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字组词 荼的词语
荼字的常见组词有:如火如荼、荼毒、荼毗、鳩盤荼、秋荼密網、荊荼、残荼、神荼鬱壘、殘荼、荼毒生靈、旃荼羅、鬱壘神荼、荼酷、荼蘼、荼炭、荼毒生民、鼽荼、靑荼、荼缓、胡荼辣國、秋荼、神荼、含荼、荼緩、荼錦、荼火、捋荼、菫荼、鳩槃荼、遭荼,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荼字的意思
tú 1.古书上指一种苦菜。2.古书上指一种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含有荼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
如火如荼 | 如火如荼 rúhuǒ-rútú 荼:开白花的茅草。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形容军容盛大,现在用来形容气势旺盛、热烈或激烈正是:如火如荼,军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辞典解释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ㄖㄨˊ ㄏㄨㄛˇ ㄖㄨˊ ㄊㄨˊ 比喻军容壮盛浩大。参见「如荼如火」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如火如荼,军容何盛。」后亦形容气势或气氛等的蓬勃、热烈。《老残游记.第一一回》:「钩连上些人家的败类子弟,一发做得如火如荼。」 近义词风起云涌,汹涌澎拜英语 like wildfire (idiom), unstoppable德语 wie lodernde Flammen immer weiter um sich greifen (Adj), schwungvoll, stürmisch, ungestüm (Adj)法语 comme des flammes qui font rage, battre son plein |
荼毒 | 荼毒 túdú 荼,一种苦菜;毒,螫人之虫。吃苦菜,受伤害。比喻毒害,残害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辞典解释荼毒 tú dú ㄊㄨˊ ㄉㄨˊ 苦菜与螫虫。比喻苦痛、毒害。 《文选.潘岳.寡妇赋.序》:「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 《红楼梦.第七回》:「美酒羊羔,只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近义词残虐英语 torment, cruelty, great suffering德语 Quälerei (S)法语 massacrer à plaisir |
荼毗 | 荼毗 túpí 佛教用语;指僧人死后火化辞典解释荼毗 tú pí ㄊㄨˊ ㄆㄧˊ 梵语 Jhapita的音译。意为火葬。参见「茶毗」条。 |
鳩盤荼 | 亦作“鸠槃荼”。 |
秋荼密網 | |
荊荼 | 见"荆舒"。 |
残荼 | 犹残害。 |
神荼鬱壘 | 上古传说能制伏恶鬼的两位神人,后世遂以为门神,画像丑怪凶狠。辞典解释神荼郁垒 shén shū yù lǜ ㄕㄣˊ ㄕㄨ ㄩˋ ㄌㄩˋ 神话传说中的二位神明。参见「门神」条。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门神》:「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 |
殘荼 | 犹残害。 |
荼毒生靈 | 1.残害人民。 辞典解释荼毒生灵 tú dú shēng líng ㄊㄨˊ ㄉㄨˊ ㄕㄥ ㄌㄧㄥˊ 残害人民。 明.屠隆《昙花记.第三二出》:「曹操,你当时翦灭王室,荼毒生灵,觑天子如小儿,辱公卿如奴隶,你今日英雄那里去了。」 英语 to torment the people (idiom) |
旃荼羅 | 1.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辞典解释旃荼罗 zhān tú luó ㄓㄢ ㄊㄨˊ ㄌㄨㄛˊ 印度四级种姓以外的贱民。梵语caṇḍāla的音译,为屠者、下姓之意。从事屠宰、除粪等工作。印度教徒视他们为不可接触者,甘地则改称为「上帝的孩子们」。其住处有特别的标志,而且均位于城外。《大唐西域记.卷三》:「命旃荼罗抉去其眼。」也作「旃陀罗」。 |
鬱壘神荼 | 二神名。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为门神。指桃符、春联。 |
荼酷 | 惨重的苦难。 |
荼蘼 | 酴醿又称,现常写作荼縻、荼蘼。荼蘼为落叶灌木,以地下茎繁殖。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开到荼蘼花事了”出自宋王琪的《春暮游小园》辞典解释荼蘼 tú mí ㄊㄨˊ ㄇㄧˊ 植物名。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叶为羽状复叶,柄上多刺,夏初开黄白色重瓣花。 也称为「酴醾」。德语 Brombeeren 法语 Rubus rosifolius, framboisier d'Asie |
荼炭 | 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荼,通“涂 ”。辞典解释荼炭 tú tàn ㄊㄨˊ ㄊㄢˋ 比喻极痛苦。《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艰。」也作「涂炭」。 |
荼毒生民 | 同"荼毒生灵"。 |
鼽荼 | 受窒塞不通之苦。 |
靑荼 | |
荼缓 | 迟钝;缓慢。 |
胡荼辣國 | 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KathiawarPen.)。国境甚大﹐物产富饶﹐沿海港口为古代东西方商舶所经。宋赵汝适《诸蕃志》有专条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离中国西行后﹐曾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