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首诗中有东平两个字的诗

1.在一首诗中有东平两个字的诗

1、乘驴上东平唐李白 《赠闾丘宿松》2、东平与南平唐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3、哀靡东平树唐张说 《五君咏五首·郭代公元振》4、东平刘公干唐李白 《赠刘都使》5、平生游宦爱东平宋苏轼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6、东平茅土宋晁端礼 《喜迁莺·清和时序》7、应忘了、东平好宋晁端礼 《一落索·正向溪堂欢笑》8、尽彻东平屏障宋毛滂 《水调歌头·谢安涵雅量》9、迤逦问、东平归路宋王奕 《贺新郎·醉醒琼花露》10、似东平为善宋翁溪园 《沁园春·记得花筵》11、去秋诏下诛东平唐刘禹锡 《平齐行二首》12、看看打破东平苑唐汪遵 《破陈》13、虏寇避东平唐皎然 《岘山送裴秀才赴举》14、东平为善唐李瀚 《蒙求》15、时东平取前妻元李俊明 《满江红 李孝先寿日四月八日》16、东平茅土元元好问 《喜迁莺·清和时序》17、逍遥坦荡过东平元马钰 《踏云行·马钰平生》18、论文忽有东平武元王冕 《结交行送武之文》19、少小长东平南北朝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刘桢》20、尽除屏障学东平宋陆游 《初夏》21、始谁筑此东平公宋陆游 《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22、不如东平公宋陆游 《乙巳秋暮独酌》23、定识阮东平宋黄庭坚 《次韵子真会灵源庙池亭》24、东平小女最承恩近代王国维 《颐和园词》25、神驾饯东平南北朝徐陵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26、申以东平三尺雪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296》27、勋爵浪受东平王元杨维桢 《三使相》28、东平步嵌嵌宋戴表元 《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简范经历》29、宁有东平恋宋方回 《次韵鲜于伯几秋怀古体》30、东平贵公子宋李复 《送吕思道》31、东平月窟西酒泉宋李流谦 《失题》32、补作东平传宋李石 《何司法惠示乐善新编赋诗为谢》33、东平礼义间宋李曾伯 《挽赵无垢二首》34、独画来东平宋梅尧臣 《咏王右丞所画阮步兵醉图》35、不知东平打破镜宋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36、东平子产宋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37、东平骠骑合侍中宋孙应时 《和楼尚赋赵大资大资重楼柏梁体》38、偶爱东平境宋滕岑 《和陶渊明饮酒诗》39、德声不减汉东平宋王炎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40、挑包到东平宋王奕 《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41、东平春溜通唐李峤 《菱》42、遗剑泣东平唐卢僎 《让帝挽歌词二首》43、东平不足先唐储光羲 《贻从军行》44、其东平子*** 《道者遗记》45、上将出东平南北朝庾信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46、不到东平夏又秋宋陈宓 《风雨涨檐溜忆东平以疾不往》47、东平曹叔子宋陈深 《送曹叔时归淮东》48、秀出东平礼乐关宋陈著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49、珍重东平入凤城宋李士美 《游百岩》50、太守东平来宋梅尧臣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51、东平希阮籍宋梅尧臣 《送雷太简知虢州》52、竟遂东平乐宋宋祁 《哭中山公三十韵》53、东平江夏今如何宋王洋 《赠大猷》54、河间以后便东平宋徐钧 《东平宪王苍》55、东平礼乐正修明宋徐钧 《明帝》56、东平叔子信予友宋张载 《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2.李白诗<送梁四归东平>里的梁四是谁?

首先,我是东平人。

诗中梁四,姓梁,名鼎,字朋远,行四。出身寒门,初经商,累致巨富。后散千金,交游当时名士,如李白等,文章布行,名声渐起。入仕,颇多坎坷,至京畿台尚书令,如同今日北京市市长。沉浮十数年,辞官归隐乡里。族人竞往依附,遂起梁官村,后改名梁官屯,在今州城境内。今尚存诸多遗迹传说。其后人如烟如云,渐分梁、万两姓,每姓皆有若干支,入仕居高位者不可胜记,古有父子状元,今有已退林下的至尊。

该诗就是李白在送梁朋远回归东平时所作。因为关系莫逆,遂呼为梁四。大意为送别不舍之情,勉励其回乡后不要过于颓废。

东平县,诗句

3.描写东平湖春天的句子

春天的脚步悄然来到,小草露出嫩嫩的笑脸,迎风招展。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在低空中飞来飞去,忽左忽右,追逐打闹。微风吹来杨柳随风飘摇,宛如绿色的绦丝,煞是好看。

旭日东升,辉洒大地,金色的阳光照在东平湖湖面上,微波荡漾,映照出金色的涟漪,成群的鸭子在离岸边不远的水中游弋觅食,悠闲自得。眺望湖的远处,勤劳的渔民摇着渔船荡舟湖面,捕捞鱼虾。静寂的山村屹立在湖的西面,相互辉映,形成一幅多彩的山水图画。美丽的东平湖畔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早晨岸边玩耍的孩子也逐步多了起来,呐喊声、噪杂声、鸡鸣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山村交响曲。

4.急寻

早在宋元时期,水浒故事就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

金元时期,东平是元杂剧创作中心,东平籍戏曲家高文秀写的水浒戏,很受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欢迎。在说书艺人的话本基础上,东平籍作家罗贯中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水浒传》。

这一伟大作品面世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作为水浒故事的发源地,东平地区流传着关于水浒英雄的许多故事传说。

这些故事传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东平湖的传说 早在宋金对峙的时代,水浒英雄好汉的故事便生发传扬开来,东平籍伟大作家罗贯中集水浒故事之大成,编写出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更使水浒故事蜚声世界,脍炙人口。

水浒故事的发源地在哪里?传说在古代东平府境内的梁山泊,也就是现在的东平湖。这片水泊在东平县西部,濒临黄河与京杭大运河,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

有史料记载,梁山泊古称“大野泽”,《尔雅·释地》载:“尔雅十薮,鲁有大野”,是中国古代十大湖泊之一。《汉书·地理志》载“大野泽在北,兖州蔽”,指明了大野泽的具体方位。

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有“大野即潴,东原底平”的记载(这也是东平得名之始)。秦汉以后,大野泽改称“巨野泽”。

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说:“大野泽在巨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其范围包括梁山、东平、郓城、巨野、汶上、嘉祥、济宁一带的平原洼地。

巨野泽因水波浩淼,风光无限而享有“小洞庭”的美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作《游小洞庭》诗称赞:“湖山上头别有湖,芰荷香气占仙都。

夜含星斗分乾象,晓映雷云作画图。风动绿萍天上浪,鸟栖寒照月中乌。

若非神物多灵迹,争得长年冬不枯。”在小洞庭的东南岸边,曾有宋代东平郡守刘敞修建的乐郊池亭,当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泛舟湖上,游览乐郊池亭,对这里的美景赞叹不已,挥笔写下了“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迤,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仰俯迷上下,朱栏映清池。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的诗句。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佳词丽句。巨野泽曾屡遭黄河决口泛滥,据《史记·河渠志》记载,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于刳子(今河南省濮阳),东南注巨野”。

这次黄河泛滥,使巨野泽泥沙淤积,泛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时巨野泽洼地湖泊逐渐向北推移至梁山一带,故五代时不再称巨野泽而称“梁山泊”。《宋史·宦官传》云:“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渔之利。”

这便是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上描写的“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的景象。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大决阳武,在梁山泊分流长达近百年,遂造成严重淤积,以致济水湮没,菏泽垫平,湖水逐渐涸退,面积大为缩小。

明代时,古梁山泊只剩下马场湖、南旺湖、蜀山湖、任庄湖、安山湖等五个分散的积水湖,史称“北五湖”。《明史·地理志》载:“东平州西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后人考证“安山湖即昔日之小洞庭也”。

据清光绪《东平县志》载“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河决兰封,灌入县境,安民山屹立洪波中……民田汇为巨泽,”因当时积水淹没地区绝大部分属东平所辖,故有“东平湖”之称。1958年,经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东平湖”。

由此可见,今日东平湖就是古代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演变而来的,水浒英雄好汉的故事,正是发生于这片古老的水域。毫无疑问,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也是以此地为背景创作的。

现在的东平湖,景色优美,风光秀丽,青山环绕,绿柳垂岸,碧波荡漾,银鸥翔天,天然一幅优美壮丽的山水画卷。她已成为山东水浒文化旅游线上的核心景观区。

立良山的传说 水浒英雄聚义的地方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今梁山县境内的梁山。从近年出土的碑刻记载看,笔者认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

宋江等水浒英雄的聚义之地,应是东平境内的立良山,即今之司里山(因明朝曾在此设“巡检司”故名),当地群众则称为“棘梁山”或“小梁山”。它座落在东平湖西岸戴庙乡。

立良山拔地而起,兀自独立,与众山相望却不与任何一座山相连。传说当年这是一座耸立于万顷波涛中的孤岛式山峰。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被水浒英雄们看中,成为聚义的首选之地。 立良山有很多与水浒英雄有关的传说和遗址。

立良山西面,有一条很深的山峪,传说峪水直通梁山泊。当年林冲被逼上立良山,被心胸狭窄的王伦所妒,这位京城里八十万禁军教头心中不快,在王伦假意送他乘船离开时,抓住王伦,提起双腿,活活劈死,扔在峪中。

在山的西南麓,有一条通往山巅的石砌盘路,名为“云梯”。云梯尽处,是一块长宽数十丈的巨石,称“漫海滩”,传说是晁盖、吴用和阮氏三雄忠义厅的遗址。

“漫海滩”北部有两块东大西小突兀如城门的巨岩,东岩的前壁雕有北齐年间以整体山岩为高度的一佛二弟子像,高大壮观,十分雄伟。两块巨岩的侧面刻有众多佛像,并布满石龛。

在这座刻有雕像的巨。

5.反映东平历史文化和改革发展的著作有哪些

东平县位于鲁西南,东望泰山,西临黄河,境内湖泊、平原、山区“三分天下”。

东平湖是山东境内第二大淡水湖泊,古大野泽的北端,唐称小洞庭,宋为梁山泊的一部分,常年积水面积209平方公里,物产丰富,湖四周群山环抱,山水相连,风景秀丽。 东平古称东原初于虞夏,据《尚书·禹贡》记载,“大野即潴,东原底平”是东平得名之始,经考证,东平境内有郸、宿、须句等诸候国。

秦代东平境内置须昌、无盐、张三个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置东平国。

汉宣、光武、魏武三帝都曾封其子为东平国王。汉代的东平国经济发达,冶铁业发展迅速,成为当时泰山周围的两大冶铁中心之一。

进入隋唐,东平西部一度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由于须昌城(今埠子坡)西土山洼时有积水,影响交通,于隋仁寿元年兴建了一座比赵州桥还要早、还要长的巨石桥,名曰“清水石桥”。唐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记载:“东平清水石桥,在县西三里,隋仁寿元年造,石作华巧,与赵州桥相埒,长4500尺。”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此桥的修建对鲁西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须昌城也因此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城市。唐贞观年间,此城成为天平军节度使、郓州、东平郡以及东平县(东平县名之始)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此时东平地区的经济继汉代之后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唐东平太守苏源明所赞美的“小洞庭”(东平湖),水光山色相互映衬,形成了我国北方一大名胜区,吸引了许多名人志士来东平观光。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旅居东平,并以东平为落脚点,漫游齐鲁各地。他与李白、杜甫同游小洞庭之后的赞美诗句流传至今。

宋继唐风,东平名人志士层出不穷。如梁灏、梁固父子状元,儿科医学家钱乙,中国人物简笔画鼻祖梁楷。

元设东平路,治所在当时的须城(现在的州城),辖五十四州县。此时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极大促进了东平地区的经济发展,东平成为当时的杂剧中心。

戏曲家高文秀、农学家王祯、文学家罗贯中等名人倍出。明代初改置东平州。

永乐九年,朱棣为迁都北京而治理运河,在东平境内修筑了第二个都江堰—戴村坝,目的是截汶水西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工程告竣之后每年南方数百万石物资顺水北达京师,东平境内的运河段,一时贾舟往来,络绎不绝。

清末罢漕运,加之黄、汶、济诸水连年泛滥,致使鲁西经济日趋萧条。 由于东平悠久的历史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境内遗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

目前,全县已发现和登记的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和石刻雕塑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风格建筑等共计343处,在东平境内形成了一大造像群、两大墓葬群、三大古建筑群等保存较好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属山东省文物大县。

这些文物古迹中,名冠齐鲁、最具价值、最具特色的是境内的石窟摩崖造像群和摩崖刻经。境内现存石窟摩崖造像(上迄南北朝,下至明清)23窟龛,计2200余尊,多分布在环东平湖周围的山间幽谷岑寂之处,开窟巧妙,规模宏大,刻技高卓,保存完整。

雕造于北齐时期的司里山摩崖造像,有造像千尊。雕刻于山顶巨岩之上,主像释迦牟尼高10米,气势磅礴,被誉为齐鲁第一大佛。

各种形式的造像龛排列有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司里山又名棘梁山,为晃盖初期聚义的地方,山上有李逵洞、聚义厅、晒粮台等遗迹。

雕造于隋唐时期的白佛山石窟造像,共有造像138尊,座落在县城西侧的白佛山之阳。其中雕造于隋开皇七年的释迦牟尼圆雕像,高近7米,端庄静雅,保存十分完整,被誉为齐鲁第二大佛。

理明窝摩崖造像96尊,大气磅礴,是盛唐时期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南北朝时期的洪顶山摩崖刻经位于东平湖北畔,山势险绝,两峰相峙,幽谷透邃,古柏参天,经文镌刻在两峰下巨大的石壁间。

刻字内容有佛经、经名、题名、题记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刻字群;字径一般在20-50厘米之间;书体多为隶书,有学者评其为“带隶意的楷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刻字要数一平滑巨岩上的“大空王佛”四个字,其中的“佛”字,高约5米、宽4米,笔画宽达20厘米,整个字用笔大起大落,端庄雄浑,一些专家学者称其为:北朝摩刻之精华、大字之鼻祖。

东平境内的东平湖是鲁西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她是古大野泽的北端,唐代小洞庭的一部分,宋梁山泊的遗存水域,东有滚滚汶水千里来拜,西与滔滔黄河一脉相通,四周诸峰罗列,排闼送青,波光涟漪,鱼鸟亲人,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湖周围众多的名胜古迹象颗颗珍珠,把东平湖装点的更加多姿。东平湖心有一座小山,俗称土山岛。

每当风平浪静,荡桨游湖,驻足此岛,一片宁静,似入神仙府第,令人心旷神怡。东平湖有着大量的水浒英雄活动的遗迹。

目前经有关学者确定的《水浒》景点达5处之多:有棘梁山晃盖最初聚义的地方;智取生辰纲后,七英雄在土山岛活动的遗迹;阮氏三雄的家乡和纪念阮氏三雄的建筑物;孙二娘曾开店、现在还叫黑店铺的地方以及宋江攻打的东平府城“州城”。同时,州城也是万里委员长的家乡。

山东省政府十分重视东平湖的开发,1986年东。

6.描写东平湖春天的句子

春天的脚步悄然来到,小草露出嫩嫩的笑脸,迎风招展。

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在低空中飞来飞去,忽左忽右,追逐打闹。微风吹来杨柳随风飘摇,宛如绿色的绦丝,煞是好看。

旭日东升,辉洒大地,金色的阳光照在东平湖湖面上,微波荡漾,映照出金色的涟漪,成群的鸭子在离岸边不远的水中游弋觅食,悠闲自得。眺望湖的远处,勤劳的渔民摇着渔船荡舟湖面,捕捞鱼虾。

静寂的山村屹立在湖的西面,相互辉映,形成一幅多彩的山水图画。美丽的东平湖畔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早晨岸边玩耍的孩子也逐步多了起来,呐喊声、噪杂声、鸡鸣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山村交响曲。

有关东平县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