喝“分岁酒”,鼓乐喧天,以示喜庆;正月初一,五更即起,焚香放炮“掷千金”后,要饮“椒柏酒”,吃水点心;立春日,无论贵贱嚼吃萝卜,名曰咬春,彼此互相宴请,饮酒作乐;正月十五内宫吃的元宵,是用酒水滚成;宫内所品尝的珍肴美酒与节令时鲜食品,品种繁多,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各地的名特产品。

此时节,如遇大雪,帝后等则暖室赏梅,烹羊饮酒。到正月二十五曰,为“填仓节”,宫中也有相应的祭祀和饮宴活动,据《明宫史》称,它是一个“醉饱酒肉之期”的节日。

宫中饮宴,月月新鲜: 二月尝河豚,赏美酒;三月烧笋鹅,佐饮宴。 四月初四赏牡丹,设宴赏花;初八进食“不落夹”,美味佳肴,远非他人所企及;二十八日,药王庙祭祀,吃白酒。

五月端午节,饮用朱砂酒、雄黄酒、菖蒲酒等等;六月盛夏,烈日酷暑,则以解暑避热、鲜嫩可口食物配酒。 七月乞巧节,《析津志》云:明代“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隗送女家。” 七月中元节,赏荷盛会,筵宴以贺。

八月中秋,桂花飘香,肥蟹上市,海鲜美酒,宫中饮宴颇繁。 九月,御前进献安菊花,九日登高,品尝迎霜麻辣兔,喝菊花酒0“重阳前后,内宫设宴相邀,谓之迎霜筵,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

”说明晚明时,宫廷重阳风习与前有所不同。一般士子则自寻乐趣,“提壶携盍,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酒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十月,享用时令美食,讲求美味之外,需营养丰富,享用适时补酒,御寒养生。每日清晨,帝后的家常便饭是吃蹿汤、生炒肉、喝酒御寒。

十二月,年终岁尾,辞旧迎新,节庆饮宴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逢皇太后圣诞、东宫千秋等节日,要举行各种规格的筵宴活动。

凡遇祭祀圜丘、方泽、祁谷、朝日夕月、耕猎、经筵日讲、东宫讲读、亲蚕、纂修校刊书籍、开馆暨书成、阁臣九年考满、新录取进士等时候,都要赐官员大臣进士及内外官筵宴。 。

5.明朝和清朝礼仪有什么不同

服饰与礼节 服饰和礼节是一个国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最显露的标志。

在明清两朝才创建起来的天子形象,使龙袍成为清朝帝王最具特色的服饰。按照清朝礼仪,皇帝龙袍属于吉服,在一般庆典、公务活动时穿著。

而在重要大典、祭祀坛庙、纳后大婚时,皇帝穿更高一等的朝服。搭配朝服穿戴的饰物从头到脚包括了朝冠、朝带、朝珠、披领与朝靴。

不同的服装名称,穿著场合也不同,在当时是有严格区别的。 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

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与汉人的服装大异其趣。清王朝建立后,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

以官服为例,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员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分别按品级的高低,绣以各类飞禽走兽,以突出官员在职能和气质上的要求。与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的官服大褂的前胸是对襟的,补子也分为两块,绣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称为“补褂”或“补服”,禽兽的花样与明代也略有差异。

由于补子是在成衣后缝上的,对于边角的加工更为精细,常常配以精致的花边,突出了装饰效果。明代的乌纱帽到清代换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晕”花样的多少,分出单眼、双眼和三眼的级别。

官员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层外三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重重叠叠,还要佩戴各种朝珠、朝带、玉佩、彩绦、花金圆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级限定,连丝绦都有明黄、宝蓝、石青之分。

用什么款式、质料和颜色都要受到礼制的规范,违反规定的以犯罪论处。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就有擅用鹅黄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纵容家人穿补服的罪状,将服饰的等级之别细分到了极致。

女装虽然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无微不至,镶边有所谓“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多至“十八镶”。在镶滚之外还在下摆、大襟、裙边和袖口上缀满各色珠翠和绣花,折裥之间再用丝线交叉串联,连看不到的袜底、鞋底也绣上密密的花纹。

这样重重叠叠,无所不在的装饰效果,虽然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但如此繁琐细密的包装,是衣冠之治高度细密化的产物,这也使清代的服饰到了难以再发展的地步。 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保暖、便于坐骑。

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谓之朝服。朝服带有箭袖,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

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袖和肩是清服区别身份的标志。

带箭袖的旗袍是满族贵族平时穿着和旗人百姓的节日礼服,一般旗人只许穿披肩领便袍,而到了普通百姓那里就只许穿无披肩的领袍,谓之便服。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

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

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

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 “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

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

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

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

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男子请安的姿势: 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

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跪 安 “跪安”这个礼节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常常还要另外召见某些官员,这是属于密谈性质,不同于朝会大典,所以官员同皇帝不必叩头。

召见的程序是这样:先由外奏事处登记,再由内奏事处安排在某日第几起。皇帝吃早饭时(天尚未明),桌上摆好绿头签,饭后分起召见。

有合在一起(如与军机大臣一起)的,太监们都退出。内奏事处太监副食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

6.中国古代各个朝代见面时的礼仪是什么

1、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2、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3、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4、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这儿的“拜”就是焦仲卿对母亲行的这种礼节。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5、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6、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

7、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8、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

拱手礼与其相似的礼仪称作揖,是中国古代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

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

7.清朝的皇家礼仪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

公主出嫁又称“出降”、“下嫁”或“厘降”;额 驸娶公主则称“尚”某公主。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地位比其夫(额驸) 要高。

公主婚礼主要由指婚、纳彩、出降、合卺、归宁等礼仪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将所选额驸带至乾清门东阶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择配某人。”

额驸跪拜接旨。指婚后,额驸家择吉日向皇家行纳采 礼(又称“一九礼”)。

届时额驸送彩礼至午门外恭进。据《大清会典事例》 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礼为“驮一、马八”;后改为“羊九 只”。

纳采次日,皇帝于中和殿、保和殿悬彩设宴,款待额驸及其男性族人。 额驸等先至慈宁宫外向太后行礼,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礼,然后入宴。

席间 演奏吉祥乐曲。宴毕,额驸等还要到皇后宫外向皇后行礼。

同日,太后在慈 宁宫宴请额驸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贵妃、妃嫔等与宴。 出降前一日,内务府官员率銮仪校抬送公主嫁妆至额驸家,额驸要率族 人于乾清门外行三跪九叩礼迎接。

嫁妆送到后,由内务府管领命妇负责陈 设。随同嫁妆送至额驸家的还有一名“试婚格格”(格格,满语小姐之意)。

试婚格格由皇太后或皇后于宫女中选择精明貌美者充当,任务是在公主出降 前先行与额驸同床试婚,以查验额驸有无隐疾和性生活情况等;试婚后即遣 人将查验结果回报宫中。如无异常,公主出降便按期举行;反之,则另议。

试婚格格在公主出降后一般留作额驸的侧室,少数也有做公主女侍的。试婚 之仪是清宫特有的习俗。

此举仅限于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贵族禁行。 公主出降这天,额驸家将准备好的“九九礼”抬至午门恭纳。

礼品为鞍 马18匹、甲胄18副、马21匹、驮6匹、宴桌90席、羊81只、乳酒和黄 酒45瓶。受礼后,皇帝、皇太后分别于太和殿和慈宁宫宴请额驸家男女族 人。

但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出降日的九九礼及筵宴均被废止。 准备出降的公主身穿吉服;吉时到,先至皇太后、皇帝、皇后前依次行 告别礼;如系妃嫔所出,再向生身妃嫔行礼。

然后,公主在命妇引导下升舆 出宫,赴额驸府邸。公主乘舆由内务府校尉抬行。

其前有仪仗开道;其后, 送亲福晋、夫人、命妇等乘舆随行;最后是护送的骑马军校。送亲队伍浩浩 荡荡。

至额驸府邸后,额驸父礼男宾于外厅,额驸母礼女宾于中堂,公主与 额驸于洞房行合卺礼。礼毕众退。

归宁是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婚后第9日,公主偕额驸入宫拜见太后、皇帝、皇后等,依次行谢恩礼。

其日宫中少不得还要大张筵宴,热闹一番。清朝官服图案代表的等级 清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而补子可随意缀织于朝衣、短褂、皮褂、马褂之上。

到了顺治九年后,对补服的制作有了改变,几乎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定制,只有个别纹样有所删改。各级官员补服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区别仅在于补子形状和纹样的不同。

清代的补子直接袭于明朝,但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二者的主要区别,首先在于型制上。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用于褂。

明服为团领衫,前胸补子是完整的一块,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明代的补子既有单独缀织到补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织绣在补服上的,清代则为单独织绣成后再缝缀到补褂上的。

明代的补子大约40厘米见方,清代的补子稍小,约30厘米见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补子多以红色等素色为底,金线绣花,清代的补子则是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艳丽。明代补子四周多为光边,清代补子四周加工精细,多采用花边,并具有装饰效果。

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补子,多绣有一对飞禽,清代的禽兽均绣单只。 明代的补子只饰于前胸后背,清代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

缀绣在清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它只不过是绣工的复杂程度和颜色的差别。

补子随着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官员所缀绣的补子图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采用飞禽饰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用以显示出武官的威武气势。

而官员的元配夫人为朝廷命妇,亦可随夫婿官阶,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缀有补子。 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

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

文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口若悬河为鹭鸶,七品为(氵+鸡)(氵+束+鸟),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 武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绣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也是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清代的补服制度严格,任何人不得逾越。年羹尧的儿子因穿了四团龙补服一项,在给年羹尧定罪时,就有这一项:“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顺礼也。”

当时,也有官员因自己的职位低,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私自找绣工制作的。加工厂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制作比自己官职高的补子,但为了利益仍有造假之事发生。

制作这些补子。

8.古代宫廷礼仪

清: 登极大典 宫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极大典,登极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

清朝入关后,曾举行过十次大典,这十次大典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极,一次四嘉庆帝的登极。 前者是因为前一年其父皇太极去世,福临曾在沈阳宫中即皇帝位,入关定鼎燕京又举行了一次即位典礼,仪式比较简略。

后者是因为其父乾隆亲自传位,名为授受大典,仪式隆重而又充满欢庆气氛。其余八次,都是在上一代皇帝新死,嗣皇帝于丧期即位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帝在太和殿登极,情况大体是这样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死于圆明园内,当日将灵柩运回紫禁城,安放乾清宫内。 嗣皇帝弘历守灵。

九月初三日,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即位。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

弘历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

翊卫人等随弘历御太和殿。弘历升宝座即皇帝位,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

乾隆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典礼中,百官行礼应奏丹陛大乐,此时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最后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乾隆帝还宫。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

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这是一次典型的登极大典,其余七次均大同小异。

朝廷大典,初登极、授受大典外,还有亲政,晚清的垂帘听政,上皇帝的尊号、徽号,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徽号等。 祭祀大典 祭祀,包括祭天、祭神、祭祖,是宫廷中重要的礼仪活动,其中包括:大祀、中祀、群祀的朝廷传统祭祀;满民族特有的祭祀堂子和坤宁宫祭神;与汉族相似的祭祀祖活动,如祭太庙、祭奉先殿和祭陵等。

由朝廷礼部主持的大祀、中祀、群祀近八十种,属内务府主持的皇室祭祀有十来种,皇帝既是国家 的元首,又是皇室的主宰,无论哪一方面的祭祀,凡属重要的,皇帝均须亲自参加,祭祖活动必然更要躬亲,以展孝思。 祭祀虽为清宫的重要典制。

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全靠繁文缛节来支撑。按照规定,不同的祭祀要供奉不同的神位,用不同的祭器、玉帛、牲牢。

大祀、中祀前,皇帝要斋戒,斋戒期内,朝廷各衙署要挂斋戒木牌;宫中乾清门也要挂斋戒牌和安放斋戒铜人;皇帝要遵行“六禁止”;执事人等不准茹荤、饮酒以及吐痰,犯者要受处分。 祭天定在每年的冬至日,意为“迎长日之至”,祭天前三日,皇帝先在宫中斋戒,经过一系列繁杂的准备后,与祭天前一日乘玉辇到天坛斋宫斋戒一日。

到祭日,皇帝诣圜丘坛,在献乐舞中迎神、献玉帛、进俎、读祝文、三次献爵、受福胙、送神等繁缛的祭礼。皇帝并要摔群臣行三跪九叩礼多次,祭天仪式才告结束。

清代近八十种祭祀中,具有满族特色的,是堂子致祭和坤宁宫祭神。 堂子祭是满民族在关外对祭天场所的称呼,最初,庶民百姓家都设有堂子,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下令民间禁设,堂子成为清王朝的专有的祭天之地。

清入关后,在长安左门外建立堂子,它的建制与历代传统庙堂有明显不同,最主要的是拜天的圜殿为北向,院内还设有皇帝、皇子以及八旗亲王、贝勒、贝子、公的73个神杆石座,祭前插上称为神杆的松木杆。 祭祀时,皇帝、皇子等各就各人杆下行礼,为保持堂子祭的国俗特点,康熙年间诏罢汉官与祭。

坤宁宫祭神是堂子致祭的补充,皇太极以堂子祀典为最尊,遇不祭堂子时,将所祭诸神供奉祭祀于寝宫坤宁宫,清初按清宁宫旧制,将坤宁宫改建为内有三面连炕和两口锅灶、外有神杆的祭神之地。 坤宁宫所祭之神教派不一,如每天朝祭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关帝圣君;夕祭祀穆哩罕神、画像神、蒙古神等。

重要的祭神活动,帝后都会到场,每天的朝、夕祭则不参加。朝、夕祭要在坤宁宫神前杀两头生猪,并在坤宁宫内煮熟。

祭祀时由司祝官(俗称萨满)击鼓唱歌,并有三弦、琵琶、拍板伴奏,祀典结束后,祭神的肉按规定分给散秩大臣、侍卫等食用。 这些肉中是不撒盐的,所以对吃肉的大臣来说是苦不堪言,他们通常偷偷在袖子中藏些盐趁别人不注意时撒在肉上。

太庙是清帝祭祖的主要场所,皇太极在盛京时已建立太庙。四季之初要进庙祭祖。

先帝诞辰、忌日及清明、岁暮等,也都要去行祭礼。每月还要向祖宗荐新。

顺治帝入关后,沿用明制,以前明的太庙为太庙。 清帝死后,和历代帝王一样,都有规模巨大可陵寝,以便后嗣四时致祭。

所以陵寝也成为祭祖的另一重要场所。清帝王陵寝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即今东北辽宁的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河北遵化的东陵和易县的西陵。

巨典煌煌庆大婚 皇。

9.古代宫廷中有哪些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古代政治礼仪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

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

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古代生活礼仪①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

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

10.明代的礼仪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

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

用于官员对尊敬的人;常礼: 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两名同级官员相遇时,行揖手或拱手两次。

地位不同时,低级者向右侧移动,揖手两次,高位者点头答礼。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礼。

若差别甚大,低级者行顿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头四次),高官不答。官员聚会时,主持人只点头致谢。

胥吏见文官,必下跪,行拜首两次。学生见老师,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

百姓间不许拜首。明朝对皇帝最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

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

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明清时期的礼生与王朝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