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不同的礼仪

0 2024-08-04 15:15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蒙古族的习俗与礼仪

献哈达,敬酒,敬茶,唱歌,蒙古族人尊敬长者,接受长者赠送的礼物时必须屈身或跪下一条腿,不能单手站着接。

进入蒙古包前,要将马鞭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做是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时也要走原来的路线。

见到蒙古包前挂有红布条或缚有绳子时,表明家中有病人或产妇,来访者不应进门。到蒙古族人家做客,不要自己动手,应等候主人招待。

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要从火盆上跨过去,也不要在火盆上烤脚、鞋、袜、裤子等,否则等于侮辱灶神。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2.蒙古的社交礼仪有哪些

蒙古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相见时,一般也施握手礼,但献哈达要属蒙古民族最正统的礼节方式了。

尤其是在迎接贵宾时,献达是民间传统的一种礼仪。不过蒙古国人敬献的哈达不同于中国一些民族的白色哈达,而是由丝绸制成的天蓝色有哈达。

他们在献哈达的同时,还要向客人献上一碗鲜奶,以表达他们对佳宾的深深敬意。他们相互见面一般都不施脱帽礼。

请让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请安礼。如果人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请安的时候,男子要单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礼则要双膝弯曲。蒙古人亲属间相见时,一般要施亲吻礼,晚辈出远门或归来,长辈列要吻晚辈的前额,以示祝福。

3.蒙族的礼仪有那些

关键字:爱护牲畜 在草原居住的民族多以蒙古族为主,而蒙古族有许多他们不同于汉族的礼仪。

了解一些蒙古族常用礼仪可以让你的草原旅行更加顺畅。 蒙古族非常爱惜牲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牧主的不尊重。

如果要鸣笛,不要猛然惊畜,草原上的人们认为牲畜急跑会掉膘。 关键字:喝酒 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是欢迎远方客人的最高礼节。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里,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蒙古族传统敬酒歌,敬献客人。客人若是互相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关键字:坐的位置 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

走进蒙古族人家,无论是蒙古包还是砖瓦房,都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蒙古族人非常忌讳这一点。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碰到的情况,游人也需注意。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忌在蒙古包里的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北侧。

4.蒙古族的待客礼仪有哪些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他们的待客礼包括问候、互递鼻烟壶(解放后此礼已逐渐消失)、饮食招待等。无论是专程来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1、古人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2、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 鄂尔多斯。

3、蒙古族与白色

蒙古族崇尚白色,白色在蒙 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随后递给客人的是一种洁白的精制奶食。用“白”来祝福民族的健康与兴旺。

5.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6.蒙古族有什么礼仪及禁忌

朋友,当你碰到蒙古族人时,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声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如果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去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为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你最好喝一点,不喝则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你也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若不便多吃,吃一点也可以。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你时,你也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当你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如果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千万别进入;你进屋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忌在火盆上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7.蒙古族同胞的礼仪习俗

蒙古族是最注重礼仪的民族,这种传统的风尚至今仍到处可见。在今日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古人的见面必须相互致以问候,即使是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致以问候。如果是平辈熟人则互问:“赛音白努”即(你好的意思),如果是长辈或是初次见面的人,则要下马问候:“塔赛音白努”意为(您好的意思),之后就接着互问全家好,牧场好,牲畜好等等。最后互问“索宁尤柏娜”意为(有什么事情或者是有什么新闻吗?)。如果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门房前,主人站在门房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前驱,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进入室内后,则用奶茶相待。客人离开时,主人则要送至路上,然后互道:“百耶勒太”意为(再见的意思)。

蒙古族礼敬的用品,最上者为哈达即(丝绸或锦缎做成的长方型布条)。凡遇到喜庆之事、宾客相送、朋友见面等,均要互赠哈达以示庆贺或敬意之情。哈达的质地分为丝绸、娟纱或白棉布制成的普通品。多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或黄色的。其长短没有规定的限制。一般礼尚往来所用的哈达长度在0.4~~1米左右,特别重大礼仪时才用1米以上的哈达。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微屈,双手掌心朝上,掌内托着哈达递给对方,受者也要躬身双手接过,并表示致谢。献哈达分敬献和互赠两种形式。朋友见面则为互赠、专门拜访某人或对政治、宗教界的高级人物则要敬献哈达,其材料的质地也是上等的。

敬烟也是蒙古族的一项礼仪。过去的时候,蒙古族的男人都带烟荷包或鼻烟壶。烟荷包内藏有烟丝或烟叶、旱烟袋等。与人会面时,互换烟荷包或鼻烟壶,彼此吸上几口以表示敬意。如今的时代,烟荷包和鼻烟壶早已经被各类香烟所取代。递烟的时候也有上下长幼之别和先后顺序之分,一般先以递赠长辈,同辈人则是以互换的方式为主。这种敬烟的习俗至今仍然很盛行。

蒙古族娿有重情好客的美德,如果你有机会到蒙古包里做客,立即会被好客的牧民簇拥进蒙古包里去。蒙古包内有东西北三面围绕着炉灶铺着毡子或是地毯,大家都席地而坐,在毡子上坐是可以不拖鞋的,这样并不算失礼。炉灶的西面是主人的起居处、一般来客不要随便去坐。待主人让坐后方可就坐,然后顺次想向主人全家致以问候。

客来敬茶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礼节,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这一碗茶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接着会端上炒米和奶油、奶豆腐、奶皮子等奶食品为可来客享用。主人请你吃时,请不要拒绝,否则会使主人感到很遗憾的。不多你不喜欢或不便多吃,可掰下来一点奶皮子或稍稍舀一点奶油尝尝即可。这样主人也会感到很高兴的。

如果是贵客迎们,主人除用奶茶喝传统的奶食品招待以外,还要设全羊席款待来客。吃全羊席时,讲究传统的民族形式,将煮好的整羊截为两段,把头置于羊背上,装盘上桌后,主人或专人先用蒙古刀割下一块尾部的脂肪,放在羊头上或盘子里切成若干条敬于客人品尝,其次在割下羊耳、右肩肉、左肩肉敬客,最后才把整羊切开来吃。

蒙古族的人们尊重礼仪,习惯养成自然,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而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视,长幼有序,宾朋有礼。这样的重礼仪的民族,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的。

8.蒙古族都有什么礼仪

1.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

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

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

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附近亲戚吃。“祭火”的时辰为傍晚黄昏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

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喇嘛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

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花样繁多,尤其供佛之品要讲美观。其次是包饺子。

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

同时,开始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始祭祖先。

长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完祖先后,全家上席,晚辈敬酒给长辈送旧岁。

这天,全家不论男女老幼,玩什么都可以。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一直玩到天明。

初一凌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

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

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

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长辈。向长辈敬酒时,敬者必须戴帽子。

长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须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如今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习俗了。

牧区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都煮饺子,实在吃不下可尝一个。 2.蒙古族待客 如果您到鄂尔多斯蒙古人家里作客,会受到盛情款待。

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 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令外来游客感到亲密无间。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 候。

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 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

传说,成吉思 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

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

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

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好心愿。

摆羊背子: 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 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

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的木制 红漆托盘里。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

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 敬美酒: 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 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

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 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酒足饭饱,客人临别时,主人还要用歌声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请别忘记以后再到鄂 尔多斯作客。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鼻烟壶是蒙古族爱不释手的一种器物。

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客人 接到鼻烟壶,应放到鼻下闻一闻,然后如礼以答。

这样做能使双方的 感情得到及时交流,很快消除彼此间的生疏冷漠之感。递鼻 烟壶时,还有一些讲究,同辈见面要用 右手递壶,并。

9.蒙古人都有哪些礼节

1、献哈达 哈达, 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1.5米, 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 两端有穗,约6厘米。

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蒙古国民族服饰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3、请客人吸鼻烟 蒙古男子在家中接待男宾时,要与对方互递鼻烟壶。

若对方为平辈,应以双手或右手递上,并以同样的方法躬身接过对方的鼻烟壶,认真欣赏后,倒出一点鼻烟,抹在鼻孔里品味,然后把它还给对方。若对方为长辈或身份高者,则应先跪一足,以右手递上自己的鼻烟壶,然后再以双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取而吸之在蒙古民间,与他人相见时所用的问候语,往往不是询问对方身体怎么样、工作忙不忙,而是“牲畜是否平安”。

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牲畜是蒙古人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牲畜是否平安”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4、行礼 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

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

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

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

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5、敬茶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都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敬茶要先让长辈、老人。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会先给客人满茶。

当客人接过茶后,首先要放在比自己年长的人面前。蒙古人忌讳坐着给客人满茶,一般要站起来双手奉上。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客人通常是必须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

10.蒙古的社交礼仪有哪些

蒙古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相见时,一般也施握手礼,但献哈达要属蒙古民族最正统的礼节方式了。

尤其是在迎接贵宾时,献达是民间传统的一种礼仪。不过蒙古国人敬献的哈达不同于中国一些民族的白色哈达,而是由丝绸制成的天蓝色有哈达。

他们在献哈达的同时,还要向客人献上一碗鲜奶,以表达他们对佳宾的深深敬意。他们相互见面一般都不施脱帽礼。

请让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请安礼。如果人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请安的时候,男子要单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礼则要双膝弯曲。蒙古人亲属间相见时,一般要施亲吻礼,晚辈出远门或归来,长辈列要吻晚辈的前额,以示祝福。

蒙古不同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