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人生意境的诗句

1.表达人生意境的诗句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

2.试分析出句:只有不合格的老师粉丝

我是水军,虽然答非所问,但3分应该可以到手! 对联句知识不太懂,不作置评;对出现的人物不了解,不予理会。

但“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虽然说不全是一派胡言,起码是不全面的!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是为解惑而来,如果做不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不是就是不合格?学生有没有责任? 事物都有两面性,个人认为就老师传道,学生受业来说也有两面性。 学生天资不笨且学习刻苦,可是总不得法,不能悟道,那是老师教法不得当,是老师不合格;但我们也见到很多好的老师,方法态度俱佳,教出很多优秀学生,可是也教出来很多平庸之辈,这是不是老师不合格?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这样认为!这些平庸之人,要么是脑子反应迟缓(这种学生除非有神仙给他开窍),要么是老师授课时不认真听讲,课后又不愿花时间复习。

像这类学生学不好也要怪罪老师,真是不讲良心! 前几年流行“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当时被很多无脑之辈或是推卸责任的父母吊在口中。他们举出例子,说是舟舟都能成才,我的孩子比舟舟健全多了还成不了才,那是老师不会叫!如此言论都出来,可见说话的人是多么无脑!他们不想想,每个人的智力、性格、环境等等方面的差异性,而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这和把国家的兴衰全部推给某一个人或者推给某些女人一样,是多么可笑而且可耻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说明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因材施教”,舟舟就是因材施教成功的典型。但我国目前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就是为了将所有学生都送往高考独木桥的教育,就这么一行,能出多少状元?单以高考成绩来量度人才,又怎么因材施教?再回来说,教育本身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3方面的事情,现在都推到老师身上,又和将某些重大责任推给女人有何不同? 如此分析“只有不合格的老师”真是一派胡言,是推卸责任惟恐天下不乱者的幌子。

不想再说,我只是想赚3分,再说下去就只有1分了! 下面有篇文章,有时间的人士可以看看 关于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感想 林明鑫 有一个疑问,象一根鱼刺,扎在我心里好久了。 记不清是哪个专家(一说出自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之口,一说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观点。

)讲过:“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又被很多老师在作经验总结的候反复引用,似乎成了一个真理。我只是教育界的一个小人物,当然不能怀疑这些专家和先生的话,但我又实在于心不甘------我在教育战线上也探索了这么多年,真就做不成一个好老师吗?------因为,我的学生中,总是有学习成绩及不了格的,总是有调皮捣蛋甚至小偷小摸累教不改的。

因此,有几个疑问让我始终弄不明白。 1、真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吗?如果这是真的,那社会上那么多的犯罪的,就应该先去把他的老师判个10年徒刑,这还不够,100年啊,因为作为老师,一生该教多少学生啊。

这还不够,那些被挡在大学门外的学生大可以去找他的老师索赔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要怪就怪你没教好啊,这还不够,那些没有考进北大清华的学生也可以去索赔啊----凭什么我就只能被你老师送进二流三流的大学啊? 2、那个专家讲这句话时,到底是把什么标准定为“学好”了啊,我弄不明白,但我听有些作经验报告的老师把这句话解释为:他(她)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只只蚂蚁捉上树”,甚至言之凿凿:某年某班的某个学生,本来是班上的倒数第几名,经他接手后,进步了,成了前几名了,最后考上大学了~~~我当时就恨恨的想,是不是这世界就你能教了,你班上的原来就比后进生优秀的学生,又被你送到哪里去了啊? -------我这不是一个差老师对一个好老师的责难-----我读书时得过第一名,所教的班级也得过第一,但我实在无法保证,我每次都能让学生考得好,我也不能保证,我的学生中就没有一个不成材的。 于是我就恨恨的想:是不是某个老师,突然有点好成绩了,就得意忘形了,就自以为是天下最好的教师了,就没有他教不好的学生了,除了引用这句话外就不能证明他的高明了~~~~~~~!唉 3、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现在的社会舆论狠很的批评教师、教育就是合理的了。

只是我不知道从哪去找这样的好老师啊,从古代到今天,从中国到外国。是那个讲了这句话的人吗?是那些引用这句话的人吗?一个老师因为个别学生没有教好就被判为不会教,你们认为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公平吗?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摔了一跤,别人就据此判断出你不会走路,你觉得荒唐吗? 4、其实,作为教师,我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考试考不好的学生,所以即使我的学生成绩再差,我都会给予其尊重、爱护、关怀,因材施教,努力让他做好人,因为我坚信:360行,行行出状元,在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孩子中间,隐藏着许多栋梁之才。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学校、社会、家长在评价学生有没有被教好时,考试成绩作为了唯一的标准。有的学生甚至在自己做的不好时,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卸给“教师”,而不是去自我反思,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把自己耽误了!(当然教师也应该主动反思自身的。

与粉丝有关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