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必备22篇)2-7-36

0 2024-05-14 19:36 Mr.xuan 来源:xuanchuanyuan.com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以案例的运用和讨论为突出特征。在公共教育学课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总结评述三个基本环节。要提高公共教育学运用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就应重视高质量案例的选编,构建系统的案例知识体系,加强案例教学的管理和培训。

公共教育学,是各类师范院校为非教育专业本科、大专以及一些教师培训班开设的教育学课程,是体现教师教育特色、担负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然而,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目标不明、教法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在工商管理界和法学界已获得广泛认可的案例教学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案例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案例的运用,这也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之处。一个案例应该包括实际的情境、典型的事件、完整的事件叙述、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此,从教育学的独特角度,可以这样来给案例下一个定义:所谓案例,就是完整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的、蕴涵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可能也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且隐含着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冲突的多元化方法。

案例教学即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运用典型的教育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采取不同的案例呈现方式,使学习者进入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平等对话、积极研讨等形式,来加深学习者对于教育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全新教学方法,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在公共教育学课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者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是进行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实施

1.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精选案例。依据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精心选编案例,是教师准备的第一个环节。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从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期刊、杂志、相关案例选编书籍等渠道搜集、整理、选编了几十个相关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力求保证这些案例具有客观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鲜明的目的性、问题性和丰富性,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案例基础。

2)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首先仔细通读案例,分析案例材料,明确案例的背景,找出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然后还要思考学习者可能提出的问题或者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或遇到的问题。最后,还要评估在课堂讨论中,是否会出现一种观点占上风的现象,或是否会展开真正的讨论。如果是一边倒,还要想办法扭转,扮演起与学习者的观点相对立的角色;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引发起讨论,就要从案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起学习者的思维。[1]总之就是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2)学习者的准备。首先要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应该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由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其次要让他们明确自己有对案例做出分析讨论的责任,应该做好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学习者应熟读案例材料,分析案例内容,有时还要写出个人阅读笔记。总之,学习者既要做好分享成果的准备,也要做好为别人提供可以分享的成果的准备。而且,还应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2]

2.课上的实施

(1)呈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呈现案例:给学习者印发文字案例;教师自己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事先将文字资料发给学习者,让他们自己准备,以角色扮演方式来呈现案例。无论哪种呈现方式都是为了丰富案例引入形式,使学习者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中人物的行为。

例如,在讲到《教师与学生》这一部分时,引入“两个孩子和两个老师”案例。

首先由老师讲述引出第一段: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然后带感情地愤怒地讲述第二段: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贱’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

第三段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事先将材料发给学习者准备,由一位同学扮演王老师,其他同学扮演下面的学生:

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讲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2)提出问题。将案例以各种方式呈现以后,教师会向学习者提出几个让他们讨论的问题。一类是案例概述问题,引导学习者从整体上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把握,加深他们对案例的理解。这类问题如:“在案例中涉及到教育教学中的哪些问题或原理?你认为中心的问题是什么?”另一类是理论分析问题,引导学习者将教育知识原理和案例事件联系起来,在运用原理对案例事件分析的过程中达到既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对案例问题和教育教学实际情境的认识。这类问题如:“你认为在该案例中教师的处理方式合理吗?为什么?”第三类是教学决策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案例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教育教学情境提出的,其目的是希望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习者对教育问题的分析、推理、判断和决策能力,并对他们以后处理类似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类问题如:“如果你是该案例中的教师,你如何处理她在课堂上遇到的情况,如何更好地管理课堂?在这节课后你又会怎样做?谈谈你这样做的依据。”[3]如上面所举的案例,就是通过以上几类问题来进行设问。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进行。

(3)小组讨论。事先将学习者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上课都以小组为单位坐座位。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学习者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同时,要求学习者认真听取每位组员的见解,尊重每位组员的想法,包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与想法,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也不盲目接受别人的观点。要求学习者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样才会提出有独创性的见解,有价值的观点。在学习者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观察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鼓励督促那些不太积极的学生参与讨论,有时也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发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4)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是学习者展示他们关于案例的小组讨论结果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讨论解决各小组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讨论为达到本次案例教学目标而设置的问题,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备择方案。首先,教师通过对案例所设问题的回顾,把课堂引入正式讨论阶段。然后选出2-3个案例的中心问题让学习者有重点地进行讨论,其余的做出一些提示。在就某一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时,一般都选定一个小组做主题发言,其他小组做补充发言。为了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教师发言不多,尽量把时间留给学习者,鼓励学习者多发言、多思考、多做出决定。教师也不会批评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只是在学习者作无谓争论时加以引导,让学习者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最后,经过一番斟酌、思考甚至是辩论之后,留下2到3个备择方案。

(5)总结评述。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评述。即对案例分析以及学习者提出的各种备择方案进行总结,这一般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主要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案例讨论中的闪光点,并提出学习者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注意穿插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教育原理,强化前面所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的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如上例,教师总结评述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从教师职业素质的角度,重点强调教师的爱与情感是教育的基础;二是从学生观的角度,提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受其学生观的支配,重点引出学生的基本特点;三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重点揭示师生关系内容中的情感关系、认知关系、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在个别案例教学中,教师还指导发动学习者自己来做评述总结,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全班讨论时,师生最终确定出2到3个备择方案,但教师在总结时绝对不会否定前面小组讨论时的备择方案,都会向学习者声明在实际教育情境中答案往往是多元的,让学习者充分理解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总结述评后,还要求学习者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所取得的收获,解决的问题,以及尚待释疑的问题作一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原理的认识,案例分析报告的字数一般要求500-800字。

三、提高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重视高质量案例的选编,积极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2篇

师范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综合类高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案例教学在高师音教专业中对培养师范生适应音乐教育实习和满足将来进行的音乐教学工作需要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案例教学是连系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桥梁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验对基础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思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协调衔接好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如何能够使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服务,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通过案例教学搭建起连系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有关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够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即可对将要接触的基础音乐教育实际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及时调整音乐教育学习方式和策略,以适应未来的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需要。例如,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通过对“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的优秀教学案例获奖案例进行分析,师范生能够获得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是帮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校音乐教学现状的有利渠道。

二、案例教学是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互联系的有效方式

笔者在师范生实习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在中小学校实习中感到:“站在音乐课堂中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设计一堂音乐课,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如何管理好学生”,出现不能将在高校中所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如何运用到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造成了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脱轨”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它从鲜活的案例出发,要求学生综合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对案例进行具体的实践实例的诊断与分析,最终形成结论或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2]。例如,笔者在音乐教育学课堂中讲到音乐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时,通过借助“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永远的莫扎特》这一优秀教学案例,要求师范生仔细观察并分析授课教师的设计理念与意图,研究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的兴趣

笔者身为高师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学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中感到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积极主动性严重欠缺,缺乏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音乐院校的大部分师范生在其主观态度上偏重于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主观认识上比较欠缺,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主要是以专业技能练习为主,缺乏音乐教育学习的兴趣。 通过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甚至可以模仿教学案例中教师的上课方式,深入到案例中体验教学实践,使师范生对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形成的自我实现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师范生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与同学、教师产生思维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有效提高师范生学习音乐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3篇

一、开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学生分组做15---20米加速跑和集体做原地双脚起跳与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练习。

2、示范跳远完整技术动作,讲清其动作的四个步骤:“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3、讲解确定步点的方法,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助跑15---20米起跳,确定助跑距离和步数,调整最佳起跑点。

4、分组全程练习体会四个动作步骤,做到连贯协调,平稳落入沙坑。重点使会糖果调整步点,不断提高助跑与踏跳的衔接。

5、组织学生进行推铁环的游戏,注意安全。

1、按老师要求认真完成蹲踞式跳远辅助练习。

2、通过观察示范和听讲解,并通过反复练习,知道并初步掌握跳远的四个动作步骤。

3、仔细听教师讲解确定步点的重要性和方法。自找伙伴,两人一组互相配合,确定助跑距离和步点。

4、在全程完整动作练习中,提高助跑与踏跳的衔接连贯性,掌握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安全地进行活动。

5、积极参与推铁环的游戏,学会推铁环的简单技能。

三、结束部分:

1、 放松练习。

2、 总结评价。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能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队列动作

学习内容:队列游戏——跟我做

学习步骤:

一、室内部分: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布置本课学习内容。

3、出示挂图让学生观看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动作图。

4、自我模仿图中动作,同座位同学相互纠正、学习。

5、请学生说一说做出正确动作时的感受。

二、室外部分:

1、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练习立正、稍息、向前看齐。

2、每组同学按顺序出列观察、纠正本组同学的动作。

3、讲解“跟我做”的游戏方法:游戏开始,指挥者边做动作(如立正、稍息等)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者边回答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我就跟你这样做”。

4、在老师带领下做“跟我做”游戏。

5、同学间相互结伴做“跟我做”游戏。

6、比一比看谁的姿势最正确,并给予奖励。

7、放松活动:

8、小结,并宣布下节课直接到操场上排队。

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自我模仿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也能充分体现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4篇

记得那年刚刚师范毕业,初教数学,班级里就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同办公室的老师早就向我提起过他。他是个被领养的孩子,可能是家长工作忙碌,对他疏于管教,因此他十分调皮,常常不做回家作业。成绩因此每况愈下,最后家长决定办个休学,让他在四年级重读一年。

经过了解,我发现他还不仅仅仅是调皮,他还有偷拿别人东西的历史。这不,没有过多久,班级里有同学告诉我少了20元,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而他脸也涨得通红,辩解着:不是我。我当即说,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不要冤枉自己的同学,可能是放的地方记错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放学时分,我把他留了下来,跟他谈起了心。

我告诉他,其实老师心里很清楚,如果他能主动告诉我的话,我会很高兴,而如果查出来的话,那么他会多么的没有面子。人偶尔犯错是能够谅解的,而如果知错不改就不能够原谅了。他听了,点着头,我明白他心理开始动摇了,于是我告诉他,这会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当然,父母那里我是得告诉一声的,征求他的意见。当时他还是有点觉得不能告诉父母,我让他明白,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告诉他们是为了他更健康的成长。最后他答应了。我让他把钱悄悄放在那个孩子的课桌里。第二天,我让那失钱的孩子再好好找找,他欣喜地告诉我找到了。这时候,他的头低着,必须是内心还有着难为情吧。

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因为上课经常不听,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功课早已经拉下了很多,因此对学习也有了畏难情绪,越发觉得学习没有乐趣了。他不仅仅应用题成问题,连计算也不好。当时他做计算题时,我发现他竟然连两位数乘两位数也不会。我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他补习,先从两位数乘一位数教起。慢慢的他掌握了方法,再教他乘多位数也简单多了。而应用题我常常把各种类型归类,举一反三。他逐渐愿意做作业了,作业本上的优也多了起来。有时候,遇上不懂的地方,他还能主动来问。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期末镇调研考试中,他竟然考了92分,他个性高兴,我也深感欣慰,只要有一点爱心加一点耐心,其实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5篇

在我教的这个班里,有个名叫高新月的女孩,今年9岁,是外来务工子女。在三年级我接手这个班时,她的语文成绩在10分左右,平时在班里听不到她的声音、看不到她活动的身影,即使你主动跟她交流,你连她的回答也听不清。她就像班里的编外成员,除了能看到座位上的人,你感受不到她的存在。与她的家长交流后得知,由于孩子在老家长大,上一年级前没有理解过学前教育,在语言发展、与人交流、知识储备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差距很大,加上内向的性格、对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份,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说话声音越来越低,与人交流头也不敢抬,生活中连个朋友都没有,在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门都不出。我分析,高新月最重要的问题是自信心缺失、交际障碍以及学习障碍。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开始的半个月,我每一天与她交谈十分钟,基本都是夸她的进步和表达我对她的喜爱。同时在班里抓住一切机会表扬她。还与她的家长说好,对她只表扬不批评,即使有错也以提出期望为主。半月后,我要求她每一天起床对自己大喊三声:我是最棒的。声音越大越好。

在班级中,我选出了两名性格活泼、热心的女生,平时与她多在一齐玩,还给她换了一名性格温和、爱帮忙人的同位,鼓励她多与同学交流。

针对高新月的状况,每一天放学时我都为她单独补习半小时,查找学习中的问题,教给她学习的方法,从如何识记生字词更容易,到背诵的方法,再到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只要有问题,我就及时帮忙解决。同时,我从不对她提不切实际的学习期望,我对她的要求是:每一天进步一点点。

一学期以后,高新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声音大了、笑容有了、跟人讲话敢于抬起头来了,测验成绩已经到50分左右了。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6篇

1、游戏“钻山洞”

2、定位操:各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教师提示)

1、讲解游戏规则,示范;

2、学生手牵手游戏;

3、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

(1)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认真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手拉手,不能松开;

(2)速度快,步幅拉大,注意不要与其他学生碰撞;

(3)要求动作准确、有力、舒展大方,协调有力。

成四小组,自由选位练习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7篇

输的队伍成员每人做10个俯卧撑,由赢的队伍监督实施。

策划人:1 9 号

张 芹

2 6 号

谢 莹

4 1 号

阳 晨

作为体育老师,习惯了居高临下,习惯了发号施令。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充满着激情,洋溢着青春活力,思维活跃,动感十足的高中生。我们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在巨大的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之下,体育课应该如何上?

还是先请大家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吧:

老师:

您好!

今天我鼓足勇气给您写信,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同您讲一讲。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学;应用

教育学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教育学课程,师范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具备今后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可见,教育学对于培养未来的合格师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学课深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侧重讲授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学生的参与。由于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群体,所以教师枯燥的理论讲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经验相去甚远。这造成学生对教育学课程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对于将来的教育工作影响不大。这种现状将影响着教育学课程作用的发挥,所以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值得我们去思考。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在师范教育领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教育学教学的不良现状。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案例教学实施步骤和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教育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进行客观具体的描述,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中描述的情景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一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学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书本上的教育理论与学生今后所面临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组织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的理解,又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同时,学生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教育案例,改变了教育学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要求,并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另外,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增强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如同身临教育案例中的各种教育问题情景中,在阅读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书本上教条的知识变成了活的知识,这比单纯地听老师讲授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去收集资料,分析并讨论案例,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坚定了其热爱教育事业的决心。目前教育学教学存在问题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部分教育学教材体系僵化,教材内容空洞、陈旧。与我国教育实际相脱离。没有及时补充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而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弥补教育学教材体系僵化,教材内容空洞、陈旧的问题。因为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选取当前教育领域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气,而不再是空洞的教育理论的灌输。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和要求

案例教学法中所应用的案例与我们平时上课过程中老师举的例子是有区别的。它所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这类事件包含了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教育问题。所以它不等同于课堂实录,需要教育学教师围绕着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和编写案例。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课堂运用过程中包含了下面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要求。

(一)选取案例

案例的选取是否得当,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所以我们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围绕着教学目的选取案例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运用基本的教育原理、教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各章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来选取合适的案例,因此,目的性是衡量案例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2.案例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教育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该是对实际教育情景的描述,并不是我们凭空捏造或想象的,它主要是对一线教师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件的提炼与汇编。学生通过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学生会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3.案例的选取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需要考虑其是否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案例的难易程度要得当,如果案例过于简单,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不会起到作用;如果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超过了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甚至读不懂,学生同样也没有兴趣和学习动机去学习。所以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案例,以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二)案例的呈现

案例选取之后,接下来就进入案例教学法的第二个阶段,即案例的呈现。教师能否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入案例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步。它对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呈现案例时要做到以下两点:1.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传统方法是指教师用口头陈述的方式呈现,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呈现案例,但缺乏生动性和有趣性。现代方法是指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呈现,在呈现案例时可配有生动的图片和音乐,这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了生气。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教师都在给学生演示课件,学生只是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最终使学生无法全面系统的了解案例。所以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2.选择合适的时间呈现案例教育学教学中案例的使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只有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并转化成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学案例呈现时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先讲教育理论知识,再引入合适的案例;另外一种是先引入案例,再围绕案例讲授教育理论;最后一种是讲授教育理论的同时引入合适的教学案例。总之无论选择哪个时间段呈现案例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理解和运用教育基本原理。

(三)组织学生讨论案例

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对于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不同的组织方式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学生可以博采众长,对于其正确理解和分析案例帮助很大。这个环节的具体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案例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抛出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又要结合案例。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最好能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也是学生喜欢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它能帮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特点,不断地更换案例,而不是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始终使用同样的案例,案例应给具有时代性。最后,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讨论进展情况,并随着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增强学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2.选取学生总结发言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常用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都要选取部分学生总结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观点。让谁来发言,教师需要思考,如果教师总是叫积极举手的同学发言,这虽然能保证发言的质量,但是许多不够积极主动的学生就得不到机会,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降低了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当然这必须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教育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时间的安排灵活选择。

(四)教师对讨论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案例教学法经过前面三个阶段,学生对案例和案例中所涉及的有关教育理论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时需要教师对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甚至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总结和评价。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围绕案例总结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基本理论精心选择的,而教学案例中所体现的教育基本理论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时需要教育学教师依据学生在案例讨论中还未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归纳,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对哪些知识点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以及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要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情况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这种评价形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学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评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当然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即对案例的讨论来进行。评价可以围绕着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自己是否积极参与到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其次,对教学案例的理解还有哪些不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足?总之,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使评价这个环节能够紧紧围绕课堂上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来进行。(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结束后,教育学教师可以围绕着课堂中学生对案例的准备情况、讨论情况等方面作出评价。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个或几个典型问题来进行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9篇

“打活动目标”被击中队员出圈在体操垫上做俯卧撑男生3个,女生2个,做完后迅速入圈继续进行游戏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男、女生各分为甲、乙两队,一队站圈外,一队自由散开在圈内,练习一段时间后两队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3、教师巡视,加入游戏中,活跃气氛。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起来,开发思维,如何命中目标,怎样躲避。

1、圈外队员不得进圈投击,只能投击圈内队员膝关节以下部位;2、圈内队员不可出圈,不可触球,只能闪躲,违者算被击中。3、球若停在圈内,近球的外圈队员可入圈拣球,但必须出圈才能投击。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0篇

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

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1篇

一、坚守党性,公而忘私。

中国_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因此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党员干部应坚持学习,坚守党性,对党的理论、目标、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可井努力实践,在生活中谦逊有礼、讲求公德、举止文明、乐于助人、公而忘私,对物质选恶具有超强的免疫力。否则,便会如同案例里的同志丢了党性、失去理想、动摇信念,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楚、道德上的阻落、生活上的腐化,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

二、服从组织,遵守法纪。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每个党员都是党的一分子,只有个人服从组织,党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如果党员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党组织的决议、决定,不遵守党的纪律,那么,党也就丧失了战斗力。圆规之所以能画圆,是因为脚在走,心不动。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放松了自己的党性修养,导致了党员意识淡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淡化。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心中有担当,行动做楷模,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廉洁奉公,努力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牢记入党词和党员义务。

三、廉而不刿,洁已从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关德,是中国_的光荣传统,是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更密切联系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员千部带头做到“居安思危,戒著以位”,在工作中、生活中保持勤俭节约原则,那么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会形成。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2篇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轮流指导

2、分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集体参与的人多。

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分成三组,体验不断增加人数同时跳长绳,每个学生都要体验不同的进入顺序和配合时的节奏控制。

2、一组一组展示,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展示,展示一小组最多的时候能进入共同跳绳的人数。每个小组三次机会。

3、和老师一起参与评价。

组 织:分三小组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3篇

长短绳若干、音响等。

通过这几个月的体育课教学,我深有感触。总以为对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有着极为现实的影响,很值得思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去努力地寻求创新,实现创新教育的体育课堂,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寻求课堂教学创新的着力点,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彻底更新自身的体育课堂教学观念来吸入创新的空气。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做体育运动到我要做体育运动的内心情感转化。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教师教学始终要以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体育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类对体育认识和实践的一次飞跃。体育课堂教育终将以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为此,体育教师应在继承传统体育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能增强学生养成自学、自练的体育教育模式。体育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力求多样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环节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设计思考时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培养形式灵活,层次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内容设计深度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创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就在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学需要环境的支持。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佳手段。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等行为。教育环境创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我们完成体育课堂任务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切实的学习兴趣,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创新的教育模式的推进和固定,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作为核心,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持之以恒。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对于提升自己全面素质是至关重要。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4篇

国内外“视野与文化”的权威调查表明:如果一个班级超过25个学生,教师就会顾此失彼,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于是“小班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新课改的热门话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班化教学进行探索与归纳。

新课标指出: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传统人数众多的班级教学根本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只能从大众化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也是产生后进生的死角。小班化教学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空间及资源,那么在初一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初一新生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体育课堂的全员真正参与,是我们体育教师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案例描述】

小班化教学主要是指人数低于30人的班级名额配置,学生在小班化的活动之中能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展现小班化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本次研究设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案例,具体情况如下:

一、准备部分

播放《灌篮高手》的主题音乐,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出你知道的NBA篮球明星?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他们的篮球技巧吗?谁最会远投?谁投篮

最准?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肯定大家的热情。

师:下面谁能用老师手里的篮球给大家做一个篮球技巧?(不允许投篮表演,模拟动作就可以。)

生代表表演。

师:这节课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技巧“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下面老师先表演一个(师表演)。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看录像“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请同学们回答:这项技巧中有什么特点呢?从这些动作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讨论。

设计意图: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到音乐后学生拥有了较为高昂的体育运动精神,同时也体会到了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入趣味化的体育空间,进而减轻了对篮球技巧训练的难度感受。第二,引发了学生的关注,自主发现问题。教师让同学们说出篮球明星,学生的关注度被吸引过来,同时也就更为重视这些篮球技巧问题,能够仔细观察、自己揣摩,进而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巧妙之处。

二、基本部分

1.练习运球

师:下面我们来分小组吧。(师按照不同的层次分成三个小

组,每小组8人。)接下来各个小组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运球练习任务:任意运球、球绕环、原地单手运球、运球急停急起。怎么练习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组长到我这里来汇报。

小组长:A组采用了每人每种练习三次的方法;B组采用了每人练习一次,优秀人员示范几次的方法;C组采用了组长示范,然后各人练习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要让学生能够形成足够的体能训练,并保证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根据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自主练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2.“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讲解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许多练习,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练习了。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明确“拍球转体、跨步换手、保护加速”的动作方法。

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师:下面小组内练习,不理解的可以观看录像。

设计意图:保证了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也要深入各个小组进行随时观察,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练习的机会,并对录像内容有相应的指导。

3.练习展示

各小组练习基本动作之后,教师让各个小组同学进行展示。先由一个队运球,其余两个队评价,加上自我评价的分数得出总分。练习部分是体育课堂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全程进行指导,这也是小班教学的优势所在,可以让每位同学得到充分的指导。

4.技术提升合作

师提出:从原地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行进间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从无人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消极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再到一对一体前变向运球突破上篮,逐步巩固技术。请各小组的同学自主练习,分别设计攻击、防守双方,注意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出手力量,然后进行练习。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活动。生小组内练习,教师指导。

5.游戏活动

师:同学们知道奥运会的标记吗?

生:五环。

师:下面我们就画一个大大的五环,然后玩一个游戏。各个小组的同学要越过障碍,跑完五环,用体前变向运球穿过或绕过一个个障碍。

各小组:自己利用体育器材共设置五个障碍。

游戏开始,记录时间和障碍越过的情况,评出优胜者。

设计意图: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属于练习的内容,但是第一部分是技术提升的练习,因此要求各小组必须尽快完成,而且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第二部分则属于游戏活动,为了凸显体育的趣味性,教师请各个小组的同学自己设计障碍内容,使得学生感觉到了课堂教学的愉悦感受。

三、结束部分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拍手歌”的音乐节奏一起唱、一起跳吧!学生们围成一圈唱歌和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教师小结、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注意科学锻炼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案例教学;运用

高职教师教育专业中重要课程是教育学,在以往的教育学中把理论讲授作为重点,而教育学在实际性与操作性的重要地位往往被忽略,影响到整个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全面讲授,还要求如何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到课程中,在选择教学方法上,怎样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这两者,怎样对教育理论与操作技能从教学质量与失效上进行强化训练,这也成为了目前探讨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由此,本文从高职教育学具体概述入手,具体分析研究高职教育学中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 、 案例教学的概述

(一) 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具体是指老师指导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条件上,分析与研究典型案例,让学生处于具体实际的情境中进行主动探索、思考与分析研究,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借用和教育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教育学案例中。引入案例教W方法在教育学中,通过对教学情境进行处理,引导学生能够学会独自思考与分析,独立解决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期间,可以让学生采用集体讨论、小组分析与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借助这些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并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效果才能达到良好的目的[1] 。

(二) 特点。

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学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特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客观的具体案例是案例教学要围绕此展开的,而且案例是要对事实的记录,不能虚构或者编撰,对推演的案列与评价是不能存在着个人的主观色彩。第二,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尤其是需要引入案例针对特定的教学,并且要对其细致地进行分析和筛选,精心编排。第三是都存在着共同的基本目的于案例教学,也就是运用模拟实现情境使学生的参与性得以提高,达到学生的课程运用能力增强。第四,为了确保设计的案例具有真实性,经过具体的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消除老师只会传授知识给学生这样的传统教学弊端。具体从功能这个角度考虑,案例教学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具体是运用逼真的教育情境来使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参与积极性得以增强,并使得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2] 。另一方面就是案例中融入知识,这样就能从案例教学中学生学习到知识,对教育教学的相关背景得以理解,提高学生认识教育学学科,例如怎样思考、怎样去做,怎样运用教育理论来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在教育实践中。

二 、 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过程

(一) 对学科知识的重视体现。教学案例在教育学中的开发,第一要设定案例的教学目标,一是对案例分析的描述要增强,二是要对学习功能的开发得以体现。比如在介绍某一教育事件时,要把握描述案例的全过程重点,对教育案件的缺点与优点方面陈述理由,引导学生借助教育理论来论证。要考虑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对案例进行设定时,对教育理论的验证要加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还有选择分析型案例时,要对问题的构建上,原因的探讨,主次的分析,同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在案例中。

(二) 编写案例教学教案。案例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编写课程案例,这也是最开始的工作。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编写案例,要先从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案例的设定要按照教学纲要和培养规划进行,对案例的主题与数量要进行确定,例如:应该把某些内容作为重点部分,应该分工哪些任务,老师又应该对哪些工作进行承担,学生要如何凸显哪些技能等。在对案例进行编写时,以下三点编写要求要达到满足:第一,设定案例的教学目标工作要做好,准备教学案例要从哪一章开始,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教学目标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第二对案例中所涉及的教育概念与理论要具体明确,还有应用到哪些方法在教学实施中。第三要贴近学生专业实际来进行编写案例教学教案,教学素材要体现出职业特点专业性。

(三) 案例设计实施过程

(1) 在设计案例的准备期间,具体要考虑两个方面:在进行实施前期,要对相关教材与教学知识点进行了解,特别是老师要做好案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相关案例与其可行性,还有小组学习分组和案例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的假设与预置等。第二是关于学生方面的准备工作。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与阅读相关案例材料,对案例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解,对案例教学目标要明确。第二是关于学生对工作的准备方面。学生要经过课前预习和阅读相关案例材料,进而对案例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解,对案例教学目标要明确,谁是参与者要确定好,还有不同角色及要怎样和他人建立关系,对参与者具体要做什么、怎样的价值观应该坚持等等进行了解。此外,在分析案例教学细节上,还要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担当角度方面,对各自的态度与视角进行明确,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够从自身立场角度出发,对案例教学的客观性从自身体验中进行强化。

(2) 对案例进行分析。开始案例教学后的首要就是分析案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高职教育学使学生能够对案例阅读进行了解,对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情境要学会迅速地分析,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设身处地的分析,查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案例中的中心内容要掌握好,提出自己对案例分析的看法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分析教育学案例期间,在对基础知识学生进行掌握基础上,对教育知识进行深化的理解,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形成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特色,这对提高教学素养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3) 分组进行讨论。通常情况下运用小组讨论方式在案例课堂教学中是比较普遍,具体分组与调整要按照小组成员的认知水平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达到优劣互补和分工合作。学生要先进行独立思考在进行小组讨论前,再对案例的理解进行发表。小组在已有的学习资料选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促进学生进行一起分享和交流信息[3] 。

(4) 报告的评价及撰写。在案例教学法实施期间及后期评价上,要全面评价学生分析及成绩对比,一方面要总结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等级划分要以准确程度及严密性。另一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说服力,对学生的决策可行性多关注。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多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于独特的见解或精辟的主张,要给予非常肯定。案例教学及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撰写分析报告,要对课堂讨论及课后书面总结上分别加以汇总,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充分而全面地表达出其不足和优势,以改进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理解,并利用科学的理论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在案例教学中,使学生从中培养敏锐判断力和的观察力,多角度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从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渐提高。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期间转变被动的听课习惯,以积极的参与性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回应,主动思考的习惯要养成,使得学生能够梳理思维,训练思维在假设、实践、检验期间。第二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决策难题,尤其是从案例中的问题意识启发上,在问题情境中融入一个个“隐性课程”,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进而选择与判断,并对自己的决策进行检验,增强思考能力。第三是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多视角地思。经常运用到分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进行探讨,使得学生观点相互碰撞,让学生对问题学会如何看待,其他人的优势如何借鉴等等。第四是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强化。案例教学法把学生的创造性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鲜活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并用自身思维解决问题。第五是学生对教学不确定性的把控能力的增强。

高职院校中教师想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法一N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进一步对当代的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案例教学科研使生动性与有趣性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并且也可以让学生融进教学内容当中去,从而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这样学生更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易前峰.案例教学,让思想品德扎根生活[J]. 华夏教师. 2016(06) .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6篇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一年级投掷轻物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以创设导游带小游客参加“三月三”民歌节为一个活动主题,以投绣球为贯穿教学的主线,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律动的情境,围绕“激趣──展趣──持趣”的主题环节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的乐处;融“乐”“学”“练”于一体,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易和简单的投掷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从中体验民俗风情,了解民族文化,达到“育人、育体又育心”的目的。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7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8篇

——田径:弯道跑

一、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它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观和教师角色的转换。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际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本案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创所欲言,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二、案例描述

在初二年级一节弯道跑的教学课上,我改变了过去首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再由学生练习并进行纠错,最后再由学生进行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学生在弯道上进行中等速度,体会动作,并结合动作总结直道与弯道跑二者在跑的动作上有何区别,并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通过本课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发言踊跃,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归纳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能与已有其它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进行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的进行过程中,先进行直道跑的比赛,后进行弯道跑的比赛,这时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感觉弯道跑要比直道跑快得多”这时很多学生都笑了起来。这时我循声而去看到是我们班一位个子不是很高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我问他,他说:“刚才直道跑时我跑了倒数第一,弯道跑我跑了第二”我忽然想起来了,刚才弯道跑的时候这位同学的动作很好跑到很有节奏,弯道跑技术很好,“那请你和同学们在弯道上跑再跑一次100米,老师给你用秒表计时间”这时其他同学响起了加油的声音,这给那位同学很的鼓励,他跑的很卖力,我给他计时间“14秒多”“这么慢啊”这位同学很失望,“我直道跑13秒多呢”。我抓紧时间问学生“为什么他会觉得弯道跑快呢”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片刻后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他在弯道跑的时候跑的比别人快,所以他觉得弯道跑的快。”“因为他身高矮跑弯道合适”。我抓住时机说:“是的这位同学弯道跑的快,但那是相对的快,如果计时间还是直道跑快,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弯道比直道跑的好呢?”请这位学生再做一次弯道跑的示范动作。

生1:他弯道跑时,身体要向内倾斜。

生2:摆臂的方法不同,他外侧臂摆臂幅度要比内侧臂大,脚着地位置与直道跑也有不同。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认真的练习仔细观察,刚才两位同学已经基本归纳出弯道跑与直道跑动作的区别,下面老师把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详细的讲一遍,在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应内向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右膝稍向内扣,并加大右腿前摆幅度。左脚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脚以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摆动,右臂摆动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下面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讲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体会动作,请同学们向这位学生学习。这时这位学生脸上流露出洋洋自得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学生们按照教师要求进行练习

这时那位同学又举手提问“老师,我跑第一道,和跑第六道感觉不一样,第一道跑着很费劲。” 这时我通过引导同学们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离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成正比、与圆周的半径成反比,在进行弯道跑时,我们改变跑的动作就是要克服离心力,离心力越大动作改变越明显。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的进行练习,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三、点评与反思

作为一名专业而称职的体育教师,应善于洞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恰当、及时地处理课堂上一些突发现象,是一种技能,不要轻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沉着、冷静、灵活、机智的对事件进行调控引导,否则将会影响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打击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影响 。

探究性学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其它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基本知识——圆周运动,通过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来确定,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19篇

五三班的一位小女孩,父母离异,爸爸给她找了一位新妈妈,新妈妈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常时还买新衣服。每周一上学,孩子很精神,校服干干净净的。看上去新妈妈还是很关心她的。

但是,孩子在班里很少交朋友,上课时常愣神,目光呆滞,写作业时写着写着手捏着笔不停的转起来,和她谈话时总是面无表情。作业很少按时完成。一次我说要请家长谈一谈。她哭了、并且哭出了声,我问是怎样回事?她说老师不要请我爸爸来,我爸爸明白了会把我放在下水道里去的。我追问孩子这到底是怎样回事?还是请了家长:我将孩子在校园的状况和家长谈了,询问了关于把孩子放下水道的事情。爸爸说“我的孩子经常吵着、闹着见她的妈妈,给她妈妈打电话,(这个孩子六岁前是她的妈妈带的,她对母亲的影响很深)我们没同意,怕影响孩子和新妈妈的关系,同时我告诉她:到校园要好好学习,若老师请家长我们就把你放到路边的下水道里去,是我们在吓下唬她。”此次交谈了解了一些状况,但不是全部。

还有一次,我去上课,这个孩子抹着眼泪,为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我没去询问,这节课的20分钟过去了,她还在哭,我把她叫到教室外面问是怎样回事,她说:”老师我想妈妈,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爸爸说妈妈在国外”当时我心里也很难受,心想孩子想妈妈是她应有的权利,为什么这样呢我本能的打通了她爸爸的电话,谈了孩子的状况,殊不知,粗心的爸爸早把孩子的生日忘得一干二净了,在我的说服下孩子生日那天和妈妈通话了!并在全班同学的祝福声中快乐的度过了生日的一天。同时收到了我和同学们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作为班主任的我,也记住了每年11月30日的这一天。

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象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每位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20篇

一、案例的教育背景状况简介

学生个人背景:

1、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

2、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同,个性不同,他们对校园的感受和体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教学背景:

1、在以注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利用校园的各种设施,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2、为了让学生透过校园探密活动,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校园的了解与亲近感,了解校园的设施、设备。

二、事例的过程叙述

(1)教师带领“探密小分队”的成员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及设施。有教师办公室、教室、操场、卫生室、楼厅、传达室、厕所、以及操场上的设施(假山、滑梯、攀登架等)。

(2)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活动状况,并引导学生自己对哪些是“上课”的场所、哪些是“下课”活动的场所、哪些是群众聚会的场所作出分析及决定。

(3)启发学生发现校园里哪些地方能够随便进入,哪些地方不可随便进入,哪些地方不可攀爬,哪些地方不安全。

(4)参观后,请每位学生把参观中印象最深的地方用笔画出来,把学生自己认为最秀丽的地方和最危险的地方也画出来。

(5)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画的资料,进一步增进对校园的认识。

(6)发给学生手工材料,动手摆摆简单的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同时让学生初步构成方位意识和识图潜力。

(7)最后,教师根据具体状况进行总结,目的是再一次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并帮忙学生学会利用一些与自己有关的校园设施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喜欢校园、喜欢学习的情感。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观察潜力、自我动手潜力。

三、案例的分析与反思

(1)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校园的认识并不深刻,因此进行必要的校园参观能够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了解学习环境,为今后能够深入了解校园打下基础。

从学生自身思考,对校园的了解能够增进他们对校园的喜爱之情,增进师生之情,增进安全意识,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忙。

透过本课的学习,不光使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力。

(2)措施分析

措施一、利用“探密小分队”的形式,进行校园的参观活动。它的优点是让每位同学都成为这个小分队的成员,增强活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同学的兴趣,更好的对校园进行观察。

措施二、利用动手画图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措施三、发给每个学生一套手工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校园的设施、布局,及培养良好的方位感。

(3)效果分析

透过对学生上课的成果分析(他们画的图,做过的手工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从结果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上课资料的安排感到兴趣十足,同时他们都透过这堂课了解了校园的基础设施,从而规范了他们在校园的日常活动。

(4)存在问题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中,动手制作时,有的学生就会遇到困难,跟不上大家的速度,需要重点指导。

四、今后打算

利用各种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授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针对培养学生的自理潜力。能够邀请家长参加一些教学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性,采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21篇

一. 教学设计构思:教育不是训练,是生活,是创新,现实的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教育是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光荣的民族,革命先辈艰苦战斗,创造了我们新生活。我们要继承、发扬他们不怕苦的精神。结合我们的体育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选用了抢运弹药,使光荣传统在体育课教学中得到体现。

本课主教材教学选用了相互探索法、尝试完善法和竞赛法,始终把教师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和掌握动作技能的方法。抢运弹药技术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自学、讨论、研究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目的。在抢运弹药,创设了“怎样才能送得快送得稳”来启发学生思维群策能力,并在尝试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意识,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的了解,渗透了德育,丰富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

本课在教学中以情激人,陶冶情操,弘扬革命传统。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了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了解革命传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美好祖国的热爱,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建设服务。通过对《抢运弹药》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敢于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激励评价,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较好的运用游戏(踩踩猫)组织方法。

2. 如何有序的组织游戏,如何在游戏(蜘蛛爬行)的过程中保持队形,顺利的进行活动。

3.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蜘蛛爬行和过障碍的最佳途径。

4. 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性的提高。

三.拟解决的方法

1. 踩踩猫的游戏强调不能用力踩,否则就算被踩。

2. 蜘蛛爬行的游戏时要保持队形, 否则每个在总成绩上扣除5秒。

3. 相互演示,相互纠正,相互分析,相互比较,互帮互助,找出最佳途径。

4. 激发兴趣,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运用竞赛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运动欲望,进一步达到运动的目的,完成教师的预期目标。

四.教学实录

1. 导入常规

l 教师导入情况,引出问题

l 小游戏:踩踩猫

l 学生分组练习

l 教师评价

2. 游戏::

师:我们今天做一个游戏,各小组比一比,那一小组最好。

生:议论…..

师:同学们大家看过蜘蛛爬行吗?

生:看过…..

师:我们做一个蜘蛛爬行的游戏。

方法 规则 学生练习分析 比赛 综合评价

3.障碍跑:

师:力争向上是我们的理想,胜利是我们的目标,刚才玩了一个游戏,输的肯定不服气,是不是。

生:是……

师:下面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重新展示自我。下面进行一组障碍跑……

生:议论,欢呼……

游戏方法 要求 示范 学生探索练习师生讨论 分析 竞赛 发展评价

3. 结束部分

l 放松练习

l 综合评价

l 下课

五: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游戏(踩踩猫)

蜘蛛赛跑

障碍跑(抢运弹药)

享受运动

六:教学反思:

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使我领悟到体育教学中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根源不在学生的身上,而在教师的内容和形式上。新体育应关注学生的需要,重视教师的变化,师生不再是某教材某内容的机械实践者,应用教材和资源来完善人,培养人。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些才是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好动、天真、活泼是他们的本性,表现欲极强,竞争意识非常激烈,游戏作为体育课的一种形式,普遍适用于学生的练习,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的意识。在本课中,学生的参与性比较强,情绪高涨,发言积极思维敏捷,运用分组对抗法,极大的激励学生的斗志,体现了一个少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以下是这节课较成功的地方: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柔韧性和灵敏性。我采用了蜘蛛爬行和抢运弹药的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运动的功能和目的。七年级学生好动,但他们对以往的体育课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无论是我们的组织安排还是内容,都太富竞技性和技术性,本节课以障碍跑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到运动中来,通过游戏辅助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同学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动了,快乐了,高兴了。

2.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案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巧妙运用各种适合七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科学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相适应。旧的课程资源脱离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我创造了“抢运弹药”,让学生体验成功。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场地器材是有限的,但思维创造是无限的,要上好一堂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筛选内容,以及根据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开发新内容、新项目。本课利用栏架、海绵垫、标枪、实心球等创编了项目——抢运弹药。这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不足地方:如何面对偶发事件。课堂教学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学生突然不舒服请假。游戏“踩踩猫”是一对一的对抗性游戏。这样只能让多出的那个同学充当裁判,致使那个学生失去一次参与运动的机会,看到其他同学兴高采烈的玩,那个学生非常失望。那一幕也久久在我脑海中徘徊。所以当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发事件“遭遇”时,要善于冷静,以便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22篇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指导、改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合作式案例教学评价目标的两个依据:一是能够掌握通过合作学习对教育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得出的教育理论,培养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及创新能力。其次,要不断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教育课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教育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对师生起到激励、引导、发展的作用。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合作式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

合作式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教育案例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仅靠个人的思考是不能充分领悟的,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才能解决。但是如果教师选用的案例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那么,按照合作式案例教学的集体讨论方法教学则没有多大意义,反而会迷惑学生,影响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的效率。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是非匀速教学

不同于以往普通的课程教学,合作式案例教学是非匀速教学,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在合作式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复杂开放的教学案例几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需要学习的教育理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掌握运用这种方式,才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进度,教学效率也能得到保证。

(三)教师的组织是个体知识向教育理论转化的关键

合作式案例教学首先是学生对教学案例的个体体验,然后经小组讨论,个体知识进一步深化,形成组内知识,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结合书本知识生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其中教师的组织在个体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化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点评、总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育理论,是一种鼓励启发式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系统化、理论化地理解教育理论。

三、合作式案例教学在高校教育类课程中的作用

(一)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理论

教师讲解理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导致学生觉得教育理论是无趣的。合作式案例教学通过日常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使教育理论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二)利于教育案例和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

合作式教育案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和研究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将教育案例和理论自然结合,深化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