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正能量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保障。
文化是大学之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引领整合大学的价值理念,形成基本的校园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认同。
只有增强与确保学校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话语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才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的话语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着手。
一、弘扬核心价值,创新育人文化 1.认知核心价值,把握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马克思思维的逻辑运动存在两条相反的道路,第一条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否定之否定,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完整认知过程。
在高校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利用新媒体手段,用事例诠释核心价值,让抽象规定还原为感性具体的认知。运用研究式教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所以然”,将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四个方面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2.认同核心价值,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首先,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做到包容多样。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价值观念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坚持核心价值的先进性、统一性。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校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尊重首创、保障权益、成果共享、帮助贫困和解决就业。第三,价值形成的基础源于主体需要,不从大学生需求入手进行价值观说教必然是空中楼阁。
教师要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意识,做到价值自觉,在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3.践行核心价值,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指导并服务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在推进的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彰显出植根实践、指导实践、发展于实践的特质,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典型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内在要求。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的历史性与理论的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对象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
二、利用网络平台,引导主流文化 社会性网络媒体的成熟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舆论生态格局也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成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大媒体。
当前文化传播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
互联网应用水平稳步上升,参与性更强。信息网络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其影响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都是令人惊叹的。
“带着体温的媒体”(手机媒体)、“自媒体”(微博等)和传统媒体等一起成为舆论生成的力量。网络传播快捷,方式多样分散,覆盖地域广,且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引导舆论、传播主流价值文化的难度。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全媒体传播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就成为学校引导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内容多样化、参与平等性、主体交互性、信息共享性和潜在风险性。这种新媒体成为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弱化了教师传统的主体地位。
那么,如何改变传统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呢?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便捷性优势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等特征,抵制“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建立引导校园健康的主流文化。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加大投入。
硬件设备舍得更新,软件开发舍得花钱,网络人才舍得培养。二是全员建网。
学校网、院系网、部门网、专题网,教师和学生网页互联构成校园网。建网要有责任。
2.大学生如何加强自己的意识形态教育
1、大学生要拓宽自己的活动范围,例如积极投身到学校与社会联合开展的下农村、下车间、下社区的活动中去,尝试各种角色和身份的锻炼,让学校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的生产生活,在学校学生和工人、农民、公务员、企业家、政治家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2、要锻炼自己形成坚强的意志,例如加强军事训练,意志力和纪律性是军人队伍的一大特点,这也正是学校学生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地方,此外还要加强国防建设观念;
3、树立良好的研究习惯,研究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从实践中找真知,在调查研究中求真谛。大学生必须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用现代的调查研究方法去验证真理,并践行真理,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如何认识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紧迫性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各个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是重视的,都做了许多事,也取得了不少成绩。高校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在座的高校几乎都发生过,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
抓高校意识形态,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要研究加强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的老师讲,现在领导会很多,一般教师会很少 ,基本上上完课就走人,在学校接触到的来自正面的教育太少。即使是很少的集中,也是讲业务比较多,很少讲思想政治要增加老师的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政课老师,所有的老师,都应增加社会实践。多与社会接触,对国情就会更了解,对老百姓的愿望就会更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会更了解,就会切实增强身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社会需要团结稳定,需要改革开放,在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我们应该用社会责任这杆称多称称。
要有效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落到学生。学校最大的责任就是育人,在我们国家的学校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育人要关注课程,关注课堂。要抓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在学校关键是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最近,宣传部、教育工委在推高校文化建设,我们要把这件事切实抓好。打造校园文化,应切忌形式主义,应紧紧围绕着学生老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来进行。
要抓网络。现在的世界,有一个现实世界,有一个网络世界。在生活中,我们许多学生接触社会,主要靠网络。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经常参与社会实践,精神状态就好,就能够更脚踏实地。做学生工作,我们还要重视主动回应学生关切。凡是学生关切的事我们都不要忽略。
要严格学校管理。现在,我们高校在管理上总体还是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学校管理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4.结合实际,简要论述我国当前面临的意识形态渗透挑战以及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矢志爱国,报效社会;博学笃行,传承文明;求真创新,奋发有为;明礼修身,自立自强”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
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5.如何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
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请你参考:
首先,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水平。一方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借力新媒体新平台,主动融入师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另一方面,必须建设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这样才可能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为高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与领导权奠定基础。要主动走到意识形态工作前沿,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充分用好各类网络平台,建好网络阵地,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的发言,引导青年,赢得青年。
其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北京大学通过整合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规划建设全校性的“网络教研室”,着力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将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量。一方面“系统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网络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另一方面“深度启发”,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讲授要点,以加快养成网络社会中健康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第三,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舆情搜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等,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近年来,北京大学建立了24小时舆情报送值班制度,设立专门队伍,使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牢牢掌握了工作主动权,力争先行一步,尽早采取措施,确保有效控制和减少负面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四,正确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具体利益诉求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思路和策略。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推波助澜,把学术问题和群众的个别利益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想共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要沉着冷静应对,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学术问题,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注意处理好学术与政治、淡化与泛化、堵与疏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要客观全面,具体分析,不能把由个别利益诉求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一概说成是敌对势力的煽动和破坏。对政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触及党和国家的原则、底线的言行,要及时、有效、坚决地进行斗争。
6.如何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各个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是重视的,都做了许多事,也取得了不少成绩。高校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高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前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太多问题,甚至很突出、很尖锐,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些年一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时有发生,在座的高校几乎都发生过,有的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挑战随时都在面对。有些是来自社会的挑战,有些是来自校内的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有些情况并不乐观。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我们高校责任和任务很重。
要进一步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意识形态关系方向、道路、思想、制度。在和平环境,作为执政者,反腐放松会铸成大错,意识形态失管同样会铸成大错。前苏联就是惨痛教训。回顾分析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混乱,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全面否定,最后政权垮台。我们抓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看到意识形态在方向、道路、思想、制度上的影响,切实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要在深化认识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应表现在领导责任的落实上。在对重点人、重点事的处置上。我们要求,在处理重点人、重点事上,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亮明态度,提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