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别人问好的礼仪

0 2024-08-06 11:30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与他人打招呼应注意哪些礼仪规范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所,遇见相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晚上好”。

别人向你打招呼以后,也要应答向他致意,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有时也可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并点头致意,这也是一种向人问候的好方法。

遇到比较熟悉的朋友,除了问候致意外,还可以问问对方家人的情况,并请他代为问候。如“伯父父母近来好吗?”、“向你的夫人(先生)问好”、“你孩子一定很聪明可爱吧,有空带他到我家来玩玩”。

称呼他人的亲属,要用敬称。一般可在称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对其长辈,也可加“尊”字,“尊叔”、“尊祖父”等。

朋友、熟人间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一般可统称为“你”、“您”,或视年龄大小在姓氏前加“老”、“小”相称,如“老王”、“小李”。

对有身份者或长者,可用“先生”相称,也可在“先生”前冠以姓氏。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在其姓氏后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以示尊敬。

扩展资料:

其他打招呼的方式

1、握手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的礼节。此外,它还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2、拥抱

拥抱礼一般通行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国家。中国人之间不实行这种礼节。与外国友人交往中,只有在对方主动行拥抱礼时,我们才随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际交往礼仪

2.关于问好的礼仪

3.东西方通用礼节

(1)点头礼。点头礼,也就是颌首礼。点头礼的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注意不要反复点头不止,点头的幅度不宜过大。

点头礼适用的范围很广,如路遇熟人或与熟人、朋友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见面,以及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之时,都可以点头致意。行点头礼时,最好搞下帽子,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2)举手礼。行举手礼的场合,与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客观存在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行举手礼的正确做法是右臂各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其他四指并齐、拇指叉开,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下。不要将手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用用背朝向对方。

(3)脱帽礼。戴着帽子的人,在进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与人交谈、握手,进入娱乐场所时或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场合是,应自觉摘下帽子,并置于适当之处。女士在一般社交场合可以不脱帽子,不会被人认为是失礼行为。

见面的礼节,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

3.问候礼仪有哪些

1、握手礼

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不仅熟人、朋友,连陌生人、对手,都可能握手。握手常常伴随寒暄、致意,如你(您)好、欢迎、多谢、保重、再见等。握手礼含义很多,视情而定,分别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

2、鞠躬礼

此种礼节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服务人员向宾客表达由衷的敬意。

鞠躬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传统的、普遍使用的一种礼节。鞠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如今的日本,鞠躬礼是最讲究的。所以我们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要懂得这一礼节。

3、脱帽礼

脱帽礼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都要戴头盔,头盔多用铁制,十分笨重。战士到了安全地带,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

4、亲吻礼

行此礼时,往往与一定程度的拥抱相结合。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宜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宜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

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脸,男女之间可贴面,晚辈对尊长可吻额,男子对尊贵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常以亲吻酋长的脚或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在古罗马与古波斯等国,同阶级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阶级的人祇能吻面。

5、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於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有此礼。拥抱礼多行于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握手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鞠躬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脱帽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吻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拥抱礼

4.如何向别人问好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小,但仔细想来包含大学问,尤其是如今这个中西文化交融、互相碰撞的时代,学会因地制宜的问号,是社交礼仪中的一个基本功。

有的问候在中国人当中用来问号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对于外国朋友,就要换种说法。 “见了老师一鞠躬,说声老师早;见了同学拉拉手,互相问个好。”

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但有些中国式的问候,英美人却不适应。 比如: “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吗?)英美人听到这一问候,先是迷惑不解:想请我吃饭吗?因为这是他们请人吃饭的开场白。

这话如果是男的对女的说,女的会以为男的要请她去过一段“浪漫”时光,因为英美青年约会(dating)也经常以“请吃饭”为序曲。英美人在中国听多了这一问候,有的开始生厌:难道我没钱吃饭? “Eating lunch?”(吃午饭啊?)英美人觉得你头脑有毛病:这不是明摆着吗?明知故问,是什么意思? “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儿?)他们开始恼怒了;关你什么事?我爱去哪就去哪儿。

这话由宾馆服务员说出最可怕,因为曾有英美人抱怨说:天天问我去哪儿,是不是对我的行动进行监视? 所以,遇到熟悉的英美人,最简单的问候是: Good morning!(早上好。更随便的说法只是Morning一个词)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Good evening!(晚上好。) 要是因为时间关系,一时把握不准该用上面的哪种问候语,干脆来个Hello就行了。

假如对方不是一个异常严肃的长辈,一个Hi也可以。Hi本来是美国式用法,但现在英国的年青人越来越喜欢使用Hi了。

5.怎样问候客人

主动问候客人和同事:礼节礼貌(1) 熟悉掌握问候语言,主动问候客人,能够根据时间、场所、情景、

接待对象的不同,准确应用问候礼节。

(2) 熟悉掌握称呼礼节,根据客人应用不同称呼亲切和谐,

尽量记住客人的姓氏、职位,以便再次遇见时准确称呼。

(3) 熟悉掌握应答礼节,根据场景,准确回答、反应灵敏,应对得体。

(4) 熟悉掌握迎送礼节,根据迎接、送别,做到讲究礼仪顺序、

礼仪形式,语言亲切准确示意得体。

(5) 掌握操作礼节,服务操作规范,不打扰客人,礼貌大方。

(6) 当客人走过时,主动问好,当领导经过主动点头致意。

(7) 对客人时时表示谦虚大方、朴实、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态度诚恳。

(8) 尊重客人习惯习俗和动作,不评头论足,

按客人习惯和要求提供服务。

(9) 与客人交谈时保持微笑,声调平稳,站立直腰挺胸,姿态优美,

注重倾听,不插嘴,精神集中,时时表示尊重。

6.打招呼的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恭候”;

宾客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

起身作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别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告辞用“失陪”。

请人原谅说“包涵”;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解答用“请教”;

盼人指点用“赐教”。

欢迎购买说“惠顾”;

请人受礼称“笑纳”。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用“拜托”。

向人祝贺用“恭喜”;

赞人见解称“高见”。

对方来信称“惠书”;

赠人书画题“惠存”。

尊称老师为“恩师”;

称人学生为“高足”。

请人休息为“节劳”;

对方不适说“欠安”。

老人年龄说“高寿”;

女士年龄称“芳龄”。

7.问候礼仪的基本要点

一、问候的内容: 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 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

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

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二、问候的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 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

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

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 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

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而且一定要专注。

问候的时 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三、问候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

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

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四、称呼礼仪 称呼对方时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1、亲缘性称呼: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大哥、二姐、姑妈、舅舅、姨妈、表哥、表姐之类。

这在家庭生活、亲族聚会时候常用,按辈分身份称呼,显得亲切温馨。 2、职场性称呼:与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等相称,如“孙院长”、“林教授”、“郑老师”、“陈经理”、“李博士”、“王医生”之类,以示身份有别、尊敬有加,这是一种常见的称呼。

3、姓名性称呼:其一,连名带姓称呼(单字名的另当别论),显得比较生硬,只在开会等少数场合使用。其二,只呼其姓,并在姓前加上“老、小”等前缀,如“老张”、“小黄”,比较尊敬随和,也较常用;姓加后缀,如“王老”、“林公”之类则尊敬有加,只能对德高望重者。

其三,只称其名,比较亲切,常用于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同事、邻里之间使用。 4、泛称性称呼:对未知其姓名职务身份者,可用泛尊称。

在公司、服务行业对男士称“先生”、未婚女性称“小姐”、已婚女性称“女士”;购物、问路等场合常用同志、师傅、老板、服务员、小姐、小妹、小朋友之类的泛称,也可用“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叔叔”、“阿姨”之类带亲缘性的称呼,显得更为亲切。 5、称呼注意三因素:关系、场合、动听。

人际关系随着场合变更而有所不同,称呼也要相应改变。称呼要让对方感到动听,觉得受到重视尊重,一般以“就高不就低”为好。

五、问候礼仪要注意什么 两人以上同行遇到熟人时,你应主动介绍一下这些人与你的关系,如这是我的同事 ,但没必要一一介绍,然后应向同伴们介绍一下你的这位熟人,也只要说一下他(她)与你的关系即可,如这是我的邻居。被介绍者应相互点头致意。

如果男女两人一同上街,遇到女士的熟朋友,女士可以不把男伴介绍给对方,男士在她俩寒暄时,要自觉地隔开一定距离等候,待女伴说完话后继续一同走;女士对男伴的等候应表示感谢,且与人交谈的时间不可太长,不应该让同伴等很长时间。如果遇到男士的熟朋友,男士应该把女伴介绍给对方,这时女士应向对方点头致意。

如果是两对夫妇或两对情侣路遇,相互致意的顺序应是:女士们首先互相致意,然后男士们分别向对方的妻子或女友致意,最后才是男士们互相致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路上遇到不很熟悉的异性很觉尴尬,不打招呼显得不礼貌,打招呼又不太好意思,或怕对方误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位女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很熟悉的男士,理应点头招呼,但不要显得太热情,亦不要用冷冰冰的面孔来点头;一位男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太相熟的女士,应首先打招呼,但表情不可过分殷勤。 见到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不要大声惊呼,也不要隔着几条马路或隔着人群就大声呼唤,如果边喊边穿马路,那就可能会有危险了。

寒暄之后,如果还想多谈一会儿,应该靠边一些,避开拥挤的行人,不要站在来往人流中进行攀谈。 总的来说,路上遇到熟人,谈话时间不可过长。

如果有很多话要说,可以找一个交谈场所,或另约时间、地继续交谈。

如何跟别人问好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