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风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以地理换近讲解为主,要700字以上有图
各地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人的脾气和处事方式也千差万别。
总体讲,北方人性粗、豪爽,讲义气;南方人心细、委婉,讲规矩,大小事都好较真到底。 究其原因,南方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经济活动自古繁盛,大大小小的纠纷,必须把理说清楚,好有个是非了断。
北方特别是东北、西北,茫茫旷野,地广人稀,经济活动不甚发达,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小纠纷不值一提,大纠纷干脆棍棒甚至刀枪相见。嘴笨,说不了几句,拳脚就上来了。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格,"东北'虎',西北'狼',南方人是个'大绵羊'",说的就是这种多样性。 一家杂志曾经对中国各地人的性格作了一番比较:东北人喜欢喝酒,一口能喝一大杯65度的烈性酒,很讲义气;上海人会计算,尊重地位高而且有钱的人,强调物质利益,头脑灵活;福建人特别精明,下雨带两把伞,自用一把卖一把;广东人不仅会吃,也有韧性,还很聪明;四川人性格比较外向,好交友,但有些人缺乏理财技术…… 那么,地理环境是怎样影响人的性格的呢? 首先,地理特征促使一个地区的居民形成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
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特别大,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
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其次,气候、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会使人的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人群性格。 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人的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
"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那种凛冽的西北风,因而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会经商赚钱。阳光的照射使人的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少,五羟色胺分泌少,就使得东北人脾气暴躁。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的食物和鱼,甜食中含有大量5-HT,所以江南人大脑中5-HT水平较高。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神经物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第三,不同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对人的性格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氛围对人们的性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说的就是风吹雨打、日积月累的地域文化。
例如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的东北方,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带点"野蛮"味道的性格。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2.求中国各民族的礼仪与其地理因素的关系
1.首先是傣族在泼水节以泼水作为向尊敬客人致敬的方式,就体现了水在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因为傣族生活在中国的南部,那里雨量充足,气候湿润,当地人民主要以稻谷为食,而水是稻谷生长必不可少的因子之一,所以这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礼仪与当地气候环境的关系。2.白族对待珍贵的客人必以“三道茶”相待,也就是不同的三道程序。
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颗花椒。而这些原料都是白族生活地方的重要农产品,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云南的普洱茶是很出名的,所以他们的迎接礼仪也就肯定以这些作为原料了。3.藏族对客人敬献奶茶,青稞酒,酥油茶等。
而毫无疑问的这些都是西藏的特产,因此食物上的礼仪也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作物所决定的。4.藏族献哈达的传统。
一方面是因为佛教认为白色象征一种纯洁,而在藏族地区人民信奉佛教。同时,由于丝织品在藏族地区很少,所以显得很珍贵,这是一个地理影响礼仪的反面例子(不是越多越要用)。
3.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世界著名的研究文明的历史学家A·J·汤因比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来检查大河文明因果联系。他说:“格兰德河流域(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上)和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环境条件是完全一样的。……却没有让它们两岸原有的居民创造这种奇迹……。”
“安第斯文明是在一片高原上出现。”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并未能‘创造’文明‘社会’。”
“中国文明有时被称为是黄河的产物,因为它正巧是在黄河流域出现的,但是多瑙河流域虽在气候特点、土壤、平原及山地面貌上同黄河非常相似,它却没有产生相似的文明。”基于这些论述,他认为环境在文明起源上“不足以成为积极因素。”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在这里,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可见,地理条件优越不优越是以是否满足某种农作物的需要而言,不是人们的主观条件所决定的。同时,地理条件发挥作用是以人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相结合时而表现出来的。上述三类文明的出现充分说明它们是在地理环境与人的有关条件形成最佳结合的结果。
从我国文明起源占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朝的都城核心区所在地来看,恰好在从安阳到郑州,再经洛阳到西安,成为一个马蹄形。这个马蹄形恰好又与气候及土壤、地貌有一种巧合。在气候上,它与600毫米-650毫米的等雨线一致;在地貌上,它又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因小米是旱作,属耐旱作物,低于600毫米,仍可以生长、发育,但因供水少于需要,产量就会下降。如果多于650毫米,则易引起洪、涝不利夏季小米生长。降雨多,雨季长,不易于小米秋季的结实与收获。总之,降雨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产量下降,只有在600-650毫米才获得最佳结合。在土壤上,黄土母质本身不仅矿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有利作物生长;而且黄土质地疏松,有利于耕作。在农业发展早期,人们既未掌握洪、涝灾害规律,又无技术与能力克服灾害,农田多位于山麓与河谷高地。所以,马蹄形反映了气候、土壤,以及耕作技术之间的最佳结合。与埃及一样,由于最佳结合取得了高产提供的物质基础,才使文明在该地首先出现。它与埃及不同的是,它不是靠灌溉技术迅速获得高产。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这需要一个缓慢发展过程,使其与其他三个小麦文明起源时间上出现差异。
在埃及,气候条件炎热而干旱,降雨远远低于小麦原产地的土耳其高原,成为小麦生长的限制因素。可以说,作为原始的自然环境来说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埃及尼罗河的特点使其条件发生变化,不仅克服了气候的干旱产生的水份的不足,还带来了植物的营养,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珐胆粹感诔啡达拾惮浆文明起源于某地,与该地农业起源与发展有关。只有将其所选的农作物与其地理条件优化结合才能促进物质生产发展,从而导致文明出现。因此,埃及、巴比伦、印度可称为小麦文明,中国是小米文明,美洲的文明则可称之为玉米文明。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
同结果的缘由所在.
4.各地区习俗差异与地理的关系
中国文化诞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中,与东、南、西、北相对应。
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国,用戈来护卫人口和土地;用武力来抵御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突出一个中心,形成统一的整体,以自卫为目的,非常有利高度集中管理,容易出现专制政权,也特别有利于民族融合,如果外族进入中国很容易被同化。突出一个中心,突出表现为中国人喜欢对称结构,因为对称中必有一物,凌驾于对称结构之上,例如门前柱子、三省制、五部制。
等。中、东、南、西、北又与水、木、金、火、土相对,是有轮换中心的循环论。
中国: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古时特指中原,即位于国之中,可以耕种的原野。
“文”本意是交错的纹理,引申为符号,修养之义,及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并用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天文,指天空各种自然现象,例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人文指圣人创制的典章制度,以典章制度教化天下。
“文”“化”合用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可见汉代“文化”是与“武力”相对,主要是指“文治教化”之义。
可现在“文化”涵义有很多,但各种定义中,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把“文化”与“自然”相对应,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皆是文化;狭义的把文化看作人类创造的一部分。我们要肯定“大文化”的概念,可展开论述却要非以“小文化”下手不可。
游人认为文化是经验的结晶,知识的积累,行为的模式,精神的象征,表现在人的意识、价值、规范、行为等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体现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结果。
钱穆先生认为文化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产生。本文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向,必然在一定物质基础上产生,物质基础必有一定生产关系支持,一定的生产关系必有社会关系相配,一定社会关系必然对人形成规范和影响,规范和影响必然有长期知识积累,上升为精神的积蓄,形成文化,表现人的意识,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为社会普遍接受,并深深扎根于人的潜意识之中。
文化可分为外显和内隐两部分。外显文化就是可见的,可直接感知的,例如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
内隐文化是隐藏在外显文化之外,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不容易观察的,例如传统文化中一些严格的规则,如男左女右,结婚时着红装,葬礼时着白装,这是基于阴阳、吉凶二元思维结构。祭祀时点三柱香,跪拜三次,这是基于天、地、祖宗三元思维结构。
又例如抱拳是道家打招呼用的,是敬重他人;合掌是佛家打招呼用的,是众生平等;握手是西方人打招呼用的,是直接交流。 “文明”与“文化”往往被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文化可产生文明,文明却不一定产生文化。
文明是科学技术、物质成果,是世界性的,是不灭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精神文化,是民族性的,是可能消亡的,如两河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
美国文明是先进的,具有优势的,很多国家在仿效,但美国文化与它的文明是很不相称的。 中国文化是指有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中国文化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中国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拥有世界最大的适宜农耕的区域,并且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十分适宜农耕。
中国文化诞生是在农耕定居基础上的,而农耕则需要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需要肥沃的土地,还要有水流来灌溉,这就使两水相抱的冲积平原容易产生农耕,容易诞生中国文化。中国不仅有辽阔疆域,还有很多大江、大河,拥有丰富的水系,这些水系纵横相通,拥有充沛的水量,有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原,这些冲积平原非常适宜发展农耕,由于水系丰富,中国农业一开始就是大型农业,而不是由少量河流,简单水系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文化可以历经千年而不灭,但其他简单水系发展的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两河文化相继在游牧民族的进攻下灭亡。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游牧民族为什么要进攻农耕民族。
农耕文化发源冲积平原,条件优越,可以自给自足,没有向外的需求,只是继续在同一地域反复不舍地耕种,是静定的、保守的、崇尚和平的。游牧民族源于草原地带,环境恶劣,内部不足,需要向外寻求掠夺,有战胜欲与克服欲,是流动的、进取的、崇尚武力的。
因此这两种文化冲突很难避免。由于游牧民族是以掠夺为目的,采取积极进攻的方式,并且游牧民族体魄魁梧、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农耕民族不能主动进攻,只能被动地采取守势,因而常为游牧民族所灭。
再者中国农业是大型农业,需要大型的水利工程来保证农耕,而在治水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来实施,这种强有力的组织可以形成强大的国家,大禹治水成功后,夏朝就呼之欲出了。强大的国家,。
5.试述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所谓两河流域,指的是发源于西亚塔失鲁山和扎格罗斯山的两条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流过的地区。
这两条河流在巴格达附近几乎相汇有分开,到距离波斯湾大约八十公里的地方才相汇。从巴格达以下,两河流域所造成的肥沃冲积平原,就是两河流域古文明孕育和成长的地方。
这块冲积平原的南半部古时成为苏美尔,北半部称为阿卡德,又可以成为巴比伦,巴比伦的北面成为亚述。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在干燥环境中的水分充足的冲积地。
两河的水源是土耳其东部的积雪,它们每年泛滥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积雪融化的快慢,泛滥的时间一般在四月到六月。从水源头到三角洲的距离很短,所以冲积的比较剧烈。
两河流经大片的沼泽地时,河水大量蒸发,在到达三角洲入海口时沉淀了大量的盐分,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直存在盐碱化的问题。幼发拉底河河床的中间部分比周围高,泛滥的河水就会在几个星期中停留在临近的泛滥盆地中,盆地因此沉积了大量的盐分。
要保持土壤的肥力,两河流域的人们需要修建灌溉网络来控制河水的泛滥。如果不做维护,任河水泛滥,两河流域的平原将不能够耕作。
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从苏美尔到阿卡德再到亚述,于土地弃耕有一定的关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河流比较婉转曲折,因为北部多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有所改变。从乌鲁克晚期到乌尔第三王朝,居民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地区,但是随着南部盐碱化的不断加剧,居民逐渐北移。
在没有先进的水利技术的条件下,北部河谷地区很难维持灌溉网络,随着水利技术的不断提高,帝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修水利工程,北部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部的盐碱化问题变得越来越重。
在一个时期,农作物的产量下降了一半,但是需要种子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多。长期连续的耕作,不做设当的休耕,加速了盐碱化的进程;常年的灌溉使得地下水位保持在很高的位置,盐分不能被冲刷掉,停留在地表上层。
盐碱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人们不断地北移,从苏美尔到阿卡德再到亚述,三角洲地区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二、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一片广袤的沙漠地区。
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了一条狭长的河谷,与河谷相对应的是两边的沙漠地带,河谷和沙漠构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 。埃及的东西两边都是沙漠,北面是地中海,地理位置上比较孤立,这种孤立性是古埃及人对外交流比较困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孤立性使埃及不容易遭到外敌的入侵,有利于保持文明的延续性。
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在干燥的北非沙漠中,如果没有尼罗,也就不会有埃及的文明。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湖,主要有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白尼罗河的水量比较稳定。
尼罗河全长六千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一千多公里,流经开罗时分为五条支流呈放射状流入地中海。古埃及人把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把开罗以南比较狭长的地带称为“上埃及”,古埃及的国王自称“上下埃及之王”,这个称号反映了河谷与三角洲在地理上差别。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为古代埃及人的乐园。每年的七月,尼罗河的水位逐渐上涨,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每年的九月份达到高潮,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河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了一层淤泥,这些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
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尼罗河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还避免了两河流域的盐碱化问题。
在收获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月的干旱,使水涝和盐碱化问题得以避免。此外,由于淤泥的沉淀,河两岸地面升高,河水泛滥不是冲破堤岸,而是顺着河渠慢慢地流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小池塘。
在盛水期,这些小池塘可以储存许多水,在枯水期的时候在倒流出来。这一方面可以使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避免了盐碱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补充灌溉。
沙漠虽然不能让古埃及人居住,但是沙漠中的资源对古埃及人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西部沙漠地势相对平坦,分布着几个绿洲,绿洲中产一些宝石,西部沙漠对古埃及人的影响仅限于此。
东部沙漠对古埃及人的生活较为密切。这里的山比较多,石料丰富,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所用的石料大都是从这里弄得;东部沙漠和南部沙漠中还有储量较丰富的金矿,这是最吸引古埃及人的地方。
对沙漠中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是埃及人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没有积极开发沙漠的愿望和勇气,就不会有金字塔和卡纳克神庙的奇迹,和令后世赞叹不已的其它成就。
三、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代希腊人的故乡既包括被爱琴海环绕的巴尔干半岛,也包括海洋周围的其它地区,爱琴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向外拓展的垫脚石。希腊半岛的东部比西部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
6.青藏地区习俗与地理的关系
藏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还有藏族风俗习俗: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2.服装: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3. 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
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
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
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
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 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
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
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4. 节庆: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
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