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和的成语 (15个)
-
1
鼎鼐调和
- 成语拼音:
- dǐng nai diào hé
- 成语解释:
-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 成语出处:
-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
2
调和阴阳
- 成语拼音:
- diào hé yīn yáng
- 成语解释:
-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 成语出处:
- 《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
3
调理阴阳
- 成语拼音:
- diào lǐ yīn yáng
- 成语解释:
- 犹言调和阴阳。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
-
4
琴瑟调和
- 成语拼音:
- qín sè tiáo 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夫妻恩爱。
- 成语出处:
- 《群音类选 》:“琴瑟调和,百年相聚。”
-
5
雨顺风调
- 成语拼音:
- yǔ shùn fēng tiáo
- 成语解释: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成语出处:
- 《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6
弄粉调脂
- 成语拼音:
- nòng fěn tiáo zhī
- 成语解释:
-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 成语出处:
- 《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
7
调和鼎鼐
- 成语拼音:
- tiáo hé dǐng nài
-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8
风调雨顺
- 成语拼音: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成语解释:
-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
9
势不并立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bìng lì
- 成语解释:
- 势:情势,状况;并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成语出处:
- 《晋书·刘琨传》:“臣与二虏,势不并立。”
-
10
势不两立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 成语解释:
-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
11
势不两全
- 成语拼音:
- shì bù liǎng quán
- 成语解释:
- 势:情势,状况。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弟遘恶,此势不两全。”
-
12
为裘为箕
- 成语拼音:
- wéi qiú wéi jī
- 成语解释:
-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
- 成语出处:
-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13
燮理阴阳
- 成语拼音:
- xiè lǐ yīn yáng
- 成语解释:
-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 成语出处:
- 《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
14
一鼓一板
- 成语拼音:
- yī gǔ yī bǎn
- 成语解释:
-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
15
盐梅相成
- 成语拼音:
- yán méi xiāng chéng
- 成语解释:
- 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 成语出处: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 关于调和的成语 形容调和的成语 描述调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