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拜见皇帝做的礼仪

0 2024-08-19 04:00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秀女觐见皇上的礼仪,宫廷礼仪

不是每个秀女都能见皇帝的。

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

每到准备挑选秀女的时候,先由户部奏报皇帝,奉旨允准后,立即行文八旗都统衙门,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户部上报皇帝,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因为有病、残疾、相貌丑陋而确实不能入选者,也必须经过逐层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统咨行户部,户部奏明皇帝,获得允准后才能免去应选的义务,听其自行婚嫁。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由于众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车辆,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车乘坐。因此,乾隆时规定:“引看女子,无论大小官员、兵丁女子,每人赏银一两,以为雇车之需。……此项银两,……著动用户部库银。”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日落时分发车,入夜时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秀女们乘坐的骡车则从神武门夹道东行而南,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北行,经北街市,然后再经地安门来到神武门外,这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初选完毕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各归其家。这种井然有序的排车法,是嘉庆年间的一位名叫丹巴多尔济的额驸发明的。

当应选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走下骡车后,先由户部司官维持秩序,再由太监引入宫中。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都曾是阅选秀女的场所。一般每天只阅看两个旗,根据各旗参选秀女人数的多少进行搭配。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选阅,但有时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这叫做留牌子;没有选中的,就撂牌子。然后,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复选,复选而未留者,也称为撂牌子。经复选再度被选中的秀女,还有两种命运:一是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于皇宫之中,随侍皇帝左右,成为后妃的候选人。如果成为后妃的候选人,手续会更为复杂,初次“引阅”之后,屡屡“复看”,有“记名”的,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最后,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其余的都撂牌子

2.唐代宫女向妃子行礼方式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

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

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而祭祀的时候,所有的后宫,从皇后到宫女,所有的公主、格格,都要向皇帝行礼,具体内容实在复杂,等我研究透了再告诉你吧。

大致上的礼仪就是这样的,应该是不会错到哪里去的,如果有错,欢迎纠正。

3.古代宫女的礼仪

宫女入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头、洗澡,等年纪稍长才可以把头发留起来。

刚进宫的小宫女要由嬷嬷(老宫女)教她们各种礼仪和梳妆打扮的技巧,嬷嬷一般非常严厉,动辄非打即骂。如果聪明灵巧,半年就可以上岗服役了,也就有月钱(工资)可拿。

宫女们的月钱多少并无定制,最低的4两,高的可达20两,膳食、衣服、胭脂水粉等有内务府供给,其实她们主要的收入是平日各宫的赏赐。若得到皇后或太后的恩宠也可以为父母博得富贵,但多数宫女的生活是悲惨的。

她们从选中入宫的第一天起就犹如进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满25岁乃至30岁才许出宫婚配。因病、因笨或别的原因提前出宫者,要经总管太监核查奏闻后方准出宫。

有的宫女因为“帝后得用,仍留宫承伺十年”,她们出宫后已是老处女了,连正常婚配都很困难。也有例外,即被皇帝看中而升为答应、常在以致嫔、妃的,那就要永远留在宫中了,但这是极少数的。

康熙皇帝鉴于明朝中叶以后宫人太多,用度靡费,于是对嫔妃、宫女的数量都作了限制。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约有四、五百人,但到雍正、乾隆朝以后逐渐增多。

4.古代后宫礼仪,如甄嬛传参拜之类的礼仪

嫔妃等级

皇后

正一品:

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从一品:

夫人

正二品:

从二品:

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正三品:

贵嫔

从三品:

婕妤

正四品:

容华

从四品:

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

正五品:

从五品:

小仪、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

贵人

从六品:

才人、美人

正七品:

常在、娘子

从七品:

选侍

正八品:

采女

从八品:

更衣

宫女、姑姑无数

后宫嫔妃以正九品以上正二品以下,宫女、太监,太医,大臣和侍卫都要称其为小主

比如“XX小主吉祥”“恭迎XX小主”“XX小主慢走”“恭送XX小主”.

而正二品以上要称娘娘:

“(赐号,职位名)吉祥”“恭送(赐号,职位名)”

简述:

明朝的后宫等级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明代后宫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妃下。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皇贵妃这一称号最早出现是在明宪宗时期,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而皇贵妃正式作为妃嫔的封号则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嫔妃侍寝

翻牌

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样重要。对于

皇帝来说,后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后宫有专人负责办理、记

录寝妃进御之事。

明代,文书房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女官彤

史,负责记录后妃宫女被幸於皇帝的寝所。看来,明代是双重记录,宦官与

女官,各根据皇帝、后妃宫女的形迹,分别记录。

明代后宫,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挂起两只红纱笼灯。

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于是,

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他各宫均卸灯寝息。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希求宠

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临幸嫔妃的住所,要铺宫,由宦官将房间装饰一新,该

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应的装饰。

皇帝临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气异常,其用意有宫词道出“参于鼻观气非清,脉脉遗芳媚寝情。雨迹云踪易牵引,莫容轻露上空明。”

一、已称

贵妃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宫;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则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可称我。

贵妃以下贵人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妃;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可称我。

贵人以下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我;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谦称妾身或本名为名,切不可称我。

宫女、女官、侍女:奴婢/为名;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自称我

小主:在任何人面前皆自称为名/奴婢

二、互称

遇到品级高比自己高的妃嫔:XX娘娘;嫔及以下则直称职位

遇到太后/太皇太后:太后/太皇太后;皇后则敬称皇额娘/皇祖母

遇到皇帝:皇上

镇国长公主长公(郡)主:皇长公主

遇到其他人: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需使用敬称;在平位平辈者面前可互称姐妹、兄妹、姐弟等;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可直呼其名字

三、礼节

请安:

首先需到请安对象的寝宫。请安时辰需为早晚各一次(因 考虑到各位上线时间不同,所以以上线时间为准,上线便去请安)。到地位辈分皆高的人的寝宫里去,

5.清朝宫女怎样行礼

清朝宫女是没有资格戴旗头的,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可以,比如姑姑级或嬷嬷级的人才可以。

宫人见正三品以下妃嫔行躬身礼,正三品以上及皇上,太后行屈膝礼。对比自己位高的宫人,需行躬身礼。

后宫妃嫔遇比自己分位高者,需行躬身礼。遇皇上或太后,行屈膝礼。

秀女遇后宫妃嫔一律行躬身礼,遇皇上,太后或皇后,需行屈膝礼。 附注:关于礼仪 一、行礼 行礼时,女子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

一般情况女子应右手握拳在外,左手在内。 1、打拱 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

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 2、打恭 弯下身子作揖。

表示恭敬。打恭时,上身弯曲,至九十度为最恭敬,同时两手相抱拱手,自下而上移动。

3、团拜 行礼时跪地,两手前伸至地,头低至腰平。 4、跪拜 行礼时,两膝着地,伸直腰及大腿,上身端直,前倾,双手伏地,以头碰地。

5、三拜 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

6、九叩 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

1万福 妃子见面的礼节。行礼时,正身起直立,两手放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口中同时称“万福”,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7、欠身 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稍微向上欠前,属对人恭敬的一种礼节。欠身前身体一般为坐姿,欠身时腿部用力,身体上提,稍离所坐之物 二、嵇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三、叩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

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

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四、顿首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五、空手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六、作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还有微微的作揖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七、颔首(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八、拱手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九、万福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6.中国宫廷礼仪,是对于答应看见更高级的宾妃所要做的礼仪

后宫里日常生活方面的礼仪大致是“下跪叩首”礼,“下跪”礼,“道万福”礼,“颔首”礼四种;最重的是“下跪叩首”礼,接着是“下跪

”礼,“道万福”礼,最轻的是“颔首”礼。下面是我总结的两大部分(公主们和格格们):

一、公主们: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

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

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7.求中国古代宫廷礼仪例如宫女大臣见天子应当怎样施礼

请安原是明代军礼中的一项,见于《大明会典》。

当时全国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称为“屈一膝”。建州卫也如此,到了清代,在八旗和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中仍然沿袭旧习。

本来,兵士见到上级军官应该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盔甲,只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叩首、打恭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 在八旗人家和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平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至亲友相见,都行这个礼,所以屈一膝又叫请安。

但在衙门或公共场所,则不论旗人汉人都行打恭礼,不能请安。 男子请安的姿势: 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

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 女子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

跪 安 “跪安”这个礼节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常常还要另外召见某些官员,这是属于密谈性质,不同于朝会大典,所以官员同皇帝不必叩头。

召见的程序是这样:先由外奏事处登记,再由内奏事处安排在某日第几起。 皇帝吃早饭时(天尚未明),桌上摆好绿头签,饭后分起召见。

有合在一起(如与军机大臣一起)的,太监们都退出。内奏事处太监副食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掀起帘子让官员进去,太监退到殿外。

这位官员进门,站着说:“臣(某人)恭请皇上圣安。 ”然后跪安、起立,走几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很厚的毡垫上奏对。

奏对完毕,皇帝说:“你下去吧。”于是官员起来跪安,面对皇帝倒退几步,转身出门。

如果在奏对时有谢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说:“谢皇上圣恩。”如果在奏对时说错了话,就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承认错误。

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见皇太后时,进门要跪安,退下时也跪安。 太监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嫔等主位启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辈见长辈,奴仆见主人,都要跪安。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 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

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清代后妃以下,公主、格格、福严明以及品官命妇(汉人品官命妇不在此列)穿朝服、吉服,行大礼,有一肃、一跪、三叩及六肃、三跪、九叩的仪节。 (一肃是一次肃立。

一跪是跪下和起立各一次。三跪当然就是各三次。

三叩和九叩的区别也是次数的区别。) 穿朝服、戴朝冠时的叩首和男子一样。

穿吉服的在晚清不戴吉服冠,而戴钿子,则跪下之后不叩首,只以右手扶两把头翅。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肃”。

这个动作和女子请安差不多,先端正姿势,慢慢地一直下跌到底,再慢慢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也是要求不弯腰,不低头,两肩平稳,腰板笔直。

8.西汉时拜见皇上的礼仪

仪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

走路直走,脚步稳重,手放于膝上,不要乱放,眼神不能乱看,高不过天子衣领,低不过天子腰带,(郑重提醒:绝对不能看天子的眼睛,也不能看任何人的眼睛,这是最为失礼的,意味着挑衅和轻蔑,只有敌人或者仇人才会看人的眼睛!)不要乱说话,天子未问,不要抢着答,声音平和,不要高声喧哗,头端直,别歪着头,不要喘气屏气,正常就行,站起来要端正,别斜着站,神色要庄重,坐于席上不要乱动

西汉的窗户是不能打开的,全是些小格子,冬天堵上,夏天捅开,如果人家没设窗帘,你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情景,所以如果你身为女儿身,千万别到人家窗下去,万一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事,这是最为失礼的!仅此一点,就可以视你为优倡野雉!

宫女拜见皇帝做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