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恨与通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犹恨与通和”全诗
雪花凝锁甲,月色冷雕戈。
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
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
分类:
《塞下曲》李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塞下曲》是明代李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铁骑蹴交河,
衔枚半夜过。
雪花凝锁甲,
月色冷雕戈。
黠虏俱亡命,
连营尽凯歌。
至今青冢骨,
犹恨与通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边塞上戍守的士兵们艰苦的生活。铁骑在交河处蹴鞠前行,士兵们半夜背负着军旅的重担穿过交河。雪花凝结在他们的甲胄上,月光下寒冷的光芒照耀着他们的戈矛。敌寇们不堪一击,纷纷逃亡,而戍守之士们则欢呼胜利的凯歌。然而,即使到了今天,这些勇士的白骨仍然埋葬在边塞的青冢之中,他们仍然怀念着能够与敌人和平共处的时光。
赏析:
《塞下曲》通过对边塞士兵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艰苦奋斗、坚守边疆的英雄气概。诗中的铁骑蹴交河,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勇往直前、奋勇向前的形象。衔枚半夜过,描述了戍守者在艰苦环境下进行夜间行动的情景。雪花凝锁甲,月色冷雕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边塞戍守的严寒环境和战斗的紧张氛围。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表达了士兵们勇猛无敌、战胜敌寇的豪情壮志。最后两句“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表达了戍守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无辜战争牺牲者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边塞士兵的荣耀与牺牲,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它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生活的艰辛,又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牺牲者的敬意。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边塞守卫者的英勇和忠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犹恨与通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i xià qū
塞下曲
tiě qí cù jiāo hé, xián méi bàn yè guò.
铁骑蹴交河,衔枚半夜过。
xuě huā níng suǒ jiǎ, yuè sè lěng diāo gē.
雪花凝锁甲,月色冷雕戈。
xiá lǔ jù wáng mìng, lián yíng jǐn kǎi gē.
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
zhì jīn qīng zhǒng gǔ, yóu hèn yǔ tōng hé.
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
“犹恨与通和”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