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字共有1个读音: [dùn]  
盾
汉字
读音 [dùn]
注音 ㄉㄨㄣˋ
部首 [目]  目字旁
笔画 总笔画:9 部外:4
异体字 𠩮 𥍿
字形结构 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76FE
其它编码 五笔:rfhd 仓颉:hjbu 郑码:pdel 四角:72264
笔顺编码 331225111
笔顺笔画 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笔顺名称 撇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盾字的意思

1.盾牌,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盾形的东西:金盾。银盾。

3.货币名。苏里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字的基本解释

dùn ㄉㄨㄣˋ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盾。银盾。

英语 shield; dutch guilder; Indonesia

法语 bouclier

盾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ù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2) 同本义 [shield]

掌五兵五盾。——《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3) 盾形的物品 [shield-shaped thing]。

如:银盾;金盾

盾字的辞典解释

盾ㄉㄨㄣˋdùn 名

一種抵禦敵人矢刃等攻擊,保護己身安全的兵器。如:「盾牌」、「籐盾」、「金劍神盾」。

比喻支持或援助的力量。如:「深厚的民意基礎是他強而有力的後盾。」

盾形的物品。多用作獎牌或紀念品。如:「銀盾」、「金盾」。

荷蘭、越南、印尼等國貨幣單位的簡稱。

盾ㄕㄨㄣˇ​shǔn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释

盾【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𠀤犉上聲。《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隱遯也。《詩·秦風》龍盾之合。《傳》盾,干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註》干櫓之屬。《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註》綴革有文,如繪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註》署之于脅,故名。《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鉤盾,宦者近署。《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鋒。

又國名。《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詳見矛字註。

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𠀤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師古曰》盾,讀曰允。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豚上聲。人名。晉卿趙盾。《集韻》通作楯。別作𢧕,非。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盾【卷四】【盾部】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从盾。食問切

说文解字注

(盾)瞂也。經典謂之干。戈部作?。所㠯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謂之干。毛傳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从目。从目。各本少二字。今依玄應補。象形。鍇曰。?象盾形。按今鍇本或妄增厂聲二字。食閏切。十三部。廣韵食尹切。凡盾之屬皆从盾。

盾字组词

盾字成语

* xuanchuanyuan.com为您提供盾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释,以及汉字的字形结构、编码、部首、笔顺、组词、造句和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