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和 |
---|---|
读音 |
|
注音 | 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咊 咼 惒 盉 訸 鉌 龢 𤧗 𥤉 𧇮 㕿 𠰓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8C |
其它编码 | 五笔:tkg 仓颉:hdr 郑码:mfj 四角:26900 |
笔顺编码 | 3123425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
和字的意思
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
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
5.姓。
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和服。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
[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
[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和
hé ㄏㄜˊ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姓。其它字义
● 和
hè ㄏㄜˋ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其它字义
● 和
huó ㄏㄨㄛˊ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其它字义
● 和
huò ㄏㄨㄛˋ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其它字义
● 和
hú ㄏㄨˊ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英语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
德语 und, mit (Konj),Addition (S, Math),ein Antwortgedicht verfassen (V, Lit),einstimmen, Gesang erwidern (V, Mus),etwas Feinkörniges mit einer Flüssigkeit verrühren (V)
法语 poésie,compléter un ensemble au mahjong,compléter une suite aux cartes,doux,pétrir,mêler
和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和
咊 hé
〈形〉
(1) 和谐;协调。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2) 和顺;平和 [gentle;mild]。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3)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4) 喜悦 [happy]。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5)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无寡。——《论语·季氏》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6) 适中;恰到好处 [moderate]。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7) 指身体健康舒适 [comfortable]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8) 日语的,日本的 [Japanese]。
如:汉和辞典;和服
(9) 搀和,混和 [mix]
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词性变化
◎ 和 hé
〈动〉
(1) 调和;调治;调适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3)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end in a draw]。
如:这盘棋和了
(4) 交易 [trade]。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5) 合。汇合;结合 [converge]。
如:和合
◎ 和 hé
〈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sum]。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peace]。
如:讲和;求和;议和
◎ 和 hé
〈介〉
(1) 与;跟 [with]。
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to]——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as]——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 和 hé
〈连〉
(1) 与 [and]。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and]。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or]。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4) 另见 hè;hú;huó;huò;huo
基本词义
◎ 和 hè
〈动〉
(1) 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2) 附和;响应 [follow;echo;respond to]。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3)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4) 答应;允许 [agree]。
如:和应(犹应和)
(5) 另见 hé;hú;huó;huò;huo
基本词义
◎ 和 hú
〈动〉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win in gambling]
(2) 另见 hé;hè;huó;huò;huo
基本词义
◎ 和 huó
〈动〉
(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2) 另见 hé;hè;hú;huò;huo
基本词义
◎ 和 huò
〈动〉
(1) 掺合;混杂 [blend]。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mix]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wheedle]。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词性变化
◎ 和 huò
〈量〉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moment]
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time]。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3) 另见 hé;hè;hú;huó;huo
基本词义
◎ 和 huo
——用于“搀和”( chānhuo)、“搅和” jiǎohuo、“暖和” nuǎnhuo、“热和” rèhuo、“软和”( ruǎnhuo)
和字的辞典解释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動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連同。如:「和衣而眠」。
形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介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連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ㄏㄜˋhè 動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ㄏㄨㄛ˙huo 形溫暖的。如:「暖和」。
和ㄏㄢˋhàn 連之語音。
和ㄏㄨˊhú 動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ㄏㄨㄛˋhuò 動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康熙字典解释
和【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𠀤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又《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又《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又《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又《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又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又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又《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又《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又《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又《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又《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又《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又《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又《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和【卷二】【口部】
相譍也。从口禾聲。戶戈切
说文解字注
(和)相應也。从口。禾聲。古唱和字不讀去聲。戶戈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