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论文(抗体酶的论文)

0 2023-11-27 00:00 论文大全

1.抗体酶的论文

抗体酶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由于它兼具抗体的高度选择 }生和酶的高效催化性,因而催化抗体制备技术的开发预示着可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 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对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关键词催化抗体抗体酶筛选酶学特征 抗体酶或催化抗体是一种新型人工酶制剂,它 是依据对酶分子催化反应机制的理解,结合免疫球 蛋白的分子识别特性,应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化 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制备的具有高度底物专一性 及特殊催化活力的新型催化抗体。

抗体酶的多样 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形成了生物界中一个崭新的 超分子体系,它把免疫学、酶学理论的发展和抗体在 医药及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向一个新水平。近年 来,对抗体酶的制备、催化反应特性及分子结构等已 进行了一些研究,下面介绍抗体酶的基本性质和研 究进展。

1抗体的结构 抗体和酶一样是大分子蛋白质,由2条相同的 轻链(约2500u)和2条相同的重链(约5000u)组 成(见图1)。轻链由VL(可变区)和CL(不变区)组成,重链 也由Ⅶ(可变区)和CH(不变区)组成。

重链和重链 及重链和轻链问通过二硫键相连。此外,重链还有 一 连接枢扭。

抗体的结合部位由6个超变区组成。对同类型抗体CL和CH部分氨基酸的序列相同,然 而·VL和VH是非常专一的。

可变区约由110个氨 基酸组成,至少可产生1亿个不同抗体,它是抗体多 样性的基础。抗原结合片断(Fab)由轻链和重链VH 及CH1组成。

抗体一抗原复合物是借助范得华力、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及氢键作用而形成。 2抗体酶的基本结构及性质 抗体酶主要来自IgG抗体分子。

对抗体结构分 析表明:I分子是由2条相同的重链及2条相同的 轻链靠二硫键连接而成。木瓜蛋白酶作用抗体后,产生3个片断,其中相同的2个片断为Fab;Fab中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高度可变区(Fv),该部位广泛 的结构及顺序变化决定了抗体对外来物质的识别特 性,其中电荷互补及立体互补是其分子识别的主要 特征。

3抗体酶的产生途径和方法 酶与其催化的活性化合物间具有结构互补的性 质,即酶分子与“反应过渡态”化合物互补,从分子识 别角度看,这种互补关系类似于抗体抗原间的互补 作用。抗体酶最初的产生手段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的:首先,合成稳定的反应过渡态类似物,将此化合 物作为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相连,免疫动物制备单克 隆抗体,由它诱导产生的抗体,可按预定方向取得催 化活性。

该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半抗原的分子设计和 合成。近年来,抗体酶的产生途径又有新的进展。

3.1直接引入天然或合成的催化基团1)化学诱变法。将合成或天然具有催化活性的 基团通过化学修饰法引人到抗体分子中。

2)蛋白质 工程技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使抗体结合部位的 氨基酸残基产生定向改变,既可直接产生酶活性,也 可对初步具有酶活性的抗体进行进一步改造,构建 高活性抗体。

3.2基因工程技术 由免疫学可知,对独特的分子抗原,动物可有5~1万个不同的B细胞产生抗体,而通过细胞融合 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一般只有上百个。因此,重组抗 体分子在细菌E.coli中的表达,可提供抗体库。

基 因工程抗体库得到的抗体数量比免疫技术得到的抗 体要高几个数量级,但该方法中筛选抗体的技术还 需进一步完善。3.3相似分子诱导法 在反应过渡态类似物难以合成的条件下,采用 化学结构相似的分子如酶的抑制剂分子做半抗原,也可筛选到抗体酶。

免疫系统对一个半抗原可产生 一 些结构大致相同,但却存在细微差别的抗体,因此 用含有与半抗原类似结构的化合物筛选单克隆抗 体,也会找到所需要的有特殊识别功能及催化作用 的抗体酶。3.4共价抗原免疫法 这是在亲和标记抑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抗 体酶制备方法。

如果以亲和标记剂为半抗原,则抗 体结合部位将产生与亲和基团电荷性质相反的基 团,如:亲核性和亲电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及碱性 氨基酸等。该途径适用于产生一些活性部位中含有 上述氨基酸的酶。

3.5细胞融合法 此方法是Schultz等首次使用的方法。其过程 如下:要得到一特定抗原的抗体,如果抗原是小分 子,必须将其和载体蛋白相联。

然后对此抗原进行 免疫,使宿主有机体针对抗原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 脾细胞与骨髓细胞相融合。融合得到的杂交细胞既 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

通过选择培养,杂交14饲料研究 细胞得以存留。将杂交体克隆化,即繁殖成母体的 同一细胞或分离成菌落。

这些菌落能产生单一均匀 的抗体。对这些菌落用酶联免疫吸收试验加以筛 选,以评价其选择性结合抗原的能力。

然后把抗原 结合到一种固体支撑物上,再加入含有抗体的介质,这样抗原一抗体复合物随即形成,经过提纯就得到 AB—AG复合物。4抗体酶的筛选方法 在制备抗体后,抗体酶的筛选是很重要的,常见 的筛选方法有:1)EHSA法。

用ELISA法筛选对半 抗原有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然后大量培养,分析单 克隆抗体的酶学活性;2)酶学活性检测法。直接用 反应底物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抗体的酶活性。

此法比 上述方法更简单,但需要抗体具有可观。

2.求一篇 免疫的 论文

一、基因疫苗的诞生 自1796年英国医生琴娜(Jener)首次采用牛痘苗以来,疫苗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00多年来各种疫苗已经帮助人类战胜了包括天花在内的多种传染病.然而,现有的疫苗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疫苗是传统疫苗,即弱毒活苗和灭活苗,如鸡新城疫弱毒苗,猪瘟灭活苗,它是直接将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第二种疫苗是基因工程苗,它是通过基因工程,先分离得到具有强烈免疫原性但无毒性的抗原蛋白的编码基因,然后导入表达载体中,再在宿主细胞表达出重组抗原蛋白,经分离纯化后的重组抗原蛋白作为疫苗接种如重组乙肝疫苗。

但它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如:灭活疫苗难以诱发细胞免疫,需多次免疫注射;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差;减毒活疫茵存在毒性回升的危险等问题.因此,现在对一些传染病仍缺乏相应的安全有效的疫苗. 第三代疫苗基因疫苗的问世,为解决这些难题带来了希望.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又称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或DNA疫苗,是在基因治疗(genetic therapy)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因治疗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具革命性的生物医学医疗技术,其原理是将人或动物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1990年Wolff JA等在进行基因治疗试验时,以裸DNA注射作对照,结果意外发现裸DNA可被骨骼肌细胞吸收并表达出外源性蛋白。1992年Tang 、DC等首次证明经基因免疫产生的外源性蛋白质——人生长激素可刺激小鼠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而且加强免疫后抗体效价增加,从而宣告基因疫苗的诞生。

(注:1) 概括起来,基因疫苗就是指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载体上,然后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该抗原蛋白可直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抗原基因在一定时限内的持续表达,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核酸免疫的作用机理 目前对核酸免疫作用机理的认识主要还仅限于理论推测,且多数资料来自基因治疗试验,二者在作用机理上很相似。在基因免疫中,含病原体抗原基因的核酸疫苗被导入宿主细胞,被周围的组织细胞、APC细胞或其它炎性细胞摄取,并在细胞内表达。

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可能的呈递途径是:肌细胞直接摄入或经T小管和细胞样内陷摄取进入,在外源基因启动子作用下使外源基因表达,使产物在胞内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长短不一的多肽,其中的一部分被hsp70运到内质网,经网膜上的TAP分子转入膜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类结合,最终在细胞膜表面被CDS十细胞识别;另一部分短肽进入溶酶体,与(MHC)Ⅱ分子结合,运到细胞表面被 CD4+细胞识别。这些多肽含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它们将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前体、B细胞和特异性辅助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同时,基因表达可以通过细胞分泌和分裂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间隙,以天然折叠方式被B淋巴细胞识别。核酸免疫后,还可以使肌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被感染,从而使CD4+和CD8+细胞亚群活化,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

CorrM等(1996)的研究表明,从转染DNA得肌肉组织释放出的抗原被APC摄入,运送到管状淋巴结中,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达, I类MHC限制的CTL应答可能主要以这种方式产生。以前曾认为该过程需要内源抗原的表达,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只要有外源抗原的存在,也能有效地引起I类MHC限制的CTL应答。

三、基因疫苗质粒载体的构建 获得准确的抗原编码基因并将它插入到合适的载体DNA上,是发展基因疫苗的主要工作。1、编码抗原蛋白基因的分离 制备DNA疫苗首先要获得编码抗原的基因,一般选择编码病原体表面糖蛋白的基因。

抗原蛋白产生后可在宿主体内正确糖基化,从而诱导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对于易变异的病原体,最好选择各种变型都具有的核心蛋白保守的DNA序列,这样可对各种变异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避免因病原体变异产生的免疫逃避问题。2 目的基因质粒的载体构建 基因疫苗大多采用质粒作载体。

一般说来,基因疫苗质粒载体至少包括5个主要的部件:(1)细菌复制子,以便质粒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扩增,得到大量的拷贝,但不能在宿主细胞(真核细胞)中复制;(2)原核生物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以筛选含有质粒DNA的阳性细菌克隆(菌株);(3)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内含子等转录调控元件;(4)编码抗原蛋白的目的基因序列;(5)多聚核苷酸信号序列,以保证mRNA翻译时适时终止。另外,基因疫苗质粒载体通常含有一段未甲基化的CpG序列,其具有刺激Th1细胞的免疫活性。

四、严重创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免疫调节治疗 严重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双向性改变。一方面表现为以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 2)等产生降低为代表的免疫受抑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以全身性炎症。

3.求一篇 免疫的 论文

一、基因疫苗的诞生自1796年英国医生琴娜(Jener)首次采用牛痘苗以来,疫苗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200多年来各种疫苗已经帮助人类战胜了包括天花在内的多种传染病.然而,现有的疫苗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疫苗是传统疫苗,即弱毒活苗和灭活苗,如鸡新城疫弱毒苗,猪瘟灭活苗,它是直接将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第二种疫苗是基因工程苗,它是通过基因工程,先分离得到具有强烈免疫原性但无毒性的抗原蛋白的编码基因,然后导入表达载体中,再在宿主细胞表达出重组抗原蛋白,经分离纯化后的重组抗原蛋白作为疫苗接种如重组乙肝疫苗。

但它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如:灭活疫苗难以诱发细胞免疫,需多次免疫注射;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差;减毒活疫茵存在毒性回升的危险等问题.因此,现在对一些传染病仍缺乏相应的安全有效的疫苗. 第三代疫苗基因疫苗的问世,为解决这些难题带来了希望.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又称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或DNA疫苗,是在基因治疗(genetic therapy)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因治疗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具革命性的生物医学医疗技术,其原理是将人或动物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1990年Wolff JA等在进行基因治疗试验时,以裸DNA注射作对照,结果意外发现裸DNA可被骨骼肌细胞吸收并表达出外源性蛋白。1992年Tang 、DC等首次证明经基因免疫产生的外源性蛋白质——人生长激素可刺激小鼠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而且加强免疫后抗体效价增加,从而宣告基因疫苗的诞生。

(注:1)概括起来,基因疫苗就是指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载体上,然后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该抗原蛋白可直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抗原基因在一定时限内的持续表达,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核酸免疫的作用机理目前对核酸免疫作用机理的认识主要还仅限于理论推测,且多数资料来自基因治疗试验,二者在作用机理上很相似。在基因免疫中,含病原体抗原基因的核酸疫苗被导入宿主细胞,被周围的组织细胞、APC细胞或其它炎性细胞摄取,并在细胞内表达。

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可能的呈递途径是:肌细胞直接摄入或经T小管和细胞样内陷摄取进入,在外源基因启动子作用下使外源基因表达,使产物在胞内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长短不一的多肽,其中的一部分被hsp70运到内质网,经网膜上的TAP分子转入膜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类结合,最终在细胞膜表面被CDS十细胞识别;另一部分短肽进入溶酶体,与(MHC)Ⅱ分子结合,运到细胞表面被 CD4+细胞识别。这些多肽含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它们将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前体、B细胞和特异性辅助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同时,基因表达可以通过细胞分泌和分裂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间隙,以天然折叠方式被B淋巴细胞识别。核酸免疫后,还可以使肌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被感染,从而使CD4+和CD8+细胞亚群活化,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

CorrM等(1996)的研究表明,从转染DNA得肌肉组织释放出的抗原被APC摄入,运送到管状淋巴结中,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达, I类MHC限制的CTL应答可能主要以这种方式产生。以前曾认为该过程需要内源抗原的表达,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只要有外源抗原的存在,也能有效地引起I类MHC限制的CTL应答。

三、基因疫苗质粒载体的构建获得准确的抗原编码基因并将它插入到合适的载体DNA上,是发展基因疫苗的主要工作。1、编码抗原蛋白基因的分离制备DNA疫苗首先要获得编码抗原的基因,一般选择编码病原体表面糖蛋白的基因。

抗原蛋白产生后可在宿主体内正确糖基化,从而诱导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对于易变异的病原体,最好选择各种变型都具有的核心蛋白保守的DNA序列,这样可对各种变异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避免因病原体变异产生的免疫逃避问题。2 目的基因质粒的载体构建基因疫苗大多采用质粒作载体。

一般说来,基因疫苗质粒载体至少包括5个主要的部件:(1)细菌复制子,以便质粒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扩增,得到大量的拷贝,但不能在宿主细胞(真核细胞)中复制;(2)原核生物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以筛选含有质粒DNA的阳性细菌克隆(菌株);(3)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内含子等转录调控元件;(4)编码抗原蛋白的目的基因序列;(5)多聚核苷酸信号序列,以保证mRNA翻译时适时终止。另外,基因疫苗质粒载体通常含有一段未甲基化的CpG序列,其具有刺激Th1细胞的免疫活性。

四、严重创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免疫调节治疗严重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双向性改变。一方面表现为以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 2)等产生降低为代表的免疫受抑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以全身性炎症反应。

4.谁有免疫的论文

二、免疫调节治疗 创伤后的免疫反应不仅有众多的细胞因子和受体参与,而且常遭受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直接损害。

长期以来人们仅依赖抗菌药物直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未对免疫紊乱状态 进行调理治疗,致使不少SIRS患者仍循着MODS的方向发展。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多种免疫治疗方案,着重于阻断炎症瀑布反应和保护细胞介导免疫功能。

其总体策略:用多价抗体和补体受体中和内毒素或外毒素,避免过量巨噬细胞受刺激而激活;下调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阻止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恢复创伤应激后严重受损的细胞介导免疫功能[4,23]。其具体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有: 1.抗内毒素和外毒素抗体中和毒素的炎症激发作用:抗内毒素抗体应用较早,即利用致病菌制成与许多不同种类G-细菌起交叉反应的抗内毒素(mAb),结合内毒素的类脂A部分而发挥中和其毒性作用。

目前已制成鼠mAbE5和HA-1A两种,并已用于临床试验。杀菌/渗透性增强蛋白(BPI)与LBP具有较高同源性,为一种小分子蛋白,与LPS的亲和力远大于LBP,并对G-细菌外膜有特异性的结合能力;BPI-LPS复合物既可防止巨噬细胞的激活,对动物内毒素血症模型起保护作用;当BPI与细菌外膜结合后,又发挥其毒性致细菌生长停止和不可逆性破坏及溶解。

在类似的实验中也证明BPI对致死性G-细菌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2.抗细胞因子疗法: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①用细胞因子抗体,可溶性受体及受体抗拮抗剂阻止TNF、IL-1和IL-6等的损伤作用。其中TNF-α抗体、sTNFR、IL-1RA、sIL-1R均已进行了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②拮抗体。

IL-4、IL-10、IL-13、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PGE2等均可抑制TNF-α基因的表达,尤以IL-10的作用更为显著[24]。而TNF-α的许多病理损害效应由其受体TNFRI-P55和TNFRⅡ-P75所介导,如秋水仙硷能阻断TNF与受体结合,进而阻断病理损害的发生。

IL-1受体能阻断脂多糖的作用,大剂量应用对G-细菌感染和内毒素血症动物具有保护能力。③应用持续血液滤过和肾脏替代疗法可部分清除细胞因子,对改善SIRS和MODS大有益处[25]。

但这仅是一种非选择性方法,意义尚待进一步探索。 3.其他炎症介质的拮抗治疗:磷脂酶A2单抗、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环氧化酶制剂、粘附抑制剂和脱颗粒抑制剂(氧苯砜)等均处于实验阶段,尚无最后定论。

用IFN-γ、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G-CSF)、IL-12等可预防脓毒症的发生。其次,IFN还可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促进IL-12的合成,从而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维护严重创伤病人的体内免疫平衡。

还有进行ET-1/NO比值调节维持体内免疫平衡的报道。 4.非类固醇药物治疗:布洛芬和消炎痛等可减少PGE2的产生,改善抗原提呈和维护淋巴细胞的IL-2、γ-IFN产生,促进IL-2R表达,下调巨噬细胞启动的急性期反应,以恢复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5.免疫调节性激素治疗:免疫促进激素减少,或免疫抑制类激类(类固醇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增强是创伤诱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故可从整体水平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平衡、促进某些免疫调节性激素分泌,间接调节创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26]。

如雄激素参与了创伤一出血后的免疫抑制机制,应用睾酮拮抗剂可予以防止,由此可减少脓毒症的易感 性。又如应用氧氯普胺可促进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从而降低血浆中GC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27]。

6.免疫营养调节治疗:传统的营养疗法并不能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现代研究证实,在营养食品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酰胺、微量元素、ω-3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可以改变和/或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促进伤口愈合[28]。

其中谷氨酰胺对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特殊的营养作用,可降低高代谢反应,保持和恢复肠道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免疫功能以及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7.拟胸腺药物治疗:如异丙肌甙和戊肽TP-5等能调理细胞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以及IL-2、IL-2R、IFN等细胞免疫促进成分合成[29]。

8.中医中草治疗:运用中医理论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剂进行免疫调理治疗。研究较多的有人参、黄芪、金银花、大黄、虎杖等。

已证实其对细胞免疫功能和创伤后免疫抑制方面调理作用明显,但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研究尚不多见,且无统一病例选择标准,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此外,近期在调节靶细胞信号传导研究中,发现很多活化蛋白酶可进一步激活胞浆中的转录因子,从而影响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

其中研究较多的有抗转录因子(Nuchear Factor-kB, NF-kB),它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是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生长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和某些急性期蛋白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30] 。鉴于NF-kB能作为炎症反应中起中心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故已成为抗炎治疗的新热点。

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发现的NF-kB抑制剂有:蛋白酶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 、二甲基亚砜(DMSO)、N—乙酰半胱氨酸(NAC)以及糖皮质激素和水杨酸。

5.酶联免疫系统介绍

酶联免疫系统也称为ELISA系统,首先它这个系统需要的几种材料和试剂有:包被板,洗涤液,酶标记液,样本稀释液,显色剂(一般包括A,B两种),对照品,终止液等等。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这个就是概述咯!整个过程中还有要注意酶联免疫的酶吸附和显色时间,如果有温育箱最好。使用微量加样枪手法要稳,不然几微升的样本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的。还有什么不懂还可以问我或者QQ联系,我搞免疫快2年多,正好对上酶联免疫这块。虽然现在不做咯,但我还是高手,嘿嘿。

6.酶联免疫检测的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

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可用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或竞争法测定抗原或抗体。

(2)夹心法(sandwich assay):将已知的特异抗体包装在固相载体(塑料板凹孔或纸片上),加入待检标本,标本中的抗原即可与载体上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材料后加入该抗原的酶标记抗体,洗去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加底物显色,用酶免疫检测仪测量颜色的光密度,可定量测定抗原。 间接法(indirecr ELISA)常用于检查特异抗体。

先将已知特异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标本(可能含有相应抗体),再加入酶标抗Ig的抗全(即第二抗体),经加底物显色后,根据颜色的光密度计算出标本中抗体的含量。(3)BAS-ELISA:近年来对酶免设分析法的改进是使用生物素-亲合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作为指示剂,组成一新的生物放大系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

可用来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如细菌、病毒、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等。一个亲合素(avidin)分子可以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biotin)。

结合非常稳定。亲合素和生物素都可与抗全、酶、荧光素等分子结合,而不影响后者的生物活性。

一个抗体分子可偶联90个生物素分子,通过生物素又可连接多个亲合素。因此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

目前应用生物-酶标亲合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 ELISA,BAS-ELISA),它是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连接免疫反应系统,同时借助生物素化酶或酶标亲合素引入酶与底物反应系统。

酶联免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