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識禮的读音 知書識禮的意思
【解释】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 知书达礼 ”。
- 知
- 書
- 識
- 禮
“知書識禮”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zhī shū shí lǐ]
- 汉字注音:
- ㄓ ㄕㄨ ㄕˊ ㄌㄧˇ
- 简繁字形:
- 知书识礼
- 是否常用:
- 否
“知書識禮”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同"知书达礼"。
网络解释
【解释】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 知书达礼 ”。
“知書識禮”的单字解释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書】:1.“书”的繁体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識】:[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適”。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職掌。8.同“職”。相愛憐。9.同“蘵”。草名。
【禮】:1.“礼”的繁体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知書識禮”的相关词语
* 知書識禮的读音是:zhī shū shí lǐ,知書識禮的意思:【解释】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 知书达礼 ”。
基本解释
同"知书达礼"。【解释】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 知书达礼 ”。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書】:1.“书”的繁体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識】:[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適”。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職掌。8.同“職”。相愛憐。9.同“蘵”。草名。
【禮】:1.“礼”的繁体字。2.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3.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4.儀式:“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5.表敬意的贈品:“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6.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7.姓。如漢代有禮賢。8.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9.尊敬、厚待:“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