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不及的读音 学如不及的意思
- 学
- 如
- 不
- 及
“学如不及”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
- 汉字注音:
- 简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学如不及”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学如不及”的单字解释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学如不及”的相关词语
“学如不及”造句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问本身并没无告诉人们如何利用它,利用的体例乃正在书本之外。学问不多就是伶俐;不习惯于思维,就是卤莽或蠢笨;没无高贵的情操,就是卑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精彩论述,既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更映衬着学习的价值。
只有“笃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才能“知天”、“知道”、“知人”、“爱人”,成为受人尊敬的君子。
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笃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但在诵读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时,小崔进却卡了壳,站在那里愣是想不出下一句来。
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急切与真诚,真是溢于言表。
* 学如不及的读音是:,学如不及的意思: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问本身并没无告诉人们如何利用它,利用的体例乃正在书本之外。学问不多就是伶俐;不习惯于思维,就是卤莽或蠢笨;没无高贵的情操,就是卑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精彩论述,既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更映衬着学习的价值。
只有“笃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才能“知天”、“知道”、“知人”、“爱人”,成为受人尊敬的君子。
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笃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但在诵读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时,小崔进却卡了壳,站在那里愣是想不出下一句来。
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急切与真诚,真是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