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是绝句还是七律

1.杜陵叟是绝句还是七律

杜陵叟是七律作品原文杜陵叟⑴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⑵。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⑶。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⑷。

长吏明知不申破⑸,急敛暴征求考课⑹。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⑺?剥我身上帛⑻,夺我口中粟⑼。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⑽?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⑾。白麻纸上书德音⑿,京畿尽放今年税⒀。

昨日里胥方到门⒁,手持敕牒榜乡村⒂。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⒃。

《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题下有一行自注:“伤农夫之困矣。”

可见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是全诗的深刻之处。

2.跟杜有关的诗句

1.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卢从愿

2. 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苏颋

3.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相和歌辞•;棹歌行》徐坚

4. 必于尧舜日,还似房杜辈。——《上孙使君》贯休

5. 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送客游蜀》张籍

6.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唐儿歌》李贺

7.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老夫采玉歌》李贺

8.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恼公》李贺

9.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园》李贺

10. 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李白

11.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杜陵绝句》李白

12.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李白

13.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诗句

3.赏析白居易《杜陵叟》

杜陵叟

伤农夫之困也①

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②。

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③。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④, 急敛暴征求考课⑤。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⑦, 帝心恻隐知人弊⑧。

白麻纸上书德音⑨, 京畿尽放今年税⑩。

昨日里胥方到门11, 手持尺牒膀乡村12。

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13!

[赏析]

这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首。据《资治通鉴。唐纪..宪宗纪》载:“(元和四年)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自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宪宗虽然颁布免税的命令,但具体执行政策的官吏们照旧谄上欺下,横征暴敛,农民们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实惠。这首诗即是通过杜陵叟在大旱之年的不幸遭遇,严加痛斥了贪官污吏们的可耻行径,替被剥削压迫者发出了不平之鸣。

居住在杜陵的老汉大概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老农,他辛勤.耕种着一顷多非常贫瘠薄产的土地。作品的第一句话,虽只有短短的十三个字,却点出了作品的人物,居住的地点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包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丰,也完全符合《新乐府序》所谓“首章标其目”的要求。说杜陵叟仅“种薄田一顷余”,则种田很少,而“田”复用“薄”字修饰,“薄”指土地的贫瘠,不丰产。如此说来,一旦遇到雨旱灾荒之年,杜陵叟一家衣食等生活费用的来源便有断绝之患。这就为下文杜陵叟的不幸遭遇预设了极好的铺垫,诗人倡导诗歌语言应平易浅显,但浅显的语言,运用得当,也会传达出丰富的内容。这里便是极好的例证。

接下来便是叙述杜陵叟在灾荒之年的不幸遭遇。首先是春天遇到大旱,麦苗多不秀而死,致使夏季收成无几,这是一层灾祸;继而秋天降霜过早,秋季作物禾穗未熟便枯萎青干,这是第二层灾祸。对于普通农家百姓来说,接连受到这两层灾祸的打击,则其一年中所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无从筹备,一家人处在嗷嗷待哺中便不难想象。然而,地方长官明知灾情严重,庄稼歉收,却偏偏为了一己私利,谄上欺下,急征暴敛以赢得上司的青睐,作为自己考绩的资本。这是杜陵叟遇到的第三层灾祸。前两层是天灾,后一层是人祸,天灾人祸加在一起,所以他只得“典桑卖地纳官租”,不管“明年衣食将何如”了。 “典”是抵押的意思,为了交纳官租,杜陵叟不得不“剜肉补疮”,把仅有的一点赖以生存的东西都典卖出去。这活生生的事实告诉读者,那些打着父母官的旗号,专门搜乱民财以饱私囊的官吏们,真是比吃人肉的豺狼虎豹还厉害百倍啊!孔子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在这里找到了极好的例证。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既是那些深受灾难的平民百姓在发出愤怒的呼喊,也是深刻了解人民痛苦的诗人对那些残暴官吏的强烈斥责。

按理,此诗写到这儿可以结束了,杜陵叟所受的灾难,下层官吏的残暴,百姓的愤慨都已表现出来。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他要连皇帝也讽刺一下。因为诗人上奏章的缘故,天子终于了解了百姓受灾的情况,大动“怜悯之心”,赶快颁布“德音”,对京城附近地区今年的赋税全部予以免除。可实际情况如何呢?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膀乡村。”当那些受灾的农民们典桑卖地,勉强凑够赋税以后,里胥们方才到门贴出了免税的公文。农民们受了皇帝的口头恩惠,并未得到任何实际好处。但皇帝的“恩典”毕竟还是要领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这首诗通过杜陵叟在灾荒之年的遭遇,道出了农民们所受的深重灾难,揭示了下层官吏的横行残暴,与封建最高统治者“施恩”的虚伪性。诗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非常强烈。作品从杜陵叟着眼,在描写他连遭干旱早霜等天灾的同时,重点放在对下层酷吏的不恤民情,谄上欺下的揭露上,客观上告诉人们,封建制度对农民的迫害远比自然灾难严重得多。而对皇帝,空洞的赞美是幌子,实实在在的却是嘲讽。作品语言通俗,三言、五言、七言句式交错使用,而韵脚转换自然,读之朗朗上口,较好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同时也反映了白居易讽谏诗的另一特点,那就是率直、深刻,很少雕饰。作为一个为民请命的谏官,这种精神极为难能可贵;而作为一名诗人,这种作品也就难免存在尖锐犀利有余而韵味不足,不耐反复咏叹的弱点。也许正因为此,它们才能在“牛童马走”之口广泛流传。然而正是这一点,成为后代诗论者訾诟的话端。

与杜陵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