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属于中原婚俗礼仪的有

0 2024-08-08 20:40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中原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习俗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2.中国婚俗礼仪有哪些

长期以来,婚礼新旧两种形式并行。

传统婚礼视男女结合有如天地之契合,体现了阴阳结合,产生万物的理念。故此;婚姻缔结而产生人。

有了人才有父子、君臣,是人类繁衍之始,意义重大。所以体现婚姻的庄重、肃穆成为传统婚礼的本质要求。

但由此也难免会带给人沉闷感,限制了青年人追求婚礼热闹、欢快的欲求,因此,现实生活中往往新式婚礼占主流,成为青年人的最爱。但这类婚礼往往热闹有余,庄重不足,形式上的热闹淡化了婚姻本身的严肃性,导致庄重的婚姻有如儿戏化。

因此 ,如何通过当今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婚姻本质的要求,是民俗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此次特色婚礼的举行,就体现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婚礼开始之际,《结婚颂》的宏亮歌声在手风琴的伴奏下首先响起。接着,一对新人身着婚纱、西式礼服在《婚礼进行曲》的旋律中漫步进入婚礼大厅,全场来宾起立行注目礼。

在主持人的安排下,一对新人为祖先焚香燃烛,表达慎终追远之情。证婚人宣读完《结婚证书》,新郎新娘喝交杯酒之后,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高声诵读由他亲自撰写并手书的结婚赞词,祝愿一对新人“燕好千秋”鸿禧百辈,尔昌尔炽,满门祥瑞。”

“赞词中还着重强调了婚姻的重要意义,就是”天地交感而降甘雨;男女婚媾而生后代。”强调男女结合是和天地交合产生万物一样重要。

男方和女方的代表分别致贺辞,新人致答辞。新郎新娘手捧鲜花,共同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幢憬。

最后婚礼在民乐《喜洋洋》的欢快节奏中圆满结束。喜筵进行中,来宾还表演了合唱, 附:《结婚赞词》(常人春撰) 古人以男婚女嫁为天地之契合。

家族始立,自然有天地先人有男女。而天与天属阳,地与女属阴,天地交感而降甘雨;万物相济,男女婚媾而先万民,代代相续。

独阳不生,独阳不立,故有天则有地,有男则有女。男女之义,婚姻之礼,天地之道,人伦之序。

天地人三庆之喜。儒家谓阴阳合而雨则降;夫妇同居然后有父子;有父子始有君臣之立;有君臣分上下,礼义有所据。

古谚云: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万代宗亲永传不替;家族尊长,生有所依,老有所养,家族宗庙,香烟永续。 欣值孙国忠,骆淑玲新婚喜庆良辰,为诗为赞曰: 燕好千秋 鸿禧百辈 天地氤氲 咸新庆会 预卜他年 瓜瓞绵绵 尔昌尔炽 满门祥瑞 金玉满堂 荣华富贵 婚礼仪程 请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升座 宣布:孙国忠、骆淑玲结婚典礼开始 请全体起立 伴唱:《婚礼颂》、声落 请新郎、新娘入场(《婚礼进行曲》) 燃烛上香,新人向孙氏宗亲牌位行三鞠躬礼;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郎、新娘喝交杯酒 少年儿童献花 民俗泰斗常人春先生朗读《赞词》 新郎、新娘谢介绍人、证婚人、来宾、合唱组 新人互贺(三鞠躬) 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落座 男方家族代表致贺辞 女方家族代表致贺辞 新人致答辞 全体起立,奏《喜洋洋》 宣布庆典结束,新人更衣,来宾稍息,婚宴随即将开始。

3.中原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习俗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王全营(省社科院研究员):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

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

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

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

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

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4.中国古代婚嫁礼仪有那些

古代婚嫁的礼仪 婚礼嫁娶,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

和其他习俗相比,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从一定的程度反映出了人类当时文明教化的程度。

古代的婚姻中间有许多繁琐的程序,尽管如此人们却也都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目的只有二个:一是使婚姻得到社会的确认,二是为新婚夫妇清除邪恶,祈求美满幸福的生活。时下有一部分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婚礼与众不同,又有一部分开始走向了传统。

在这里我将我国古代的婚嫁礼仪与大家做一下介绍,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一、说媒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在传统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必须经过媒人的说合才能喜结连理。媒人可以主动的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美。

还有一句话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批八字与推生肖 古人十分讲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妇,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后便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与儿子合不合,俗称“夹吾夹”。

如果女命克夫或与儿子的八字相冲,两家便不能结成姻亲了。也可以将写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于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

三日内,如家中平安无事,男女双方能成为亲家。关于推生肖,民间有许多俗谣,相合的有: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等等。

不合拍的有: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担挑,蛇虎如刀挫,龙兔怕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等等。 三、定聘 定及定议,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

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帖,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帖之外又有聘书,俗称婚书。

聘书一般都由男家备办。定聘之前一切礼金都已定列成礼单。

男家只纳礼金的一小半,俗称上半礼。定聘时也可以以金戒指为定聘礼的。

定聘的那一天男女两家皆设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参加者只凑热闹,并不送礼。 四、送礼 送礼大约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两个月内进行,送礼最重要的是送礼金。

由于定聘时已拿上半礼,这时全部纳完俗称下半礼。其他的礼物列成礼单,夹在礼书之内。

礼单上面必须有布帛、绸缎、纱罗之类,这些布料是为新婚缝制衣服的。女家也要回些礼物,缮好礼书交来人带回。

送礼之后,距婚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五、迎亲 迎娶的当日,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

媒人先导,接着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盒队,浩浩荡荡、鱼贯而至。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

迎亲的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地,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大人。并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们行过礼后,伴娘就挽着新娘上花轿了。

上轿时,新娘一般要“哭嫁”,表示对父母的依恋。娶亲的归路,必须走另一条路,也叫不走回头路。

六、拜堂 迎娶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

拜堂意识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

通赞:新郎新娘进香。 引赞:跪,献香。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后就是电视剧里面常见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进洞房。 七、闹洞房 闹洞房主要是由于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亲包办的婚姻,男女双方在结婚前都没有任何的接触,有的连个面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了解和熟悉了。

现在一下子成为了夫妻,肯定十分的陌生,有了这么一个闹洞房的过程,就可以改变那种出现冷漠的气氛,使新人尽可能的减少生涩之感,尽快地使小夫妻进入亲热的状态。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越闹越喜,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及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

5.中国传统的婚庆都有哪些礼节

传统的结婚仪式: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中。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车之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为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燃炮,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者苹果到达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为找来“长寿”。 12、牵新郎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

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璧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_^。

6.河南的婚俗礼仪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哪三个阶段

男婚女嫁,自古人生大事。

数千年的渊源流变,造就了烦琐、热闹的 婚俗礼仪。河南的婚俗礼仪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婚前礼、婚日礼和 婚后礼。

所谓婚前礼,顾名思义,就是举行婚礼之日以前的礼仪规制。一般 包括提亲、合婚、订婚、下聘、送好等环节。

提亲,俗称“说媒”、“提媒”、“说亲”、“说媳妇”、“说婆家”等。 在民 间通常由媒人担当此任。

或者媒人自己主动说合并不相识的两家;或者 一方有意请媒人促成好事;或者双方皆有意,请个媒人走走过场。无论 如何,媒人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

民间择偶,讲究门当户对。因而,媒人在说合时要充分权衡双方的 家庭条件、家庭地位、相貌、长相、年龄等,以提高成功率。

此外,还有些 其他的禁忌,如有些地区讲究潘姓与杨姓不通婚,这显然是受宋代潘、杨 之争的影响。还有些地区,马姓、牛姓、杨姓、朱姓等人家还忌讳与翟姓、单姓、沙姓通婚。

马、牛、杨、朱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马、牛、羊、猪四种家 畜,而翟、单、沙又让人想起宰、骟、杀这些危及家畜安全的词汇。 合婚,又称“合八字”、“合命”、“合年命”。

古代民间以干支记录人 出生的年、月、日、时,正好是八个字,俗称“八字”。“合八字”就是请算 命先生看看两人的“八字”和属相是否犯冲,如果相犯,那婚事是万万行 不通的。

订婚。如果双方门当户对,八字相合,便可择一良辰吉日,将婚事确 定下来。

古时婚姻没有法律保障。一旦双方同意联姻,为慎重起见,便要书帖为证,并互相交换保存。

因此,订婚又有俗称“换帖”。帖子一定 要用红色,但换帖的方式却种类繁多,依地域而异。

豫东地区一般由媒 人写“允福”帖分送双方。双方同意后,再分别送给双方“允书”帖。

也 有双方家长跳过媒人直接互送帖子的。“允帖”送妥后,男方准备“龙 帖”,为烫金大红礼帖,印有金龙,上书一些客套话、双方三代家人的名 讳、官职、年庚及媒人名姓,注明年、月、日。

女方准备“凤帖”,上印彩凤, 其余同“龙帖”。双方选择吉日,交换双帖,俗称“换龙凤帖”。

换时,男 方还要送给女方镯子一对、耳环一对、头饰一束、毛巾一条,此谓“定礼”。 女方回送笔墨纸砚等物。

双方的联姻关系就算是确定了下来。订婚这 天,男方还要设宴款待媒人和亲家,俗称“待媒人”。

以上所述是比较传 统的做法,现代订婚仪式往往要简单些。 有的地方,双方家长商议直接 “换龙凤帖”。

有的地方甚至连“换帖”也取消了,直接送“定礼”,即算 订婚。

礼节属于中原婚俗礼仪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