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士的读音 辟士的意思
辟士 词语解释 谓征召、任用人。《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 诏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兖州 刺史,增督 南秦 ,凡二十二州。”《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 东都 ,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参见“ 辟除 ”。
- 辟
- 士
“辟士”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pì shì]
- 汉字注音:
- ㄆㄧˋ ㄕˋ
- 简繁字形:
- 闢士
- 是否常用:
- 否
“辟士”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谓征召﹑任用人。
网络解释
辟士
词语解释
谓征召、任用人。《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 诏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兖州 刺史,增督 南秦 ,凡二十二州。”《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 东都 ,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参见“ 辟除 ”。
“辟士”的单字解释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辟士”的相关词语
* 辟士的读音是:pì shì,辟士的意思:辟士 词语解释 谓征召、任用人。《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 诏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兖州 刺史,增督 南秦 ,凡二十二州。”《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 东都 ,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参见“ 辟除 ”。
基本解释
1.谓征召﹑任用人。辟士
词语解释谓征召、任用人。《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 诏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兖州 刺史,增督 南秦 ,凡二十二州。”《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 东都 ,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参见“ 辟除 ”。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