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15篇)

0 2024-10-11 10:10 Mr.xuan 来源:xuanchuanyuan.com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篇

关键词:挑战;金融学;法和经济学

在2010年出版的《金融与增长》的世界银行报告中:消除贫困和经济增长取决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行。金融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市场规模每年都在增长,截止到2013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万亿美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面临监管体制的转型、市场机制的健全、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工具的市场化、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等问题。正确的处理好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我国金融业日后的发展,关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现在面临的金融改革实践问题已经对金融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金融学研究要把国际学术惯例和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和学科。

我国金融学在金融学学科及理论建设方面主要面临下面三方面问题:

一、 学术界对于金融学内涵界定仍需进一步明确

首先,这个概念的界定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华尔街日报在其新开的公司金融的固定版面中将“公司”金融定义为:为业务提供融资的业务,这一定义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实业界的普遍看法。而且用学科术语来定义该学科对这个学科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Webster字典中,将“To Finance”定义为“(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筹集或提供资本”。代表学界对金融学较有权威的解释可参照“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的Finance相关词条。由_罗斯撰写的“Finance”词条称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

其次,在国内学界,对于金融一词的界定却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纵观十多年来国内出版和发表的各类财经专业方面的相关材料,金融这一词的解释,主要是财政、融资、财政等解释。这三种解释是对特定对象的。但是金融这个涵义确实值得继续推敲的。从金融这个概念的理论内涵来看,这个是国内在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典型特征。传统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信用、货币、银行、货币政策、汇率、货币供求等等专题,金融被定义为是货币流通和通讯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在国内学界对金融学的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有代表性的方向:第一类是以货币银行学为代表的;第二类是国际金融为代表的。分为这两大科目为主线,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政府为主导的银行之间的相互融资,这种方式在实际当中占主流,而证券和资本则被视为非主流。这样就使得以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作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其二是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导致对外贸易的加强,所以相应的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内容在高内高校中开展起来。

最后,上面国内两大学科对金融学的界定,还不能够把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概括出来。外国学者对金融学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公司金融,包括公司融资、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以这些为核心。另一个是投资学,也就说把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归结为资产定价。但国内的有的学者把这个理解为公司理财或者是公司财务,这样的理解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研究对象是会计事项,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应当纠正这样的误解。

二、 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实践滞后

正是上文所论文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金融学学科和理论建设的滞后,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一是金融学教材和我国实际需要不符,出现脱节的现象。从我们所能见到的教材来看,都是引进外国学者或者外_威人士的论著,这些外国论著与我们中国的实际生活有不符合之处,所以出现与原本英文教材脱节的现象。我们可以学习外国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但是还要研究我们本国市场和企业,撰写出适合本国的金融学教材。二在培养学生方面过于封闭。这在本科教学方面表现还比较好,但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方面,所表现出的教育方式就和国外存在差异,表现出过于封闭的特征。我国博士招考实行的更多的是单一导师制度,这种制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还是不够完善,可以让研究性大学博士生以自己的博士项目为自己的学习重心,让导师组来进行指导,这样更加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在学术研究期刊方面仍然需要增加,我国在部分金融期刊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是专门的金融学学术期刊还需增加。四是学科布局要更加细化。我国金融学科大都还未从原始的经济学院体制下分离开来,这样影响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也会导致学术分工不明确。其实可以在金融学的宏观领域设立经济系,而在公司金融和投资学微观设立管理学院。五是金融学教师资源方面的匮乏。目前高校金融学方面的师资还是不容乐观的,在公司和投资微观领域的才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六理论研究更新速度慢。我国市场规范化步伐越来越快,这就对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的倾向于间接的融资领域。一些前沿领域的理论还没广泛研究,例如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

三、 我国金融学研究要更好的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Jensen,.,Capital Markets:Theory and Evidenc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2,.

[2]Hart,Oliver,and John Moore,1990,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119-1158.

[3]张新,5中国资本成本的估算6,南开大学工作论文,。

[4]刘鸿儒,5新金融辞海6,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2篇

一、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要探讨金融深化理论,首先明确“金融抑制”这一概念,它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往往不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强行规定利率和汇率,使它们低于市场均衡的水平,而过低的利率抑制储蓄,过低的汇率(本币高估)抑制出口,最终抑制经济发展,形成所谓的“金融抑制”。

同年,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深化”这一理论。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应当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和控制,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和汇率机制自由运行,充分反映市场上资金与外汇的供求情况。在这个前提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和完善。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爱德华·肖教授认为,解除金融抑制,实行金融深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繁荣金融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工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可见,金融深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推进金融改革的需要,而要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实施金融自由化。

二、金融深化的手段——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这一概念密切相关。金融自由化就是指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从内容上来看,金融自由化包括国内金融自由化——废除对利率和信贷配置的管制,以及国际金融自由化——消除资本管制与外汇兑换限制。我们下面讨论的金融自由化主要从国内金融这个层次上来讲。因此,从本质上讲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在金融领域行为方式的转变。相应地,金融自由化的衡量只能采取质的标准,即政府对金融部门行政干预的程度。

“金融深化”则是通过金融自由化,让资金和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适当的利率和汇率水平,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实现金融增长带动经济全面增长。它的关键在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金融效率的提高,因此金融深化有质和量的标准。量的标准,麦金农认为可以用广义货币M2/GDP来衡量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深化质的标准则包括金融运行机制的深化,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金融资产的优化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金融深化是目的,金融自由化是手段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必要条件,不消除政府对金融的行政干预,不实现金融自由化,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就根本谈不上金融深化。然而,金融深化并不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结果。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它如果促进了储蓄与投资,提高了金融部门的效率,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推动作用,这便是金融深化,否则,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便不能被认为是金融深化,也就是说,金融深化仅是金融自由化可能的结果,在这方面,东亚和拉美的金融自由化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多数东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深化,而拉美则没能达到整个目的。因此,通过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实践

1拉美三国的实例考察。上世纪70年代初,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三国进行了激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取消利率管制和指导性信贷管制、国有银行私有化、降低存款准备率、取消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动限制等。三国金融改革后,实际利率急剧上扬,金融资产大幅提高(表现为M2/GNP比率的飞速提高),金融部门迅速发展。但从提高资金分配效益这一目标来看,改革无疑是失败的,即实际贷款利率超过实际资本边际生产率,企业还贷成本猛增,造成大量亏损倒闭;存贷利差拉大加剧了银行系统的垄断程度;银行为少数财团控制,风险评估能力低下,银行坏账激增;央行为救济银行和企业而采取的信贷膨胀措施演变为恶性通胀,政府管制再度强化,金融抑制卷土重来。尽管90年代以来,三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金融体系也进入了良性循环,但激进式改革失败的后遗症使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比如:为偿还政府的坏账援助资金,智利政府与银行股东就银行利润资本化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乌拉圭的负实际利率水平显示其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阿根廷更因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

2亚洲国家的实例考察。亚洲各国采取的是渐进改革方式,这里以韩国为例说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金融自由化。第一步,实行国有银行私有化,放松对银行信贷分配的监控;第二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第三步,逐渐放宽资本流动管制和利率限制;第四步,推行商业存贷款利率自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性融资制度,开放资本账户,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等。改革的成效基本令人满意。从宏观经济成就来看,GNP持续增长,储蓄与投资稳步提高,通胀得到较好控制。从微观操作成果来看,实际利率逐步提高,且未引起利率狂升和金融混乱;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和规范化;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与非正式市场逐渐一体化,金融深化度提高。3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历告诉我们:金融深化论既有合理积极的一面,又有片面消极的一面,在实践中必须慎行,否则会过犹不及。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失败的教训中,世界银行总结了以下几点:

(1)金融自由化首先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应控制通货膨胀,否则会引起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以及不正常的资金流动,造成银行企业破产。这一点从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中可以发现。

(2)金融自由化必须以价格自由化为前提。在价格受到管制的情况下,扭曲的价格信号将误导资源配置。

(3)金融自由化不是绝对的自由化,而是相对的自由化。政府在解除不合理的金融抑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审慎监管机制。

(4)金融自由化改革,必然会触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政府应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来减轻社会动荡

四、对我国金融深化的启示

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许多问题与矛盾被掩盖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经济发展开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买方市场开始形成,经济与金融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为了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深化。具体来说,当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实现国有独资银行完全商业化。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是金融深化的微观制度基础。只有消除政府对银行的不当干预,实现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主体市场化,才会有金融市场的规范化;金融创新动力增强,才会有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更加有效,才会有金融效率的提高。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重组银行资产和负债,增加呆账准备金提取,核销果账与坏账,逐步降低不良资产,优化资产存量,这是我国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必要前提条件。从长远看,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方向是实行股份制改造,而现阶段应以完善国家对银行经营者的监督、考核、奖罚机制为主,理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实现两权分离与约束有力的统一。

2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现代金融市场。金融深化的核心是以市场机制提高金融效率,只有金融市场实现了统一、规范,市场机制才不致于扭曲,才能使资金在各个市场的流动中得到合理配置。当前,应在金融机构市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的信息公平和信息效率。应当加快货币市场的建设,推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要把股票市场的建设与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革相配合,并以适当的形式推动公有股上市流通,促进资本运营。股票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金融改革与企业改革最重要的连接点,而企业改革又是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金融市场的改革应以实现股票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行为核心来展开。

3建立更加灵活的利率机制,实现利率水平、利率结构的优化。利率自由化是实现金融深化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利率自由化已有了相当基础,今后应视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改革的状况,逐步放宽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并最终过渡到完全的市场利率,使利率成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有力武器。

4要加强金融监管,为我国审慎推进金融自由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前所述,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主要手段,但它也需要约束,成为一种受到约束的、有纪律的自由化。现在推行的信贷登记系统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储蓄实名制的推行,建立全社会法人和个体信用数据库系统,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经济人的监管手段是实现金融自由化从而实现金融深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廷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建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

[3]巴曙松:《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经济科学》1997年5月。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3篇

曾在解释金融市场现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传统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和无摩擦市场假设为理论前提,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一套金融学理论。20世纪中叶,随着Markowitz(1952)的现代组合投资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MM定理、Fama(1970,1991)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Bloack、Scholes和Merton(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的逐一建立,基于这些理论内容的传统金融学确立了其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主导地位。Stephen(2002)总结了现代金融理论的传统研究范式,他认为,现代金融理论内涵包括:有效市场、组合投资、资产定价、期权定价、MM定理和委托成本,所涉及学科有经济学、金融学和数学,其理论逻辑是将复杂的金融市场现象抽象成为简单的数学模型。传统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强调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并充分反映所有与资产相关的外部及内部信息。传统金融学理论把投资者看作是理性人,即投资者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试图追求收益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并且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即面对不同资产的风险态度一致,投资者对价格收益分布的估计是无偏的,且满足贝叶斯过程,因此,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交易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价格则表现为随机漫步,具有不可预测性,市场投资者无法获取长期稳定超额利润。Shleifer(2000)认为,有效市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不断弱化的假设条件,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即能够理性地评估证券的公允价格;二是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随机性,因而能够抵消彼此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三是即使部分投资者有相同的非理,同样不能够维持资产价格过大的偏差,因为理性投资者能够通过套利策略使价格回归理性。Shleifer还指出,理性投资者和完全套利两条假设缺一不可,如果投资者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而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就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因此,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市场仍然有效。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了心理学、决策理论、数学、经典经济学的金融学分支,旨在研究投资者为什么会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并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能够观察到的那些与传统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行为金融学在解释证券市场收益的重要性方面获得普遍认可。行为金融领域开创者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该理论是从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解释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必然导致投资决策偏差,进而分析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市场现实之间存在差异的理论原因。在Kahneman实验中,人们会选择确定性收益而不是回报率更高的不确定性收益,表明人们更看重可预测获取某物品的确定性,即为确定性效应。而反射效应则是指对每一决策问题的损失性预期偏好,是对收益性预期偏好的镜像,即以0为中心对预期的反射正好反转了偏好的顺序。也就是说,当面临股票亏损时,投资者更愿意继续投资并承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而当股票获得同比例收益时,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股票获利,而不愿承担更多的损益风险。在不确定性下,投资者通常是通过启发式规则、经验和直觉来进行投资决策的,而不是对股票所有事实和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即使投资者能够对所有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也只能基于公开信息做出决策。显然,如果在现实市场中能够做到如此高效,则完全不需要设置内部交易规则来防范内幕交易。人们对同一经济现象可能会有不同且非理性的认知和反应,人们的认知属于主观判断,因此,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投资者的反应不同,并且这种不同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认知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同时表现出个体和动物群体的特征,因此,使得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简化变得更为困难(VanRaaij,1981)。随后,Edwards(1995)以前景理论为基础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而Shefrin(2000)基于实践基础和现象讨论了行为金融学的逻辑学科,Shiller(1999)则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原理,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解释了股票市场表现。证券市场中典型的行为偏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现实中的投资者可能把最大化其他某些因素看得比投资组合的预期价值最大化更重要;二是“系统性的心理错误”,启发式偏差以及其他认知偏差导致投资者会出现系统性的心理错误,从而对所获信息做出错误的处理。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投资者认为已经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所获信息,以预期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投资,之后可能发现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认知上的错误。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基本面,甚至可以说普通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正常水平并不知晓,且大多数投资者不愿花时间考察股票价格究竟是被低估还是高估,而是更情愿根据心理直觉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Shiller(2000)指出,要理解股市价格波动的基础,可以考虑两种心理定位,一是数量定位,即人们以股市应达到的水平作为标准来衡量股市定价高低,而过去的股价、记忆中离现在最近的价格等参考方便的数字常被用作数量定位参考。这些特征能够解释股票价格波动趋同和股票市场涨跌幅度历史重现等市场“异象”的原因。二是道德定位是指投资者会在保持投资与财富消费的需求之间做出取舍,即只有当投资者认为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票市场才有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总之,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不具有同质化特征,且不是风险厌恶型的,而是损失厌恶型的,因此,市场并不会有效。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是投资者实际决策模式,包含应变性、偏好多样化、追求满意方案等,主张对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认为传统金融学所主张的预期效用理论、贝叶斯学习和理性预期无法对个体行为人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描述。总之,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而传统金融理论因过于简化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也难以解释现实市场中广泛存在的“异象”。

二、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挑战

在传统金融范式中,理性投资者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主观概率更新规则的贝叶斯理性,是指投资主体收到信息后会,按照贝叶斯法则来更新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在接收信息前,投资主体对不确定事件具有先验概率;而接收信息后,投资主体会按照一定规则对不确定事件进行概率修正,并由此得到后验概率。二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是指在后验概率给定的情况下,理性主体依照预期效用函数,在特定的风险厌恶水平下形成自己的期望效用,然后在财富预算约束下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最优的资产配置。因此,基于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投资者假设,资产的市场价值不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股票的市场价格在大多数时间等于其内在价值,反映了股票所有的信息因素,包括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产量、经营环境、经济周期、法律环境、竞争、发展前景、工业要素等等。显然,传统金融理论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认为大多数人是能够公平估计到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年间,有效市场假说十分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实证检验方面的证据开始证明,一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模型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普遍存在的市场情形。Kahneman和Riepe(1998)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三点质疑:一是投资者在考虑风险时,不会顾及整个投资组合的最终财富,相反会选取某一个参考点,以核算其投资的损益状况,而参考点本身是一个移动目标,会因时因地不同而变化,并且相对盈利而言,亏损函数的斜率比获利函数的斜率大,投资者面临决策时会受到参考点不同的影响。二是当投资者面临风险时,会依据经验法则来评估风险,而不是理性客观地依据贝叶斯法则考察概率分布和可能性。三是如果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投资者对相同的信息认知也会存在差异。Kahneman和Tversky在1973年提出了“框定”(frame)的概念,认为框架方式会影响投资决策,人们的判断与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框定,即便决策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投资者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和决策。

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在证券市场中至关重要,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就不可能解释市场的全部行为。Shiller(1981)对股市波动的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他认为,股票价格通常过度波动,股价浮动幅度大大超出股息可以解释的范围,简化的“未来红利的预期净现值决定价格模型”远远不能解释股价的异常波动幅度。行为金融学在解释市场和股票表现时把投资者行为特征的作用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中,认知偏差可具体化为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具体包括: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人们的决策动机主要是躲避损失,而不是理性假设中的厌恶风险,面临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不一致。事实上,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而涉及损失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因此必然导致投资决策中的禀赋效应和短视偏差。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所在和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通过最小账户、局部账户和综合账户等三种心理账户对面临选择的得失进行评价。而且过度自信似乎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特征,即人们往往会在别人认为其不该有信心的事情上采取行动,也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做出判断,并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重复概率(Shiller,2000)。事实上,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过度自信,其直接影响就是投资者会过分依靠自己收集的信息而忽略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而间接影响则是投资者会重视能增强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那些打击决策信心的信息,因此并不能对市场信息进行客观判断。结果就是:市场中的投资者会进行“售盈持亏”交易,并且对某些信息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显然,过度自信提高了投机市场的交易份额。群体行为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认为,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因为大量投资者交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非理的效果会相互抵消。但前景理论(Kahn-man和Tversky,1979)指出,非理性投资者的决策并非是随机的,他们通常向同一方向行动,因此,他们的非理不会相互抵消,即与生物研究提出的“羊群效应”相一致。“羊群效应”是指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常受他人判断以及市场舆论的影响。Shiller(1984)进一步证明了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社会化,驳斥了有效市场假设提到的随机性,他认为,投资者的情绪不仅没有抵消非理,往往还会使这种情形变得更为极端。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2)研究发现,美国的小公司股票交易具有轻微的“羊群效应”,可能是与小公司的公开信息较少、基金经理无法判断交易策略有关。Wermers(1999)指出,美国共同基金买入的股票更具同期与滞后收益,从而认为基金投资的“羊群效应”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并加速了信息在股价中的反映,因此有利于稳定市场。由于投资者具有不完全且不对称的信息,模仿他人行为可以节约自己的信息搜寻成本,选择与其他人相同的策略可以避免个人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悔和痛苦,属于群体动物的人类一旦偏离大多数人会产生恐慌感,因此会导致金融决策中羊群行为的普遍存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进一步提出,即使非理性投资者也的行为不能相互抵消,投资者应该能够从以前的错误中获取教训,避免陷入类似的非理性中,并最终达成理。Mullainathan和Thaler(2000)提出了学习效应,对交易的随机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指出学习成本非常高且学习的次数有限,因此会降低投资者趋于理性学习的效率。金融学是研究对跨期且具有不确定特征的现金流进行定价的科学理论。

从直观上说,对资产定价的最基本原理就是无套利原理。套利机会可以被恰当地比作“钱泵”,即在无初始净投资且零亏损的条件下确保正收益的投资策略。典型范例就是,以低利率借用资金而高利率贷款的套利机会,显然每个人都希望利用类似的套利机会进行无限规模的投资,但两个利率之间的这种差距不能够维持很久,套利行为将促成两个利率趋于一致。因此,金融学基本定理的分析结论表明,并不存在上面提到的套利机会。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们进一步提出,即使投资者非理性且影响不能相互抵消,投资工具的价格与内在价值存在偏离,理性投资者可以通过无风险套利获益,而套利仍会将资产价格在极短时间内拉回内在价格。套利是利用投资工具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价进场交易,以牟取暴利的手段。假设市场上一种证券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而被高估,理性套利者将会发现这种价格的偏离,套利者出售或卖空这种相对“昂贵”的证券,同时购买其他相同或本质上类似的“廉价”证券,以此对冲套利获利。换句话说,只要这种替代证券能够获得且套利者能对其进行交易,就能够获得无风险利润,而卖空效应将使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证券价格恢复到内在价值。因此,只要替代证券随时可得、套利交易迅速有效且套利者为获取利润而相互竞争,那么证券的价格将永远不会偏离其基本价值太远,而套利者本身最终也不会获取大量的超常收益。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起来的一价定律是传统金融学范式的核心概念,即只要市场有效,价格必然反映内在价值,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后,同一资产不可能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但在现实世界中,同一投资产品在两个不同市场上的价格截然不同。而“有限套利”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噪音交易者的干扰下市场会长时间保持非有效状态。著名的“孪生证券”(皇家荷兰与壳牌公司)以及Shefrin(2000)提到的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公司事件进一步挑战了套利有效性假说,即使存在完美替代品的证券,其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也会出现巨大偏离,在没有风险套利者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市场的非有效性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Mallainathan和Thaler(2000)指出,套利本身并不是无风险的,市场价格偏差越大,风险和套利成本则越高。大量的套利交易涉及卖空金融工具,理性投资者在构建套利组合时不仅需要支付各种执行成本,包括经纪费、买卖差价、卖空成本和发掘套利机会的成本,还要承担基础风险与噪声交易者风险。基础风险是指不能找到完美的替资组合来对冲证券带来的风险,只有在能找到近似的替代品情况下,套利者才能高抛低吸,纠正价格偏差,将市场带回到有效状态。由于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替代组合,与股票的基本价值相关的风险将会对套利产生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噪声交易者的存在会导致理性套利者的行为发生变异,忽略对基础信息的分析,转向预测噪声交易者的行为,从而利用噪声交易者的反应来赚取所谓的“机智钱”,并使价格的偏离进一步加大。对于短期套利者而言,价格偏差进一步扭曲的时间跨度过长带来的风险,会降低套利者对噪声交易者风险的承受能力。如果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的,那么过于自信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将财富投资于高风险的资产,虽然理性投资者能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但非理性投资者总体上却因承担更大的风险而能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率(DeLong,1990)。因此,套利获得能使股价回归其内在价值的力量十分有限,即金融产品的不完全替代、套利者的风险厌恶,以及噪声交易者对价格信号的各种干扰使得套利者无法充分发挥其维护市场有效性的作用。

三、投资决策模型方面的分歧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绝大多数资产价格或交易行为模型均假设投资者评估风险的基础是预期效用理论框架。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始终不变,其效用函数自始至终为凹形,即默认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更愿接受确定收益,而不是任何预期收益行为的风险性期望,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会基于最终财富和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小做出投资决策。Markowitz在1952年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考虑了投资者如何由多种单一资产构造资产组合,并从所有的资产组合中选择最优资产组合的问题,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MPT)的开端。Sharpe(1964)首先提出单因素模型,简化了Markowitz模型的计算问题,其后又与Lintner和Mossin同时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解决了资产在均衡条件的定价问题,给出了资产的收益、风险及期望收益率之间关系的精确预测方法。1976年,新古典主义金融学代表人物Ste-phen在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无套利定价框架或者风险中性的表述,突破性地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值得注意的是,新古典主义金融学并非是建立在普通意义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而是认同行为金融学家关于“多数人多数时间的行为实际上都是非理性的”的观点,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采用寻找套利机会的理性套利者代替理性投资者,致力于远离预期偏好假设,进而借助无套利准则分析市场。Stephen认为,即使在一个存在不确定定价的不完全市场中,任何资产都将存在一个确定的价格,也就是它映射到市场上交易资产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对残差进行保险。因为它会使资产不再具有对冲的可能性,从而扰乱现有的市场均衡。随着现实中系统背离独立性假定和概率线性效用的现象出现,有效市场假说普遍遭到怀疑,传统金融学的投资决策模型代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现资组合理论(MPT)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学者们尝试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相继出现了扩展性效用模型、预期比率模型、非传递性效用模型和非可加性效用模型。最具变革意义的是Tversky和Kahneman于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该理论对投资主体决策及选择偏好的实验结果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发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用价值函数代替了作为传统金融理论模型基础的效用函数,认为投资者决策是基于某个可移动的参考点的价值结果大小,而不是依据财富的最终绝对水平,且不对称的价值函数包含盈利部分的凹函数和亏损部分的凸函数两大部分,即亏损导致的投资者满意度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相同数量盈利所带来的投资者满意度上升幅度,更加符合现实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态和投资选择特征。兼顾人类行为特征和经典理论的行为金融决策模型逐渐发展起来。首先,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作为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CAPM模型的改良代表,投资者被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在强调理性趋利的同时也突出了价值感受的特性,以均值方差有效资产组合代替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证券的预期收益由“行为Beta”决定。在BAPM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资产价格具有内生性,即投资者的最优决策行为不仅决定自身的消费水平和持有的投资组合,也决定了各个资产的价格。其次,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88)将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纳入投资者的行为中,提出了基于市场反应的行为资产定价BSV模型。同期发展的还有基于投资者有无信息分类的DHS定价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假定市场由“信息挖掘者”和“惯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的HS模型(HongandStein,1999)。上述三个模型涉及了不同的心理学基础和投资者心理偏差,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股价过度反应、滞后反应以及长期反转等市场异象。最后,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则致力于弥补现代组合资产理论在理性人假设、均衡市场、投资者风险态度同质化等理论缺陷,否认了MPT强调的投资者最优资产组合配置应处于均值方差有效边界的观点,转而认为行为资产组合应是“金字塔”状,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特定风险态度相联系,弱化了“金字塔”各层之间的关系(Shefrin和Stat-man,2000)。另外,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美国富勒—索勒资产管理公司和荷银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得以成功实践。

四、结语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4篇

关键词:金融本科 环境 培养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本科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成为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金融本科学生因其数量多在金融教育中受到格外的重视。因此,根据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在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研究改进金融本科教育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市场环境

(一)面临的理论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逐渐向以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为核心转化,由此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理论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由托宾和马克维茨创建的现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形成了现代西方金融学的主流学派。

伴随西方金融理论向微观转化的潮流,西方金融教学开始日益重视资产定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时间价值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本科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一世界金融理论引领的金融教学方向的趋势,使金融本科教育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面临的市场环境

1. 国内市场环境

从1994年实行新的金融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

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除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1994年又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银行大量涌入,可以预见:随着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伴随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除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做出界定、整顿同业拆借市场、规范货币市场外,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和上市以及利率的市场化。这些新变化无一不对金融学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要求其要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

我国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锤炼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以银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核心的货币市场和以股票债券为主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货币资本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又带来了筹资方式由间接为主转为直接为主,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及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要求以往金融本科教育中忽视金融市场理论和实务的传统金融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以使金融本科教育的内容有多元知识的结构。

2. 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

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伴随这种经济发展潮流,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在加快,经济领域中对单一性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减少,从而增加复合性金融人才,即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人才和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的金融本科教育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5篇

一、股市的发展与经济增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两者是存在正比例关系的,一定程度上股市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建设的增长。但就我国目前发展状态而言,由于

股市的大幅度增长,受众群体的储蓄意识开始下降,很多储蓄者将大量的资金进行炒股,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我国股市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增长并不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其影响规律也是无从查找的。第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较快,股市发展较好的地区而言,由于他们的股市发展时间较早,且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股市发展模式,总结了其经验教训,但是依旧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第三,股市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不单单就是股票的参与者与竞争者,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以及现象,这些都是非预测性的。最后,股票的投资获利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监督与掌控,一般都将在一年之后,才能看见相应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它对于经济的增长短时间内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的。

二、间接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资金的盈余单位吸收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以及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体。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信用创造、清算支付、资源配置、信息提供和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最近几年,金融单位获取了非常多的成就,其面对着一些创新,行业之后总有了大面积的综合化的发展,而且由于跨国单位的存在,此时的金融单位也开始不断的朝着海外来发展。在这些要素的带领之下,中介单位的发展也面对着很多全新的内容。如今的中介单位的类型非常多,像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当前国际上的很多专家对于这两者的思想是一样的,也就是认为其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带动的联系。通过分析学术领域的探索意义,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我们国家,因为金融中介本身就具有信用创造之类的功效,其对于经济进步肯定会有着非常强大的带动意义,许多的信息要素也证实了其彼此的关联。通过分析该项内容得知,比对于那些经济发展速率较快的国家可知,我们国家的金融中介本身的发展速率不快,而且有一些缺陷,此时就会干扰到经济的进步,因此要积极的带动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改革。

三、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此类政策的关键目的就是经济进步。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此类政策具体的说是国家或是央行为了作用于经济事项而设定的方法,特别是说掌控货币供给等相关的多个方法。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设定的目的,像是控制通胀等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的,经济发展太快的时候,央行要设置很多的方法来降低供给,提升功效,抑制消费,此时就可以确保总的产出降低,或是将增速减弱,确保物价水平是优秀的,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分析得知,金融的进步的确是可以带动经济进步的,通过分析它的本质得知,金融的进步要将经济的进步当成是关键的背景。因此,假如把关键点放到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很显然其无法获取设定的意义。反之,要不断的调节当前的经济结构,要带动科技发展,要做好创新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基础中带动经济进步。像是在欧债现象的干扰下,要更为积极的分析自身的结构以及体系等,并非是单一的分析金融内容。换句话讲,在我国经济获取此类成就的时候,要形成精准的发展思想,并不应该单一的经由金融扩张之类的措施来确保经济的进步,要关注其内在的品质。第一,我们国家的股市的规模还处在发展之初。由于其规模扩张,吸收的储蓄不断的增加,它对于经济的意义将会更为显著,贡献也就更多。期待经由发展股市来带动经济进步,要切实地提升市场的功效,必须不断地配置资源,确保行业运作有序才可以带动经济进步。第二,当前的银行业对于经济的带动意义要超过股市,要积极的分析实施有序的货币体制和维护所在区域的经济稳定进步间的关联。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积极地扶持中小规模单位,提升此类单位的有效资金相关的需求力度。强化和国家机构间的交流,切实地体现出信贷费用的意义,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要积极地强化央行的功效,认真论述货币内容。如此才可以确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保经济进步。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产品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济南出版社国家干预主义金融体系金融资产金融工具金融深化

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只有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各市场主体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频繁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1.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词在学术界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阿诺德˙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显然,这个定义主要论及金融工具创新。大卫˙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了金融创新的几个方面内容即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服务的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下和运用现行手段无法得到这个潜在利润,因此在金融领域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这就叫金融创新(。在他看来金融创新显然应该包括金融体制创新,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金融创新认识的深入,金融创新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的外延,即金融创新的分类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2.理论基础

金融创新是以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范畴,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有关的基本理论。

(1)金融深化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S˙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将这种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金融先行论论。金融在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机制一方面会促使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金融领域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则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金融先行的政策。金融深化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提出“财富的研究比货币的研究更为重要”的观点。在以往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制订中以货币为中心。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研究经济,最重要的不是流量而是存量,只有研究财富的存量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力,也才可能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发展潜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它的金融资产量越大。金融资产的大小跟该国的国民收入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据此,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适应,因此成了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2)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最早提出理性预期思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斯。70年代初,卢卡斯正式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人们在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合理的、明智的反应;第二,那些合理的明智的反应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据此,政府的责任在于确立一种有利于公众进行理性预期的政策规则,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强硬反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要求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反对金融管制,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吻合。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中首先提出,后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方为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如甲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乙国,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乙国调往甲国,为避免汇率风险,投资者一般按远期汇率把在甲国的投资收益变为乙国货币,并将此收益与乙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比较,从而确立投资方向,两国间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才会停止(。厉以宁先生指出,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资本的流进流出和它的管制问题,都推动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而其本身也成为国际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分类同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果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结合起来考虑,从金融创新产生动因的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将金融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为规避监管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极金融创新,另一种是因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将它称之为积极金融创新。从金融创新的历史看,金融创新是“放松管制”要求的产物,因此,绝大多数金融创新都可归纳为消极金融创新,但我们不应忽略了积极金融创新,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竞争的压力,积极金融创新已越来越多的产生出来,区分积极金融创新与消极金融创新也有利于我们采取不同的监管制度,以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的益处而尽量减少其弊端。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1、概念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2、理论基础

(1)从一般“市场失灵”理论角度看。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金融领域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如私人阳台上种植的花草对行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等,后者如大气污染等。对金融业而言,两种外部性可能都存在。②垄断。某些部门具有很强的由其技术决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固定资本又具有很强的长期使用性和沉淀性,因而构成加入壁垒就自然垄断。金融业在本质活动上是规模经济的,因此就会表现追求超大规模,摆脱管理的特征。③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交易的双方,对其交易信息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金融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

(2)从金融业的特征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监管尤为必要。①金融业是“公共性”产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储蓄,而资金的运用又是面向社会公众,因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行为、业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②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是高负债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往往盲目扩张资产导致资产状况恶化。③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银行形成整个金融业的危机,并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而金融监管则是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业的逻辑延伸。经济发展史表明,绝对的自由化和绝对的政府干预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当代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至于是“自由”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则取决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从理论根源上讲,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就象“自由”与“干预”一样,是动态的“博弈”过程,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这样互相作用,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

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

2.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金融创新,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3.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的重叠与缺位并存(。

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都采取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日益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此外,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边缘,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是一种既包括储蓄功能又包括保险功能的业务品种,对于这些金融创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

4.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

如前所述,金融创新使传统监管制度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各国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监管方式上,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由于金融机构的全能化发展,传统的以机构为监管对象的方式便不再适应,而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监管。②监管标准上,从资本监管到全面性的风险。传统监管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这种监管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的,但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其他各种风险,仅仅对信贷风险进行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目的。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及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③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传统监管制度注重外部控制制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及国际监管机构对金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重视。

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影响

1.积极方面

许多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侧重于指出金融监管的消极影响,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亦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指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这一方面的监管可称之为保护性监管(。这种保护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交易商品的质量不能经常为所有交易当事人立即了解,确立监管框架,规定共同标准保持最低可信度,可能会减少交易的风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阻碍。

(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它们不再作为一家私人公司来担负其市场职责。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

(3)监管可以减少损害新市场发展的过度竞争。这种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美国早期对证券发行与交易不加管制,结果出现了出售“蓝天”的投机现象,而对上市公司的不加管制更是导致了整个股票市场的崩溃,因而很多创新往往要求同时引入一个监管框架。

(4)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例如,在美国,有许多对银行的特定管制,但却缺乏一个全面集中的公共机构,这种特殊结构构成了美国银行特殊的创新环境,否则,没有官方许可的创新便难以想象。

(5)监管的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还有,由于利率上限对银行存款的限制,在美国创立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消极方面

事实上,金融监管经常被用来解释金融创新的原因,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哈林顿在谈到美国的金融创新时认为,美国的银行传统上受到很多限制,许多限制在其他地方并不存在,而现代技术使金融在形式上和地理上更容易变化,因此,在美国,新技术便难以避免地用于市场设计规避有关条例和限制跨州银行的管制的方式。事实上,国际市场的许多早期发展可以用美国银行想在国外从事在国内受到限制的业务来解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所有的金融监管都曾被解释为某种金融创新的理由,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美国早期的金融创新工具——存款凭证都是很好的例子。

五、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监管是一个公益性的管制问题,它既有利于受监管的产业(金融业),又有利于不受监管的产业(非金融业),但这种公益性是就整体和宏观意义而言的,从单个或微观金融机构看,金融监管总是通过限制性的方式出现的,在特定条件下,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微观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总是倾向于生产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求得更多的利润。受获利冲动的驱使,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以逃避监管,寻求新的盈利机会,扩大生存空间。这种“个人理性”行为规则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单纯市场调节的失败和金融体系的灾难性危机,即引起整体的“非理性”。其结果必然是:消极金融创新部分抵消了某些金融监管的预期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内容和结构的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的公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必须采取积极抑制或规范的对策。否则,金融监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理由。

六、金融监管对积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只有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的发育成熟,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任其为所欲为,无约束的“自由”是产生金融风险以至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

简言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而对积极金融创新则应“消极”监管。

七、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

1.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2.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

3.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7篇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金融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它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样的情况下,企业中各种的金融活动,例如货币、银行信贷、保险等,都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金融管理是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企业金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企业长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金融管理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要想正常运营和发展,就要具备一定的资金。企业主要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银行借贷、市场融资以及企业本身所有,在企业具备资金能力之后,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金融活动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其进行经营管理主要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维持稳定。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资金问题,可以通过金融管理实现对问题的解决。最后,金融管理可以起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生产的产品,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才能使企业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此外,将金融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了对金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强化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行的策略

(一)在企业中设置专业的金融管理部门

在企业内部设立金融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在设置相关的金融管理部门之后,要聘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金融管理人员,确保企业的企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在企业的贷款上要通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重视企业的内部的资金运转速度,分析负债风险,对于欠债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资金回收手段,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二)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进行规范

企业财务部门财务预算的质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它是提高企业绩效水平的关键。对企业的预算编制个有效的规范,首先就是在进行财务预算之前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取证,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有效。其次,财务预算编制不能随意调整或者更改,如果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改就要在有效证据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规范化的进行。其三,对于企业虚报财务预算的部门进行惩处,保证财务预算表编制过程的公平、公正。最后,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项目的财务预算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为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也对企业部门的绩效考核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三)对企业金融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

加强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对金融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很好的起到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应该对财务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财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促进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还要对企业各部门的数据库进行开发,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全面管理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金融管理的水平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资金困难,因此,企业应积极的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要求较低的融资渠道,这有利于企业进行高科技项目的投资,促进企业的经营结构的转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多样的,对企业本身来说,可以通过向银行借贷和吸引投资商的方式进行融资。企业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使企业与金融结构达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识,前扫企业承担的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

(五)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信用评定

在进行企业合作之前,要对将要合作的企业进行信用方面的评定。其评定内容包括目合作业的经济效益、内部资本运作情况、产品质量以及市场潜力等,通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定,减少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资金风险,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金融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一个企业金融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状况。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重视金融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其充分发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8篇

金融危机的蔓延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农民在经济舞台上本就处于劣势,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增加了农民的就业难度,农民阶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的经济挑战。农民是我国人民组成中的重点,农村经济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而农民的稳定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地研究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1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产品产销矛盾突出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水产品及制品出口同比降低了11%以上;果蔬类产品出口同比降低了12%以上;肉类及制品出口同比降低了24%以上;粮食出口同比降低了66%以上。农产品价格被大幅度压制,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不断降低,农民的经济利益难以保障,社会不稳定因素随即出现。农产品产销矛盾突出的社会现状背后反映出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弱的本质,政府部门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市场调控。

农民工就业难度增加

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产销矛盾突出,农民“抛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批量地向城市转移,相对来说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在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就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城乡二元体制矛盾突出:第一,城乡差距仍未有效缩减,农村的基建设备、能源物资、文化医疗等仍然滞后且发展缓慢;第二,户籍制度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劳动力转移后没有与之配套的福利和保障,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环境中稳定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加重

金融危机使我国乡镇企业的效益明显下滑,企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长久以来我国的经济对外贸易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出口量的增加有利于扩宽城乡企业的发展空间、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也使得城乡企业更易被国际市场影响。加之城乡企业缺少政府的专门扶持,在遭遇风险的时候也没有更好的应对、解决办法。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首先,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粮食、农作物的销售。然而现阶段粮食的产量很难实现突破,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价格被压制,想要利用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极其不现实。其次,能够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有限,在推动农民经济持续增收方面难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最后,政府补贴有限,加之农民转移、有限的补贴难以落实到位,因此农民持续增收受到了经济规律以及体制因素的双重制约。

2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策略分析

第一,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首先,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在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及时地调整粮食生产工作。其次,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提升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及时解决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

第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在税收、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民扶持,引导农民自主进行大规模的特色农业,培养农产品生产大户以及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改善农村的基建设备、能源物资、文化医疗等,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农民工重返农村,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第四,加大工业品下乡的力度,搞活农村的商品流通工作,利用工业品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进行代销、代售工作,改变落后的农村商业结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第六,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投入,让农业科技与农产品挂钩,发展特色农产品,利用农产品特色促进销售工作,实现发展、带动经济的终极目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委派农业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用先进的知识解决农业科技队伍薄弱的问题,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好铺垫;启动能够快速增产增效的农业科技项目,提升与农产品相关的抗风险性能力,鼓励农民在接受国家经济补贴的同时以农业科技风险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9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金融体系

FINANCEEVOLUTIONTHEORETICSAND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

CHENLiu_qin

(Tianjin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Tianjin300202,China)

Abstract:T,,,'''',,.

Keywords:Financecontrol;Financedeepen;Financerestrain;Financialsystem;

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暗含这样一个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金融自由化存在制约。金融市场的落后是政府过度管制的原因,而过度管制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更加落后。忽视市场落后,取消政府管制,就会带来市场混乱。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和强调的是后者,忽视前者对放松政府管制,即金融深化过程的制约。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3、金融深化使得国际流动资本对开放资本项目国家货币的投机更加容易,使小国经济或落后经济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波动,它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任何促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都被非正常的波动所侵蚀,这些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官职措施或非完全的金融深化措施。4、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适应。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应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对于小国或经济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美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

三、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进入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应用到政府行为的分析中。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6年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选择性地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提出经济落后、金融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的,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来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本人认为它对我国制定金融政策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约束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干预政策,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并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是与金融抑制截然不同的政策。金融约束的前提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最关键的是金融抑制是政府从金融部门攫取租金,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租金创造并不一定要靠利率限制来达到,政府也可以采用金融准入政策、定向信贷和政府直接干预等创造租金,只要政府使银行和企业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而政府并不瓜分利益,这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通过创造经济租金,使银行和企业股本增加,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加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要保证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值),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增加其“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激励其长期经营。只要存款利率控制适度,则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如果控制力度过大,资源配置将受到扭曲,金融约束将会蜕变为金融抑制。只要干预程度较轻,金融约束就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如果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银行数目的增加将使资金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下降,激烈的无序金融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可以导致银行倒闭,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保护这种租金不至于消散,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就是限制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一个暂时的垄断性存款市场,对现有存款市场的少数进入者进行专属保护。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可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外部效应。

3、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国外资产、非银行部门存款和实物资产等。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非正式银行部门的制度结构薄弱,存款若从正式银行竞争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会减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资金若由居民部门移向国外,则会减少国内资金的供应,扩大国内资金的缺口,对国内经济尤为不利。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状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因此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相反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目前,金融体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金融体系的混合性,即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上面对有关金融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考虑:

1、确定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前面分析到,金融深化理论与实际金融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亦存在其内在缺陷性,但这并不构成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尽管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及欧美的一部分学者对金融深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各国金融发展的明显差异使得金融深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混乱和不和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1)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对贸易和金融的管制放松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2)东南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是危机各国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适当的金融深化措施导致的。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常常把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或放开不管,过分地追求金融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协调的金融因素,忽视完全金融深化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制度刚性要求。比如,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先有或者同步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或完善化,这是金融深化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因而,我们应客观的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绝不能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就认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危机二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证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我国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时,不能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简单的理解为完全取消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关注市场的落后对放松管制的制约作用,注重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层次性和持续性,“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在推进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风险,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2、金融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手段。

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本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必要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改革方略是显示可行的。

除了解决政府需不需干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解决如何把握干预力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7年就曾指出,政府的不当干预才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在危机中资产价值的猛跌使很多金融中介机构破产,从而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破坏作用;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活动与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经济动力关系,政府对金融中介机构或明或暗提供的债务担保,是造成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金融约束论从信息和激励的角度,抓住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决策者掌握信息,或让有信息能力的行为人成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自身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能力,为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持久有效经营的激励机制。当然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担保和保护,而是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并充分发挥掌握内部信息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优势,而非越俎代庖,过多干预,避免金融约束政策蜕变为纯粹的金融干预政策,严格的金融约束政策与金融抑制可能只相差须臾。“金融约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政策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更具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这一大方向的迈进而进行调整。它不是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之间静态的政策权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合理顺序。”

在金融约束政策框架下,政府的作用既不是“亲善市场论”强调的政府只能促进市场建设,不应干预金融经济;也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所要求的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始终强力干预金融经济;而应是“市场增进论”的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促进民间部门的协调功能,发挥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的补充,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道德危害,使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稳步实现真正的金融深化。

另外,我国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趋势有所增强,货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强度与日增强,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130%左右,都充分说明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质的变化。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加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外部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说明开放经济中,货币金融政策一经济发展有相当强的关联。因此,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货币金融政策,避免金融业脱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独自繁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_年版。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

[5]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数学 金融发展 应用前景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造就了金融数学。在二十世纪后期,金融数学在更多的地方表现出了应用的潜能。一方面,采用对应的数学方法来对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金融领域中涌现出了更多的实际问题也与相关数学与统计学中的理论相关,这也更强化了数学在金融领域当中的应用。

一、金融数学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的金融理论也应该与国际金融理论同步,在国际金融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并形成与国际金融领域接轨的市场金融体系,而这些都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当中。

为了能够对金融理论、金融方法以及金融数学理论的应用提高到对应的层次,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以及应用的研究对我国金融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在学术上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当前在金融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融数学理论及金融理论工具;金融工程技术与方法;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国家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对国家债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科学院在1997年组建了部级别的“金融避险对策研究小组”,其主要的工作在于将数学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对应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北京大学在1997年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金融数学系,用来培养新型的金融专业性人才。与此同时,该校还成立对应的金融数学以及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对金融数学学术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山东大学都先后推出了包括统计金融系等在内的科系,给金融数学这门边缘性学科注入了长足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的金融数学研究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数学成分,积极的开展了对金融数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这一方面可以使得数学理论家可以更进一步的深入到金融学领域,同时也更加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经济学家在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更好的应用数学工具来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问题,给我国金融理论与方法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二、金融数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

由于金融数学模型大部分都是在各种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也只有在假设条件之下才能成立,部分假设条件甚至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差距与冲突。因此,在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也就不够理想,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例如,CAPM理论只适合欧式期权,而与美式、我国的金融环境并不合适。即使金融数学理论的假设较为合理,因为金融环境中金融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对相关的理论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金融理论以及金融数学理论以更多的创新与发展。

(二)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了主要的方向

金融数学理论中的实证研究就是注重对数学的调查与研究,从实际的金融市场中获得对应的数据,分析并最终建立其对应的数学模型。一旦失去相关数据的支持和检验,一味的从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从模型到模型的分析将难以深入的揭示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规律。尤其是针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更加需要实证的研究方式。

(三)金融数学在我国的持续发展

金融系统是一个非线性、随机性的复杂系统,这给金融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整个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等方面,其波动性、随机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不完全等方面的问题给金融数学提出了难题。可以将我国的金融市场波动归结为随机问题,诸如:几何布朗运动,之后利用随机分析的方式对金融数学来了研究进行分析。但是,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大部分的情况与金融理论中的假设并不吻合,经常出现随机的异常波动。而近些年来,通过使用自回归条件下的异方差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小概率时间,一般的分析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重大金融震荡发生的原因,而分形理论则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同时,包括突变理论、冲击理论在内的金融理论在其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总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和体系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金融数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其自身理论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年金;金融市场;影响。

2004年5月1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的一件大事,拉开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序幕。

一、有关企业年金概述

1、企业年金概念

由_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层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应选择经_认定的运营机构管理。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单位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单位和职工合计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我国在2000年以前称之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后来为了与国际接轨而将其更名为企业年金。

2、中国企业年金公共政策基本特征

正规的企业年金计划已经具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完全雇主行为、政府调控阶段和与社会保障整合发展。在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企业年金属于第二支柱;在政府不提供养老金的国家,企业年金则属于第一支柱;在具有发达的养老金市场的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荷兰、瑞士、英国和美国),企业年金是职工退休收入的主要部分(指养老金替代率而言)。_在总结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雇主养老金、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的经验之后,在十五规划中写入“企业年金”作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中国企业年金的公共政策选择可能具有如下特征:(1)参与人,即依法履行了基本养老保险义务,具有健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并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协商制定《企业年金章程》。(2)资金来源,即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基于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协议向企业年金计划缴费;在合格的企业年金计划中用人单位缴费应当享有免税待遇,职工享有免税或延税的待遇。(3)管理模式,即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以实行长期积累和市场化运营,账户资产归受益人(包括既定受益权)所有,投资风险也由受益人承担。(4)经办机构,包括企业年金理事会、账户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等;经办机构依法或依据合同对账户资产的投资风险分担责任。(5)政府角色,即不直接管理年金计划,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并对其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缴费人和受益人的利益。(6)养老金支付,即一次性支付或购买年金,由《企业年金计划章程》规定或由受益人选择。

二、中国企业年金对金融市场的促进作用

纵观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一方面,还没有利率远期、利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可以投资。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债券的发行量太少,期限也不够长。所以,企业年金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和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首先,成熟资本市场的证券价格波动性相对较小,投机性较弱,从而保证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其次,由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有一部分是投资于价格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债券,因此,成熟市场的利率波动幅度小也保证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1、企业年金增加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主要是为了保持流动性,以支付员工的退休金。而企业年金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基金的保值增值。成熟且完善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实现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保值增值,而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则会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市场结构、运作效率以及金融创新会产生积极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现有资产规模大约有900亿元,预计今后每年会增加1000亿元资产,不出10年整个年金市场会有1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这样庞大的资金如果能够成功的注人,可谓是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血液。

2、企业年金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年金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实际是对资本市场的长期注资。虽然政策对于企业年金投资品种限制较严,但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问题。企业年金基金经理的业绩压力相对较小,可以执行价值投资的理念,从而企业年金基金可以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道稳定金融市场。企业年金由于其长期稳定的特点要求有长期资产与之匹配,因而在资本市场中注重投资的长期回报,是区别于投机者和一般投资者的战略投资者。另外企业年金人市又具有集中投资、专家经营、分散风险的特点,在基金规模、专业知识以及心里承受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中小投资者,因而有助于增加理性投资的成分,减少资本市场的过渡投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3、企业年金的发展可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改革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生命线,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基于提高收益率、回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长期资产与负债匹配等方面的需求,成为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美国资本市场1970年代以来的许多创新产品,如零息债券、垃圾债券、抵押债券、抵押担保债务合同、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其主要购买者都是机构投资者。作为金融创新的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在美国风起云涌,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来自于养老基金。目前,美国的一些金融专家和经济学家正在努力地鼓动和说服政府发行通货膨胀连结型公债(inflation-linkedbonds)、幸存者公债(survivorbonds),他们希望政府放松管制,通过长期投资工具来提高养老基金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在英国和以色列,通货膨胀连结型公债成为退休金资产组合中的强制性组成部分。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养老基金仅持有中国个人金融资产的1%,而该项指标在香港为6%,在新加坡为28%,在美国为37%。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深化的步伐。

4、推动储蓄分流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很显然,通过发展企业年金,将居民储蓄中用于养老等长期性储蓄资产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且通过资本市场将这些长期性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可以分流银行长期储蓄,细分金融市场,推动国民储蓄向社会投资转换,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通过银行在配置长期资产方面积累不良资产的金融压力。

5、促进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和机构整合。企业年金由于受其收益性特点的限制要求进行组合投资。《办法》中就明确表示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可以涉及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庞大的企业年金基金吸引了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的目光,他们之间避免不了激烈的竞争,各个机构为了分到更大的“蛋糕”,势必会积极拓展自身业务范围,进行混业经营。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2篇

伴随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社会发展也有了很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也在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在金融行业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要抓紧找到适合本国发展、减少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以此促使我国的经济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能够顺利进行,社会发展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以此人类社会做出更显著的贡献。

一、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吸入

金融经济危机的出现导致欧洲与美国的银行的保险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重创,很多大型的公司也因此倒闭,这些国家连带把自己的投资项目进行了回收,对贷款项目也进行了相对的减少,并且提升了对外的投资的标准以及出台限制各种企业的投资,由此导致我国对外资金吸入受到影响,并且使海外投资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冲击

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对我国形成的冲击不会太严重。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系统与世界还没有完全接轨,货币也没有实现自由兑换,所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还没有造成直接性的冲击,而我国金融机构对于美国次货产品的购买量不是不多,所以对我国的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新形势下深入的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经济必须直面国际、国内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虽然我国金融机构行业受到的打击没有像美国那样直接,但是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深入的如今,我国也将面临着空前绝后的挑战和考验。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给我国企业向世界发展创造了机会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很多大型的企业都直面倒闭破产的威胁,企业的价值也大大降低,由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向世界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会。就2008年来看,我国的企业便对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家企业实行了并购或者投资。这样不仅提升了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使得企业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也使得我国企业可以更好的树立形象。

(二)有助于我国产品结构和产品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在我国企业生产中,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与此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科技含量比较少、利润也比较低,由此导致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量逐渐减少,对市场的需求也减少,导致我国的许多出口险产业的订单量减少显著,销量也在下滑、迫使企业停止生产。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改变企业原本的思路,开始重视企业含有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迅速调整企业的生产结构。使企业在转型中再次获得市场,或者逐渐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整体上观察,金融危机的出现也有助于我国企业加快升级转型的脚步。

三、应对新形势下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带给我国影响的措施

(一)提高警惕、增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对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范的措施,但是也不能对金融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所掉以轻心,反而更应该加大防范措施,提升对金融危机的预防。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对金融业加强监管力,增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要不断建立健全合理的法人治理体系,创建有效及时的预警机制和风险评判措施,增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以此降低企业的总体风险。

(二)将产业进行审计,扩大企业内需

在新形势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国家的的市场在紧缩,经济也处在低迷状态,我国的出口型企业由此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打击,所以,我们国家要在企业中积极引进外资,全力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并且在危机中把握机遇,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的科技水平与产品质量,变动企业的出口结构,大力鼓舞我国企业开辟全新的市场,使企业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还要积极制定出与企业相符合的战略和措施,借助提高政府公共收支、减免税收、提升医改进程以及增强社保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等措施来促进国民的消费水平,尽量减少国际经济经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在短期内很难有较为明显的恢复,由此进行漫长的国际金融积极危机调整对我国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的对外经济拉动型增长模式面临严酷的挑战。所以,我国政府要主动引导金融企业向“出口型”企业转变,对国际金融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实行企业的并购和收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另外,我国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的事物中,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学会主动为自己的国家争取主动权,以此掌握更多的国际发言权,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新范文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3篇

当然,《上海金融》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与广大读者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如何把刊物办得更好,不辜负广大读者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首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金融理论导向。作为货币金融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刊,正确的经济金融基本理论是其灵魂。我们要刻苦钻研经济金融的基本理论,认真学习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金融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好刊物的理论导向。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既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踊跃就金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又要防止这种讨论偏离基本方向,对读者形成误导,对正常工作形成干扰。

其次,要继续坚持为金融改革发展大局和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上海金融》要把坚持为金融改革发展大局和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通过有效形式推动金融改革发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一些重大的金融理论、政策和实际问题,加大策划组稿力度,推动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动国家重大金融方针政策的实施。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通过对实践的深入思考,总结出经济金融运行方面规律的好文章,以更好地推动金融改革和发展。要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成为一本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匹配的、在上海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金融期刊,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金融研究平台。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4篇

论文摘要: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正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从而促使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 、carlos (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 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 e.,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oxford univ. press, 1973

[2]austin, the province , bei jing: china renmin univ. press, 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金融论文范文10000字 第15篇

一、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研究模型

文中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相应的变量包括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将农村的相应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使用对于传统金融环境评析的函数模式进行计算,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可以得出相应的方程,并可以表示为:Y=(fK,F),其公式当中Y主要的表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现状,K表示为农村的资本投入,F则是代表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通过这个模型进行响应变量的实际调整能够有效的减少误差的产生,确保在衡量实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出现偏差。

(二)指标选择

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包含两个方面的指标内容,其中农村经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在衡量农村发展规模指标时涉及到一个相关的公式FIR=DL/RGDP,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农村的存款金额和农村的信贷总余额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指的是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的金融存款进行转移,转化成信贷行业的支持,促进农村的经济的增长效率。因此,指标的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在进行计算当中的差值。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相应的农村资本投入、存款余额以及贷款余额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通过这样的资源的和数据的收集,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是对于社会发展当中农村金融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保证。因此,在模型RGDP=(fK,FIR,RLD)中,其中RGDP代表的是自然数值K代表的是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固定投资额自然对数值,以及RLD贷款比的自然对数值。

(二)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分析之前,应该对于相应的监测系统VAR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工作,确定数据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和运行的平稳性。因此,在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当中应该重视农村金融当中包含的各个项目,并对于其中的平稳变量和不平稳变量进行相关的控制工作,并报相关数据的稳定性,在对于单位根的检测当中。

(三)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对于标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工具,这个因果检验的结果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中进行提出并实用的,其实际的操作过程对于X和Y之间的研究进行实际英国关系的评测,并且在X变量能够对于Y进行精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预测Y的精准度,则确定X是Y的Granger原因,如果不能预测Y的精准程度则认为其不是Y的Granger原因。农村的金融环境长期的影响着经济增长,并且二者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协调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评述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性的实际结论,下面对相关结论进行叙述。

(一)农村经济货币化的正向相关性

在实际的农村货币的现金流通和实际的贷款金额的增加,以及农村的GDP的比重的增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进程当中真有重要的比重,同时也是货币现象的重要形式。并且相应的货币现象的增加,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交易的环节和交易的速度,使得相应成本有效地节约,同时金融环境的提升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地加快,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使得货币大量的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符合经济增长与货币化的基本规律。

(二)农村的金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

对于农村的金融贷款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农村的金融贷款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其中的贷款仅仅是形式上的信贷模式。在农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很多,非农业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二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的实际运用存在相应的弊端,没有重视到农业的发展规律,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将农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金融制度的问题,金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农村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当中,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会产生显著的成效。这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相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国家解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农村经济现状不能够良好地利用投资。并且在实际投资时造成农村金融环境和投资脱节,造成无效投资和投资浪费等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农村经融环境的发展进程中,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金融环境当中,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体系的建立,确保金融环境的发展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状况,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