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汇总8篇)1-8-49

0 2024-08-20 08:36 Mr.xuan 来源:xuanchuanyuan.com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影视鉴赏;社团;互动;创新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电视融汇了诸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建筑、摄影以及声、光、点、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极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形式。而影视鉴赏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它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渗透了影视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由浅人深、从点到面地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我校所开设的影视鉴赏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

1996年7月,国家教委以教体字5号文件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都要开设“大学影视鉴赏”选修课。我校作为专科院校,大力贯彻国家教委的号召,从2000年开始,优先为开设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提供多媒体教室,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能力训练。影视鉴赏课对通过影视文化的解读开拓学生视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文化的精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智能因素。影视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场景可以光怪陆离,故事情节可以惊险曲折,只要给它一个理由,只要可以做出来,就是有价值的。影视艺术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影视鉴赏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虽然如此,但是影视鉴赏课毕竟是选修课程,面对的只能是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群,即使面对选课的学生,也存在者学时少(32学时)的问题。如何让这样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尝试搭建课外的学习、互动平台,不但可以让选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进来,构建更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依托学生社团,学以致用

二、建立互动平台,畅所欲言

我们喜欢立竿见影,有时候还有点迫不及待。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不愿意等待的时代,是一个渴望交流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交流也变了样子,很少有人会闲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纸和笔也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愿意去等十天、二十天甚至一个月从遥远的家乡、朋友那里来的信。而随着信息技术一起成长的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是新鲜事物的倡导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愿意使用新的交流工具:QQ群、论坛、空间、博客、微博……他们不缺少对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蒂姆·伯顿的认识,他们缺少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基于此,影视鉴赏课的任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建立可以和学生互动的QQ群,在群中让学生讨论,有些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却很经典,可以将这些辑录下来,让后来者来品读。任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文章在空间、博客、微博上发表,可以让学生来评论。以社团为依托,建立互动平台,这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希望可以产生滚雪球一样的力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全校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当然解决高校影视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仅靠公选课和课外的平台的建设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如影评、论坛、主题电影周、DV大赛等活动,并且与团委联合,将这些活动常态化。总之,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重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慧玲,对素质教育下高校影视鉴赏课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0,(9).

[3]孙丽琴,理工院校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4]吴永富,大学影视鉴赏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0).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影视鉴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信息化成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影视鉴赏课程既是一门艺术课,又是一门美育课,是让学生在了解与影视艺术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影视艺术鉴赏的主要方法,通过影视鉴赏实践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品味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需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呈现教学信息。因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影视鉴赏课程教学中来,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呈现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逐渐普及,教学信息的传递已经不只是单调的教师讲述和板书,而是利用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来共同呈现。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用于学科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目前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呈现信息的优势,自己编写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图像、言简意赅的文字,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影视鉴赏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影视鉴赏的一般方法,培养影视审美情趣,提高影视审美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动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影视鉴赏虽是一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但在影视鉴赏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是看片积极,听课消极。其主要原因是理论课的讲授枯燥乏味。在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信息呈现优势,使单调抽象的信息呈现变为多样有趣,生动形象。比如影视鉴赏课程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中电影的诞生原理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单纯用语言讲述,抽象难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理解电影的原理,在PPT中插入诡盘、走马盘、活动视镜、马奔跑的电影胶片等图片,以及马奔跑的FLASH逐帧动画等,化抽象为直观形象,清晰地表现电影诞生的原理,使学生在轻松的图片和动画欣赏过程中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针对学生看片积极,听课消极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把影片欣赏和理论讲授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影像资料,以及教师生动的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观摩影片片断引出影视鉴赏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影视语言的学习。比如在讲授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最后一分钟营救”,结合影片向学生阐述电影蒙太奇的概念和剪辑技巧;在讲授好莱坞类型电影时,可以把各个不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如《与狼共舞》、《摩登时代》、《雨中曲》、《蝴蝶梦》、《克雷默夫妇》等影片的经典片段串联起来进行讲解。通过经典影片的观摩,学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了解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切合初次学习影视艺术鉴赏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影片的观摩,确保了这门课程既有理论讲授而又不单调枯燥,使学生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既学到了影视艺术知识,又掌握了影视鉴赏方法,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潜移默化的美育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3篇

注意观摩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以便能尽可能多的选择,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来给学生赏析。能及时将最新影视动态、热映影片、中外电影节颁奖典礼、时间、优秀获奖作品等穿插其中,不仅极大地丰富课程的内涵,更使课程接轨时代。挑选具有电影史上公认的具有思想深度、艺术水准、画面唯美,情节极富张力、演员表演富有感染力的主流影片和艺术片便成为观摩片的首选。

二、资料平时多搜集

三、内容讲授多角度

四、电影知识多串联

在讲课中,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某部影片,还让学生对与此联系的某类电影现象和导演、演员的著名作品能有所认识。例如在欣赏戏曲电影时,首先应是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特点。即:戏曲歌舞化,表演程式化,角色类型化,剧种特色化等;针对进行分析;通过电影剧情、角色扮演、演唱流派、戏曲音乐等进行分析,易于理解影片内涵,做到了班级普及戏曲知识、校园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在介绍戏曲电影的艺术形态外,可对影片中的蒙太奇、长镜头等电影语言的运用进行介绍。总之,通过赏析不同的影片,能对影视传达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老师精心挑选的影片,使学生不仅掌握影视基本知识和影视美学风格的特点,还对他们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情感的丰富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五、影视时事多引入

从电影诞生到今天,已有百余年历史,无数电影艺术家为人类贡献出了不胜枚举的中外经典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色彩单一到五彩缤纷,电影见证了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经典已有许多,新作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课程性质一般作为公选课和课时的影响,单靠影视鉴赏课来进行赏析的影视作品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观影欲望和需求的。在讲授影视鉴赏这门课时,除了影片本身致敬经典外,把握青年学生的猎奇求新的心理特点也尤为重要。除了分析经典电影、解读精彩片段外,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掌握相关资料和信息,把经典和时尚都介绍于学生。使同学们了解同龄人所关注的话题、评论等。这些影视时事的信息介入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发电影热情,培养思想独立无疑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比如,在上课中,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影视动态,比如世界的三大电影节的代表性电影、今年的《大话西游》20年、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高仓健的去世播放《千里走单骑》等,都可以使同学们重温经典,感受传奇。

六、课堂引导多思考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融汇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舞蹈,以及声、光、电、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综合艺术形式。对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构建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讲课中,能感受到大多数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停留在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追求圆满结局的中低层次上,因此培养一种与影视艺术相适应的审美眼光是很有必要的。同样一个艺术作品,不同的人鉴赏所获得的效果并不一样。我们将文艺鉴赏划分为上品文艺鉴赏、中品文艺鉴赏和下品文艺鉴赏三个层次。划分依据重在两维:一看鉴赏心理活动过程是否完整;二看鉴赏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深识堂奥,富有创造。文艺鉴赏的完整心理过程包括“直觉体验认识”三个阶段。“直觉”就是不假思索地感知作品;“体验”则是对作品获得初步美感之后的再理解、再确认;“认识”就是艺术享受与艺术判断融为一体后再反观作品的最高审美把握。歌德也曾将艺术鉴赏分成三个境界: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断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时作判断,在判断的同时进行享受,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再现作品的精髓。此所谓三种不同境界,它们的关系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实际上这与文艺鉴赏完整的心理过程基本一致,不过“享受”应该贯穿鉴赏活动的全过程。

七、课外影评作总结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信息化 高职影视文学鉴赏课程 教学创新

一、引言

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运用,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仅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综合艺术,影视文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影视类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下工夫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影视文学鉴赏课程问卷调查

2011年6月,我依托世界大学城个人教学空间在选修了《影视文学鉴赏》公共选修课的同学中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131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从影视本身来看,有的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他们在业余时间观看的大多是喜剧、科幻等影视片,艺术价值较低。在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追捧那些故事情节吸引人的影视作品。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影视文学鉴赏水平令人担忧。

从影视文学鉴赏课程来看,大部分的同学因为喜欢或者想学习影视文学的知识从而选修了该门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有56%的学生在选修该门课程前没有看过影视文学剧本,说明大学生影视文学鉴赏基础薄弱。想让他们学有所获,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影视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创新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组织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内涵做深入思考。

“看50部有质量的电影,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世界”。影视作品的选择和定位是让任课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上好这一门课的关键。

(1)多选择融入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一部影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影视文学作品听细读和品鉴人生命题。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又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远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于完满、完善。在影视文学鉴赏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体验成功,体验生命的尊严与高贵。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5篇

影视音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的特殊优势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升华影视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宣泄主人公内心情感、营造主题意境等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均开设了音乐鉴赏类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比较喜欢,尤其是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优秀的影视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修正其偏执、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真、善、美有更深刻的领悟。影视音乐欣赏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在教学中再增加一些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尽管影视音乐欣赏是以电影和电视的视频片段作为载体,但必须以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影视剧转移到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尝试和乐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从大量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多数都有自己喜爱的电影类型,女生较喜欢文艺和清新风格的影片,男生则喜欢题材比较宏大的电影,不同风格的电影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新一代大学生都比较有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去探寻影视音乐的奥秘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教师,笔者经常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一主题下的影视音乐,并分别对他们进行评论,或者直接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个人对影视音乐的不同看法,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影视音乐《家园》欣赏教学设计

电视剧《闯关东》作为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在央视创下了收视神话,全国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了《闯关东》的大结局。长达52集的鸿篇巨制,生动再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九•一八”时期,在动荡中的人口迁徙和奋斗历史。一曲旋律舒展、风格多变、气势恢宏的片尾曲《家园》则成功地塑造了山东“闯民”的高大形象。此曲由刘欢作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全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由刘欢演唱,曲调跌宕,充满浪漫情怀;第二部分由_和刘欢共同演唱,甜美动人的东北民谣《摇篮曲》结合富有律动的Rap说唱,“土洋”结合,形式新颖;第三部分再由刘欢演唱,此曲高亢、激昂的高音部分将音乐迅速推向高潮。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歌曲《家园》欣赏为主要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走近“家园”(1)欣赏默片《家园》。首先教师在课前将片尾曲的音乐关掉,课上播放无声的《家园》视频;然后让学生围绕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谈谈看完这段无声视频后的感受;最后教师概括总结音乐在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关注影视音乐。(2)联想《家园》音乐。教师先简单介绍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及所看视频联想片尾曲的音乐风格。2.走进“家园”(1)聆听《家园》。教师先播放完整的片尾曲《家园》;再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与之前设想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最后教师总结歌曲《家园》的音乐风格特点。(2)剖析《家园》(谱例1)。教师将分段处理的《家园》分4段播放,每放完一段,让学生说出该段音乐的演唱者;再用PPT课件显示乐曲歌词;总结出第一段、第二段的Rap和第三段都是由刘欢演唱,第二段女声部分由_演唱,曲调选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然后让学生结合《闯关东》的主题,思考歌曲为什么加入东北民歌的片段;最后教师总结影视音乐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并具体做出分析。(3)学唱《家园》。教师用PPT课件显示乐曲简谱;然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简谱;待基本掌握旋律后,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接着请学生谈谈对Rap的认识;让一位学生演奏架子鼓,一位学生朗读Rap部分的说唱;教师再概述Rap的由来、特点和国内外代表性说唱歌手;再请学生模仿歌曲中刘欢说唱的内容,节奏律动可以自由发挥;最后教师弹伴奏,学生分三组演唱;一部分男生齐唱刘欢片段,全体女生齐唱_的《摇篮曲》;一部分男生配合女生演唱Rap片段。谱例13.走出“家园”(1)比较刘欢、_的演唱风格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两位歌唱家,再让学生列举刘欢和_的其他代表性歌曲;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谈谈两位歌手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有哪些不同;最后教师总结:刘欢和_分别属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前者演唱流行音乐居多,后者擅长演唱民歌。(2)“民族风”与“流行风”的相互融合先让学生列举“民族风”歌手与“流行风”歌手搭档演唱的歌曲;接着教师补充:玖月奇迹的《中国美》,_和周杰伦的《本草纲目》,谭晶和陈奕迅的《龙文》等;然后播放玖月奇迹演唱的《中国美》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民族风”与“流行风”相互融合的优缺点;最后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成两组,进行5分钟辩论会研讨。4.重返“家园”(1)了解影视音乐的种类。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曲;再让他们分组讨论影视音乐中的其他类型;然后教师总结:除了片头曲、片尾曲之外,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还有插曲、背景音乐等音乐类型,讲解它们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不同的重要作用。(2)3位学生代表演唱《家园》。先由教师播放《家园》的伴奏音乐,接着让一位男生演唱刘欢所唱的片段,一位女生演唱_所唱的片段,一位学生演唱Rap部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程的教学。

教学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中,以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尾曲《家园》为载体,以走近“家园”、走进“家园”、走出“家园”和重返“家园”为主线,通过看、听、析、唱、辩等环节展开教学。具体教学理念体现如下:

1.多媒体视听教学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在影视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视听结合的教学优势表现得就更加优越。多媒体设备可以将音乐分片段进行欣赏,也可借助一些音乐软件,如Cakewalk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的各个声部分成若干音轨输入电脑,欣赏时可播放其中任意一音轨或多个音轨。这节课,在欣赏片尾曲《家园》时,教师可运用Cakewalk软件将这首歌曲的女声、男声及Rap分成三个音轨输入电脑中,课堂上分段播放,让学生清晰地欣赏各段,充分领略每一段的音乐特色。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6篇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因为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容易忽略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楚。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示人物的感情,而采用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

(1)做好心理准备。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娱乐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节。如果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出发,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明,心理也更为紧张,在视听信息的获取上表现得更积极,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出现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考、分析、联想和判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2](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准备。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3)把握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观众在鉴赏影片时必须对影片进行分解,再以分解为基础对影片进行综合,即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观影经验及相关影视知识,合理地整合分解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

三、结束语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影视鉴赏;现状;对策

1985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把“大学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强调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2006年3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这个文件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对各类型的大专院校普遍开设影视教育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影视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影视鉴赏(或影视欣赏、电影鉴赏、电影欣赏)课程来进行的,而这些课程的普遍开设时间要比本科院校晚,基本上是从2006年以后才开始开设的。由于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的影视鉴赏课程基本上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素质教育的影视通识教育,而开课的形式基本上是通过全院性或系部内的公共选修课,每周2-3课时。通过近5年时间的发展,基本上每所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影视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才能正常毕业。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影视鉴赏课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健全人格的培养塑造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1.思想上不够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在影视鉴赏课程的定位上不是很明确。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可以说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院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很多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部的红头文件的直接要求。由于是被迫开设,所以对该门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处理不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由之而来的是学校由上到下对该门课程的不够重视,尤其是有人认为在实行学分制和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以后,开设这样的课程浪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显得有点“奢侈”,因为这样的课程短期内无法给学生的就业带来明显的影响。故此,有些高职院校的影视鉴赏课流于形式,大多以无关紧要的选修课面貌出现,对师资的培养也缺乏重视,学校也疏于管理。这就造成了影视鉴赏课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鸡肋”之嫌。

2.课程及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由于影视鉴赏课程包含内容多、涉及面广,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法,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在教材的遴选、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完全是由任课教师凭自己的感觉来确定,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教师上课时侧重理论教学辅之以观影,而有的教师侧重观影辅之以理论教学;有的教师侧重审美教育,而有的教师侧重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应该统一,应该如何统一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环境不理想,教学设备陈旧。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很多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一般采用大教室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二百人,一到上课时间、教室内人山人海,乱哄哄一片,跟农贸市场差不多。教学班学生人数太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的难以有效管理,很多学生逃课、迟到、早退,上课说话,玩手机,带上耳机听音乐等等情况屡见不鲜。因为教室大学生人数多,教师很难做到有效管理,从而也导致教学效率低。除了教学环境不理想外,许多高职院校的影视鉴赏课程还存在着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有些学校采用电视机和录像机进行观影教学,条件稍微好点的就是采用投影进行观影教学。影视本来就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离开画面和声音它就不复存在。而电视机和投影机放出来的画面效果很不理想,画面太小,颜色失真,亮度不够,音响效果差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影视鉴赏课的教学效果,造成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望“设备”兴叹。

4.师资力量匮乏。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资是教育之本。高职院校影视鉴赏师资队伍,数量充裕,但质量却不容乐观,全国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职院校很难引进这样的人才。现有的影视鉴赏课的教师多是各种原因的“半路出家”者。他们对影视的兴趣毋庸置疑,但因缺少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再加上他们又缺乏培训进修的机会,因此,师资力量匮乏是当前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5.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许多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以观影为主,学生选修该门课程的目的就是看电影,而授课教师也就听从学生的意见,上课以放电影为主,看什么全凭任课教师来定,至于为什么看和看过后对学生的意义在哪里则很少涉及;而有些则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把蒙太奇、长镜头等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掌握这些知识对鉴赏一部电影有什么用,却完全不知。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造成学生看的很热闹,却懒于思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不到影视鉴赏教育的则应该有的效果。此外,教学时间的安排、实用性教材缺乏等问题也是困扰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的常见问题。

二、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的发展对策

1.对影视鉴赏课进行重新定位。在21世纪这个读图和影像时代,影视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如此强势的影视文化的感染下,一般观众如果不具备一些影视文化的基础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影视传媒信息,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于现代社会,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文盲。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影视艺术高度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建筑、雕塑、舞蹈、摄影等艺术元素,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人们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影视课教师以及教辅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影视教育的重要性,给影视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影视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进行审美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影视鉴赏课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是一门重要性不逊于专业课的素质教育课程。

2.完善课程内容体系。考虑到影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课时数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5年时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以下几点:高职院校影视鉴赏课的课程内容在理论知识上应该点到为止,不宜过多地讲授,把理论融入到观影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除了着眼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之外,培养学生影视思维能力和运用视听语言的能力也尤为重要。另外,还要注意把课程内容适当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辅助专业课的教学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养。

3.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备。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影视鉴赏课的班级规模应该排在50-80人,人数太多,不仅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有效管理,还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教学设备上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和配置新型的与教学相关的必需设备,比如多媒体电脑、性能高的投影机、效果好点的音箱、一定数量的DVD光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建立中小型的多媒体影视视听室专门用以影视鉴赏课的教学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考虑和地方企业实体、广电传媒单位以及社会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富有创造性的影视教育新模式。[2]

4.加大师资力量建设。针对高职院校承担影视鉴赏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解决:一是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现有的教师去进修专业理论知识,以弥补其不足;二是创造条件加强各兄弟院校讲授影视鉴赏这一课程教师的联系,可以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让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三是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影视专业的社会人士兼课,让他们和学校教师进行优势互补。另外,学校还可以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影视批评的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词: 影视艺术鉴赏 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所有其他艺术的优势,作为近代科技的产物,它同时也是各种科技力量的综合,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影视艺术鉴赏的学习过程

影视艺术鉴赏是指以具体的影视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影视艺术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影视审美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影视审美的指导是当前影视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影视作品的鉴赏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有着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影视鉴赏学习过程可分为影视审美直觉、影视审美体验和影视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接性和直观性,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影视审美体验阶段是在审美直觉阶段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含许多心理因素活动,其中想象、联想和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对影片《两只老虎》的观摩赏析,展现出人对动物和谐生活的破坏,体现出动物间的亲情,极为感人。又如电影《活着》中男主人公的一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以小见大,体现了中国人坚忍的性格,对生命的执著追求。审美升华阶段,学生与作品发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阶段存在着感知、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各种心理要素的作用,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理解认识。影视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受到教育、鼓舞和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影视艺术鉴赏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分析与调整

对大学影视艺术鉴赏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除了要明确大学影视艺术鉴赏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外,还要在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搞好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影响影视鉴赏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影视教学,放映影视作品或是片段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学生在观摩这些教师精心选择的教学材料时,却常常偏离学习目标,被精彩的影视世界所吞噬,背离了观摩的初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影院效应”的影响。电影观众学认为电影受传时存在一种“影院效应”,电影院的观赏环境使观众进入“梦境化的现实”,同时观众还有一种追求影院气氛,追求共赏的倾向,大家同喜同悲。影视教学中“放片子”,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注视着电视荧屏或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这种学习环境与电影院放映环境极为相似,如果任课教师调控不利,学生很容易受“影院效应”的影响。

2.消遣娱乐心理的影响。消遣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人都需要。影视本身就具有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功能,其中消遣娱乐功能又是主要的。影视的娱乐功能能够起到精神按摩的作用,对缓解学生工作学习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学生总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寻找影视提供的娱乐,学生在观摩影视作品时很容易受娱乐心理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学生鉴赏心理调整

影视主要通过视听诉之于感情,而情感又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欣赏影视作品是一个复杂的感情和理性的综合过程,必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影视鉴赏时必然要进一步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活动和艺术态度等;必然要分析影视创作表演手法和表现手段的运用;必然要分析影视作品的体裁、风格、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都需要主观理智因素的介入。由看热闹的外行,进入认知主体和审美主体状态,需要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努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两个转变。

1.角色的转变——从普通观众向学习者转变。拥有一定生活经验,同时具备联想和想象心理功能的人,无论他文化程度如何,“看懂”影视都是不成问题的。这种低层次的“看懂”与“审美鉴赏”是有本质区别的,大学生影视鉴赏要求影视鉴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能进入审美层次的鉴赏,没有一定的声光电、色彩、构图和造型知识,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素养,会影响学生对影视的全方位鉴赏。这是由影视的综合性决定的。

2.审美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也是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模式是只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学生影视鉴赏应从这个窄胡同中走出来,重视影视其他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艺术表现方式的鉴赏,才有可能全部解释影视的表现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感知影视艺术所蕴涵的内在价值。因为只有通过影视手段的运用才能使影视内容得以充分表现。

三、大学影视艺术鉴赏课程如何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完善影视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影视艺术课程是视听艺术课程,要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影视艺术的魅力,光听教师讲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听、记、看、议、写,听即上课认真听讲,记即做好课堂笔记,看即观看优秀影视作品,议即组织讨论影视作品,写即用学过的影视知识来写影评。

我们通过这五字教学法可以看出影视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全过程,这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设置的编排是符合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也比较符合受教者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也确保了这门课有理论而又不失之空谈,有体系而又不失之枯燥,有观摩而又不失之放任,使学生既学到了影视艺术知识,又掌握了影视鉴赏方法,因而,教学效果得到了切实的保证。

总体来说,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背景;既要按相关领域培养,又要注意尽可能按学科规律安排课程。课程内容既要有先进性,又不要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使之适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充实影视教学内容

首先,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影视艺术教育选修课,但在课时的设置上不统一,应增加影视艺术鉴赏课课时,完善教学内容,整合学生能得到的知识,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其次,根据现在国内普遍的教学情况,理论性的影视欣赏课应该增加必要的互动与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选课的主要原因是兴趣,所以有必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逐渐增强学生的兴趣。

最后,影视艺术教育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需要其他课程配合,它需要特殊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其中很多内容需要依赖于听觉效果,因此教室要配有多媒体设备。

(三)影视艺术鉴赏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尽可能减少“影院效应”和消遣娱乐心理的影响,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时应注意:

1.目的明确,有问有答。让学生明确观摩的目的所在,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看、去思索。观看后,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宜短不宜长。选取的影视素材和播放的时间都应体现宜短不宜长的原则。播放影视片断过长时,一些学生开始时还能带着问题去观赏,时间一长,往往抵挡不住影视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诱惑,而全身心投入到影视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不能自拔。

3.两遍播放法。第一遍让学生“随心所欲”,满足“视觉的渴望”,新鲜感过后,再看第二遍开始认知学习。在播放前简述故事梗概,主要情节等,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播放过程中应提醒学生不要过于“专心”情节,应学会“分心”,善于走进去,又要走出来,变被动为主动。

4.寓教于乐,是上好影视艺术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作为艺术教育课程接受主体的学生,他们在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很自然地会对同一部影视作品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产生不同的欣赏情趣。作为施教者,在把握健康积极向上的主题的同时,还要让同学们通过课堂的鉴赏活动,去窥探美的世界,接受美的熏陶,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从影视作品中体会和学习场景人物所展示的具有美学价值的服装、手势、语言、人物个性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其他形式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通过对影视艺术知识的了解和优秀创作范例的审美解读,使受教者对影视作品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影视艺术审美的方法有所掌握,并对影视观摩中的心理活动、知识储备和融合着诸多审美心理要素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所有培养,把握电影多元化的欣赏方法,即学会怎样去“看”电影,并从中获得教益。

总之,影视艺术鉴赏教学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进而激发他们的人文追求,使大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心灵世界更广阔、更深沉、更丰富、更美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认识要伴随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探索科学的、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李敏.开设影视鉴赏课的几点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1(3).

[2]姜敏.影视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