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𠳝 |
---|---|
读音 |
|
注音 |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否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扩展B U+20CDD |
其它编码 | 五笔:kgik 仓颉:rmfr 郑码:jgj 四角: |
笔顺编码 | 2511324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ノ丨丶丨フ一 |
𠳝字的意思
𠳝字的基本解释
𠳝字的详细解释
𠳝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否【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𠘶《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𠀤音缶。《說文》不也。《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集韻》口不許也。《書·益稷》否則威之。《詩·周南》害澣害否。
又《小雅》嘗其旨否。《集韻》通作不。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𠀤音痞。《玉篇》閉不行也。《廣韻》塞也,易卦名。
又《集韻》《韻會》𠀤補美切,音鄙。《集韻》惡也。《正韻》穢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
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註》否,謂不善之物也。《疏》寫出否穢之物也。《詩·大雅》未知臧否。《又》邦國若否。○按《釋文》書益稷,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
又叶府眉切,音𤰞。《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
又叶方矩切,音甫。《𨻰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兹兮,豈云行之臧否。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否【卷二】【口部】
不也。从口从不,不亦聲。方久切1895〖注〗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 文二
说文解字注
(否)不也。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說事之不然也。故音義皆同。孟子萬章曰。然則舜僞喜者與。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詐喜也。又咸丘蒙問舜南面而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孟子曰。否。注。言不然也。又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注。堯不與之。又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孔子於衞主癰疽。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釋否然。今本正文皆譌作否不然。語贅而注不可通矣。否字引申之義訓爲不通。如易之泰否、堯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難知也、論語之子所否者皆、殊其音讀符鄙切。要之古音則同在弟一部。从口不。會意。不亦聲。方久切。古音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