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子孙。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
汉武帝刘彻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代子孙。但是刘彻是第七位皇帝。刘邦是汉高祖,然后依次是惠帝、文帝、景帝、武帝。
从汉文帝至汉景帝时,匈奴人只要闹灾缺钱,必然大张旗鼓窜犯汉朝边境,先一顿烧杀抢掠,然后再狮子大开口,勒索汉朝一大笔钱粮。如此无耻局面,正如西汉名臣晁错的感慨:匈奴人小规模侵犯就能获得小利,大规模侵犯就能获得大利。没有任何一个有尊严的民族,能够忍受这种屈辱,那些反对汉匈战争的人物,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满嘴大道理下,深藏的却是可怕的私心。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王朝的政策,就反而被这些满怀类似心思的“精英”误导,最后蒙受屈辱的结局。那些大言不惭怒骂汉武帝穷兵黩武的人,更应该去匈奴人的马刀下体会滋味。因此,到了汉武帝执政时代,与匈奴的彻底开战,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最重要一条:反击匈奴的条件,历史性战胜匈奴的机遇,在汉武帝这一代,早已条件成熟。
事实是,从汉文帝年间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登基时,西汉王朝皇帝换了三代,但有一件事一直没变:一直按照汉文帝时代青年俊才晁错的《言兵事疏》的策划,进行反击匈奴的沉默准备。而到了汉武帝在位时,当年晁错在《言兵事疏》里的两大蓝图,已然开花结果。西汉王朝已经通过苦心经营,组建了足以与匈奴争锋的骑兵部队,而西汉王朝的军工科技,更取得重大突破。炼钢技术广泛推广,汉军的装备更新换代,早已武装到牙齿。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昔日匈奴引以为自豪的“弓强马快”,在与西汉军队的正面对撞中,优势早已大大缩水。后来汉匈开战,相当多的重大战役,并非像好些电视剧演绎的那样“以多打少”,相反常是装备精良且人数少的多的汉军,追着人数多的多的匈奴军打。直线飙升的战斗力,已远非白登山上被包围的汉军可比。
因此,在汉武帝时代,西汉选择向匈奴开战,就成了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更因有天生坚强的汉武帝,哪怕在满朝文武集体反对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了开战的抉择。尽管在他的晚年,对待匈奴的战略抉择和人员安排,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在位五十四年,终其一生的对匈奴战争,已经彻底将匈奴打掉半条命,为汉宣帝彻底收服匈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