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函数。
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f(x),g(x)都是奇函数就可得出f(-x)=-f(x), g(-x)=-g(x)两个偶函数相加f(x)+g(x)令为F(x)则F(-x)=f(-x)+g(-x) =-f(x)-g(x) =-【f(x)+g(x)】=-F(x) , 即 F(-x)=-F(x)。
说明F(x)还是奇函数,即:两个奇函数相加任为奇函数。
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a,b]和[-b,-a]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即已知是奇函数,它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则在区间[-b,-a]上也是增函数(减函数)。
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a,b]和[-b,-a]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即已知是偶函数且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则在区间[-b,-a]上是减函数(增函数)。但由单调性不能倒导其奇偶性。验证奇偶性的前提要求函数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在我国,函数的概念最早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李善兰引入并翻译的。李善兰,原名心兰,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他是我国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1852~1859年,李善兰在上海与传教士伟烈亚力等翻译了众多西方经典数学书籍,如《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等。在翻译《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时,首次使用了“函数”一词。为什么用“函数”呢?
《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这两部著作,采用的都是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即“包含变量的表达式”,对于函数概念,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而“函”同“含”,是包含之意。于是,李善兰将“包含变量的表达式”翻译为“函数”。如《代数学》第七卷中有“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在古代以天、地、人、物四元表示未知数)。
事实上,函数概念经历了若干提出、修正的过程。在19世纪的时候,不同数学著作中函数概念采用的定义不尽相同。设想一下,假如伟烈亚力当初选择了采用“依赖关系”定义的代数学或微积分著作,那么今天或许会使用“依数”“应数”“关数”“联数”等其他名词来命名函数了。所以,在今天看来,“函数”这个译名所表达的意思与函数概念的本质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