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愚昧的成语 (18个)

1

无知

成语拼音:
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
非常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无知,敢稀圣旨!”
2

落后

成语拼音:
yú mèi luò hòu
成语解释:
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势等
成语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3

不辨菽麦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4

晋惠闻蛙

成语拼音:
jìn huì wén wā
成语解释:
比喻寡闻。
成语出处:
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5

民政策

成语拼音:
yú mín zhèng cè
成语解释:
民:使人民。使人民变蠢的政策
成语出处:
刘少奇《论党》:“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遇事武断,实行家长式的统治,实行‘民政策’。”
6

戆窳惰

成语拼音:
yú zhuàng yǔ duò
成语解释:
戆:无知不明事理;窳:懒惰。形容而又懒惰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7

草木

成语拼音:
cǎo mù yú fū
成语解释:
蠢;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8

骇俗

成语拼音:
jīng yú hài sú
成语解释:
使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骇俗走相使。”
9

夫俗子

成语拼音:
yú fū sú zǐ
成语解释:
凡俗的人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10

知不诈

成语拼音:
zhì bù zhà yú
成语解释:
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的人
成语出处: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
11

暗弱无断

成语拼音:
àn ruò wú duàn
成语解释:
软弱,没有决断。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九十一 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12

反裘负刍

成语拼音:
fǎn qiú fù chú
成语解释:
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不知本末。
成语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13

反裘伤皮

成语拼音:
fǎn qiú shāng pí
成语解释: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不知本末。
成语出处:
《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14

混沌不分

成语拼音:
hùn dùn bù fēn
成语解释: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无知。
成语出处: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15

浑浑噩噩

成语拼音:
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无知。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16

磨昏抉聩

成语拼音:
mó hūn jué kuì
成语解释:
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糊涂的人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长老继作,磨昏抉聩。”
17

以瞽引瞽

成语拼音:
yǐ gǔ yǐn gǔ
成语解释: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无知的人去引导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18

猿猴取月

成语拼音:
yuán hóu qǔ yuè
成语解释:
比喻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 关于愚昧的成语 形容愚昧的成语 描述愚昧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