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推荐5篇)5-15-97

0 2024-08-17 17:24 Mr.xuan 来源:xuanchuanyuan.com

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加工程序;电气控制;教学策略

在机械加工及制造行业中,数控加工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制造行业实现集成化与自动化生产的基础及关键。随着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培养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顺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就机械设计专业来看,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内容包括确定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以及编制加工程序、数控机床的机械构造、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以及PLC使用这三个方面。在实际数控加工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这三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确定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以及编制加工程序的教学策略

本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加工工艺,以及加工程序的编制等有一个基本的掌握[1]。教师在教授此部分的内容时,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加工程序的编制等方法进行了解;第二层次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及常用的加工程序的编制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第三层次则是对数控机床操作、加工工艺制定及加工程序编制进行熟练掌握。

在此部分内容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显示此种教学方法可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对数控技术教学的条件提出较高的要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打破了传统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实训车间或数控仿真机房作为教学场所,在此种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且紧密结合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就教学条件进行分析,当采用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15个以内,同时还应将理论教学场地安排在实训现场。如学校难以满足相应的要求,应当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理论方面的教学,在分组进行实践教学。

2.数控机床机械构造方面的教学策略

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对数控机床机械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进行掌握,第二层次则在掌握机械构造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控机床的设计方法。在教授此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采取理论教学为主,并辅以实践操作的教学策略。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图像、声音及动画,将数控机床的内部结构、动态特性等不易观察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并辅以图像、声音及动态仿真,以文字的形式对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说明与剖析。通过采用多媒体这一形式新颖的教学手段,在明确教学意图,突出主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解,从而促进其数控技术开发应用能力的提高。

3.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以及PLC使用的教学策略

本部分的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以及PLC工作原理进行了解;第二层次对电气控制以及PLC工作原理进行掌握;第三层次则对数控机床的电器控制,以及PLC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进行充分掌握。在教授此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采取理论教学为主,并辅以实践操作的教学策略。

在数控机床中,其电器控制包括PLC、中间继电器、伺服电机、伺服单元、交流接触器等部件。机电专业学生不需要设计这些部件,但必须掌握这些部件的使用方法[2]。在数控技术课程中,电气部分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师生应对此部分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充分摆脱传统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运动中去。教师应对实践教学环节充分把握好,尽可能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4.结语

综上所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融合了机械、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的优秀成果,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把握好学生对数控技术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倘若教师未能进行有效的把握,那么就极易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后果,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大,对高职院校的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相互融合,使得学生学习好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技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机械数控

DOI:

1 机械数控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教学模式落后。机械数控专业在院校中反应出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模式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守旧,所用的教材和当下社会实用的知识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实验实训所用的设备比较陈旧。教师的教学方式守旧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不能与时俱进与教学设备陈旧影响了学生就业时所学的本领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

(2)学生学习兴致比较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教学管理和运行的问题之一。机械数控专业,不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训实验的实习,面对的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冰冷的机器,这对于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来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技术类院校的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一般,学习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落后的教学模式也未能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和立竿见影的教学成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机械数控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与运行的改革案例

(1)实验实训教学硬件器材的更新。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诞生,到今天的数字时代,机械数控领域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在数控领域的技术革新过程中,对数控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要求和技术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学生所学技能与就业市场需要高度匹配,学校对于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设备一定要与企业所用器材同步更新。

当下,社会上主流机型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数控雕铣机等数控设备;社会上主流系统是FANUC、SIEMENS、GSK980TA/TD ;校园中主流的数控实训中心是CAD/CAM;先进实训中心应该配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PRO/E、UG、Mastercam 及相应的CAD/CAM 软件。对学校的实训实验室进行设备的更新,保证学生实训课上所用的机器与当下企业所用的设备相同或者高度相似,从而为教学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改革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2)实验实训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优质的教学设备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均过硬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执教,从而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的有效过渡,切实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成。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数控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执教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性知识;第二是娴熟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这是实训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对学生技术进行正确指导的资本;第三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教法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将自己所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改革过程,对在职教师进行了综合培训。一是对全体教员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课的培训,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是对理论课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参观教研活动,从而提高理论课教师的对实训课的熟悉程度,从而调整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而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三是对实训课技术师傅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训课进行指导,能够用现有教材的术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实现技术的有效传承。

(3)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接。校企联合,有效促成学生生产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机械数控实验实训教学的内容与企业所用的人才要求高度匹配,从而增加学生对职场的适应能力。在机械数控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实训教学中,首先学校在校本实训课中为学生进入生产实习进行了铺垫,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然后,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车间进行学习,企业为学生实践提供工作场所、生产任务和职业导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企业所用的设备和相应的生产指标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控技术的学习,从而为其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其竞争力。生产实习的重要意义是完成了实验实训内容与企业的完美对接。

(4)教学成果与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教学成果要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在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进行了阶段性的检测,反思教学计划的增添内容。主要通过学习报告和既定任务的完成两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此外,也对学生在企业的导师进行了解,从而保证学生生产实习的质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是最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运行模式,但是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学生、学校、企业导师、在校教师等多方共同合作,所以要对这种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学校要组织校企联合实训办公室,为学校和企业的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安排,为学生的生产实习成果和学校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修正。

(5)实验实训教学实践成果。机械数控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可以广泛推广到与之相似的技术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方面。通过生产实训,学生提高了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激发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加深了对企业用人要求的了解,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通过学生实习活动,能够与学校有效沟通,对当下技术人才应该具有的技术能力与学校进行交流,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即时性人才。

3 结语

实验实训以硬件器材为客观基础,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实验器材的更新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实训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可以与社会工作完全对接;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保证学生实训成果的重要保障,双师型教师能够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学生可以短时高效地学习;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一致,对提高学生就业率有积极促进作用;根据教学成果阶段性的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能够保证教学管理和运行模式与社会需要始终一致,从而实现陪社会培育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巫修海.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CAD/CAM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 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各类技术成果不断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渗透,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人们越发的意识到科技成果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在实践生活中将这些技术成果融入进来,以整体叶轮数控技加工技术为例,人们在应用这一技术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应用它可以将大大的降低零件加工的误差,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最终将会为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动力,鉴于此,笔者首先针对整体叶轮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其技术应用运作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整体叶轮;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探讨

整体叶轮技术是透平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技术成果已经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领域以及航空领域,这一数控技术与其他的分体式叶轮结构相比,它更加强调设计的整体性,使轮毂和叶片的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同时也间接地提升了软件的制造性能,更加保障了零件加工的精确度,如果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出现叶片制造失误的情况,而后还会导致零件报废,因此在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时,一旦出现应用不当等问题,将会大大的降低零件生产效率,最终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等问题,这将会大大的降低零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对整体叶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首先对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其技术的运作方式予以切实的探讨。

1、对于整体叶轮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从整体叶轮数控技术问世以来,它就备受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国外的专业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切实的分析。欧共体科学技术委员对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可以大范围的应用于发动机叶片以及叶轮的制造或是生产中,在软件应用方面,现阶段厂家都会应用CAM/CAD商用软件编制叶轮数控加工技术,国际上仍旧有很多生产厂家都会应用叶轮加工数控技术,进行叶轮的生产和制造,为了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益,实现叶轮数控技术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研发出了像MAX-AB、MAX-5以及STARRAG等软件[1]。国内西北工业大学的有关学者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而后经过多年的探究和实验,开发出叶轮类零件坐标NC编程专用软件系统。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运作原理。但是,纵观我国总体层面上对于叶轮开发工作的探究,这一技术的研发和探究力度仍需进一步的加强[2]。

2、对于整体叶轮数控加工技术的分析

2.1从流道可加工层面分析

之所以分析流道可加工技术,就是为了确定流道可以满足刀具直径通过,分析后发现可通过,那么,则可运用环绕叶片走刀的方法,避免叶片出现变形加工的情况,同时还会解决叶片出现刀痕的问题;如果研究后发现无法通过刀具,则要运用分片加工或是多次装夹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为了更好地辨别叶片之间的流道是否存在刀具通过,可以选择两个叶片根部位置作为距离的分析点,以此为刀尖点,选取适当的刀具,并对刀轴矢量予以适宜的调整,进一步计算出叶片和刀轴的距离,如果在探究之后发现二者不相干涉,那么,可以选取环绕叶片走刀的方法实现技术运作[3]。

2.2从叶片数控加工刀轨层面分析

叶轮叶片曲面在实际建模时,它的叶根以及叶尖应当予以适当的剪裁,在此之后,再对剪裁之后的叶片曲面的有关参数进行计算,以往的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生产,要通过曲面参数予以规划和分析,此时的叶片刀具轨迹如果无法与裁剪的叶片曲面相吻合,那么则说明此曲面数控方式不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基于这一问题就应当及时的解决,进而使叶片运作方式更为合理和高效,可以运用参数映射方法将这一问题予以处理,在参数计算的给主程序,会防止刀轨的空行程现象,进而大大的提升生产效率,也会为零件性能提供切实的保障。

2.3从前后缘角的处理层面分析

受整体叶轮的性能需求的约束,叶片的前后缘位置的圆角半径通常情况下都较小,比如,叶轮叶尖的半径仅为0.2毫米,此时将会无法与刀具的半径相吻合,进而将会出现严重的误差,这一问题也就是常讲的啃切问题[4]。要想对整体叶轮的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行分析,就要充分的意识叶轮的构造原理,并重视到圆角的处理是否符合技术的应用需求,为了更好地防止分析误差,就又要积极地运用改进弦截法将这一问题予以处理,这一方式将会大大的降低误差的发生几率,同时可以再此过程中,实现变量的替换,进而确保解在正确的范围内,使最终的解更具精准性和科学性。

3、对于刀轴矢量的生成以及平滑处理方式的分析

整体叶轮结构极具繁杂性,受叶片形态的影响,在进行实际的数控加工过程中,将会极易出现碰撞的问题,特别是利用环绕叶片进行走刀的过程,首先要将叶片通过流道,那么,此时将会很容易导致叶片的碰撞问题,对比闭式和开式的整体叶轮的性能,将会发现闭式叶轮的叶片碰撞问题大大的小于开式整体叶轮,因此,为了更好地探究整体叶轮数控技术的应用就应当从刀轴矢量的生成以及平滑处理方式层面予以分析。可以通过设置关键帧的方式,在叶片页面变化较为剧烈的位置设置关键刀轴矢量,而后再运用弦长参数的方式,将有关的参数数据带入函数中,这样就能计算出叶片曲面刀轴矢量的生产或是平滑的处理方式是否具备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当前各类的技术成果已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所融入,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以整体叶轮数控加工技术为例,在应用这一数控技术手段进行零件生产的过程中,要想提升零件的生产成品率,就要首先保证叶片的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零件生产效率,现阶段的叶轮加工技术一般都是运用数控铣削加工、铸造、电解加工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等,其中的坐标数控加工方式具备诸多的优势,像生产周期短、生产较为灵活、生产效率高效等。从笔者上述的分析和探究可知,整体性叶轮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广泛的在工业生产中或是叶轮零件制造中应用,在此过程中,也充分的体现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付大鹏,马艳丽.基于CimatronE8.5的涡轮增压器整体叶轮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5):16~18.

[2]魏志强,高峰,王涛等.基于NX的透平膨胀机整体叶轮五轴加工技术研究[J].煤矿机械,2015,36(1):91~93.

[3]杨晗.基于UG和VERICUT整体叶轮数控加工与虚拟仿真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12(6):61~64.

[4]王鹏飞.复杂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4,41(15):46.

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 第4篇

摘要: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控人才逐渐变成社会急需人才。技工院校作为应用型数据人才培养基地,需不断扩大数控专业招生规模,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过在数控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面临极大压力,怎样有效解决学生人数多、实训设备少的问题,且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教学质量呢?模拟实际设备加工状态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数控仿真软件教学的具体应用流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与同仁共同交流。

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仿真软件

数控仿真软件是一款在计算机设备内完成数控操作加工仿真的现代化专业性软件,能同时展开刀具轨迹与机床运动的仿真。数控仿真软件通过三维显示与虚拟现实技术,使数控加工整个流程的模拟达到相当逼真的程度,进而检验加工环节里可能存在的不足。利用微型计算机的数控加工实验教学系统,可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更真实的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加工环境,可降低实际上机操作时因误操作而带来的机床与工件毁坏几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一、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能够弥补设备与师资缺乏,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提升更有利。利用仿真软件展开模拟操作,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缩短新授知识转变为技能的周期。如一个班级中约有30个人,3台机床,平均每台机床约10个人,每次实习时间约3小时,而每个人的实际操作时间仅有18分钟,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若我们利用每所学校均有的微机室,将3小时换作与实际机床基本相同的仿真操作的话,可保证所有学生均有足够时间来动手,提升操作熟练程度,为下一步实际操作做足准备。第二,提供了多类机床与多类系统。现今数控机床的种类与系统厂家相当多,教学时可结合需要选择对应机床与系统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增强了学生对不同数控系统与不同数控机床的适应能力。第三,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可更好结合理论学习,实现同步教学。若通过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借助车刀与工件运动来显示指令轨迹,学生更易理解,还可亲手操作以加深认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增强了教学质量。

二、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数控仿真软件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正确选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提高教学质量

数控仿真软件可通过计算机把所编制程序,在二维图或三维图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方式把整个数控加工过程更生动地展现出来。现今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数控仿真软件包括上海宇龙、斯沃仿真、南京宇航等。但具体选择哪种仿真软件,还应综合分析仿真系统里操作面与实训教学机床的匹配性,保证仿真系统里所用到的数控系统应与教材教学选择的数控系统或机床相符,并考虑数控仿真系统功能是否满足教学要求与仿真软件及CAD/CAM软件配套性,如通过CAD/CAM软件后置处理所生成的程序可否调入仿真系统进件虚拟加工,在仿真软件运行验证符合要求的程序可否在真实机床里加工等。笔者学校在实际操作中选用了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软件基本可兼容目前国内已有的大部分数控系统,如FANUC、SIEMENS、广州数控等。仿真软件完全模拟真实的数控机床操作,能清晰仿真整个数控加工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技能。

2.科学应用仿真软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在黑板上讲授不同按键名称、作用与操作方法,实质上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学习者感觉枯燥,教师也乏味。但若将数控仿真软件用于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学生所编程序能够直接在计算机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中进行模拟加工演示。由于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及零件加工过程均与实际加工情况类似,学生可从任意角度了解、掌握数控机床加工过程,毛坯加工变作成品的过_实形象,更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基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问题给予讲解、引导、示范操作,可以克服所有的学习困难,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数控仿真软件再先进,终究不是真实的,数控系统种类多,统一数控系统应用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上,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差异,研发人员无法全面掌握这些具体细节,仿真软件产品会出现一些与真实机床不同的感觉。教师还应为学生清楚讲述软件与实际机床不符之处,并结合机床真实情况为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以免让学生出现误解,不利于将来机床编程与实操。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掌握数控知识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前将知识点给予有效安排,大致分作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式、提高模块与拓展模块。首先,基础模块重点讲述训练中常用到的FANUC数控系统相关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知识,该模块属于教学基础,也属于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务必熟练掌握,并能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提高模块重点讲述并训练SIEMENS数控系统相关三种机床编程与操作,增强学生在不同数控系统下进行不同数控机床编程的操作能力与理解能力;最后,拓展模块重点讲述国产数控系统里的华中数控系统与广州数控系统里的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技巧,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操作面板的编程及实践操作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方可更牢固地掌握各种数控加工知识,步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能力。

4.仿真软件学习与机床实际操作训练同时进行

数控仿真软件不仅可用于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可作为数控操作技能训练辅助工具。教师应摆正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位置,不可让学生养成一味依赖数控仿真软件的习惯,而忽视了机床实际操作练习的重要性。教师需结合课程总共的学习时间,科学分配仿真软件学习与机床实际操作训练二者的时间比例,充分认识到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入门基础训练上,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关键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机床实际操作训练。学校需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在数控仿真软件课程学习前,就先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实习,让学生对各类加工方法有更深的感性认识。同时,数控机床课程与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也应安排在数控仿真软件学习训练前,让学生掌握更多机床操作方法、加工方法与切削用量选择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数控仿真各环节要点,进而让数控仿真软件真正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发挥作用,达到“砍柴不误磨刀功”之效。总之,数控仿真软件将逐渐变成我国数控教学中的主要手段,不但能够解决占用过多实验设备时间的问题,还可提升学生对数控加工的认识,还可为学生提供检验自行编写程序正确性的有效手段。不过,把数控仿真软件应用于数控加工教学里也有诸多不足,在应用过程中还应不断改进与完善,使其更好为数控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出一批批实践能力强的新型数控人才。

参考文献:

[1]丛娟,丛树林.基于数控仿真软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1(3).

[2]王芊.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_,陈存银.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4(2).

数控加工中心技师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编程技能和数控设备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整个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根据我校2010版机械工程学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为机械专业学生开设了48学时的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其中理论授课44学时,实验课程4学时,每年学生约有400人。目前,数控技术与编程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验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实验课时占课程比例很小,实训环节人学时远远不足。我院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是,只有两台数控加工中心,远远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实训需求。目前该课程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环节以观看为主,学生实际编程与操作的机会很少[2]。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数控技术知识与实际编程能力。目前,数控技术与编程的课程教材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数控系统原理部分知识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部分存在较多错误,脱离数控加工生产实际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建设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掌握数控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一、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1.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精简理论课时,增加实训环节,使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达到1∶1。以Fanuc、Siemense数控编程手册为参考依据,完善数控技术与编程的教学大纲,纠正、排除现有教材中错误,对许多数控教材中关于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系统以及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等内容进行精简。精简后的理论课时内容主要包括:(1)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基本原理、插补原理以及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数控加工工艺基础。一个好的程序员必须是一个好的工艺员。目前机械加工基础课程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介绍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因此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是理论课的重点内容之一。(3)数控编程基础。对于任何种类的数控机床或数控系统,存在一些共同的编程基础知识,如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基本指令代码、程序结构等。(4)数控车床及车削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5)数控车床及车削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6)数控自动编程。学习德国在工程教育和应用型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理念、方法、教学模式,引进德国凯勒CNC仿真模拟软件,增加实训教学环节。德国凯勒CNC仿真模拟软件是德国凯勒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它将数控机床工作过程、CAD/CAM、车铣削加工、系统控制编程等,利用三维模拟技术,并配以大量的图表、数据、解释、习题,进行演示与训练。实训教学环节分为二个阶段:①利用凯勒SYMplus CNC仿真软件,学习数控编程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编程指令,学习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机床的各种功能;②利用两台数控加工中心,学生分组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强化数控编程技术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具体内容包括:零件加工程序传输,装卡毛坯,设置刀具,建立工件坐标系,启动机床,完成零件加工,检验零件的尺寸精度等。

2.教学方法。针对以往授课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完全脱节,教学过程枯燥,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兴趣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教学法、问答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将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变我听为我练,变我学为我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将多媒体教室授课改为计算机机房授课,大班授课改为小班授课,增加学生实际练习时间,改善教师指导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相结合方法,讲授数控编程基本知识,通过德国凯勒SYMplus CNC仿真软件,强化理解、掌握各种编程指令功能、程序结构及编程技巧。增加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的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各种功能,具备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能力。

3.考核方法。以往将课程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三项,其中,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期末考核成绩占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4]。实验成绩为在加工中心实际加工零件的完成情况。改革后保持成绩考核比例,但是将期末闭卷考核改为上机开卷考核。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丰富的涵盖车削、铣削以及加工中心内容的考核试题库。要求学生根据生产实际零件图纸,设计制定加工工艺,选择合理刀具和切削参数,编制程序,仿真运行。评分标准依据加工工艺制定、刀具和切削参数选择的合理性,程序的完整性,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来进行,同时考查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上机开卷考核避免了单一的试卷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4.师资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行者,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改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鉴于教师具有较高的数控技术与编程理论水平,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安排现有在职在岗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数控生产实际,进行数控技能强化培训。派出了6名教师到德国凯勒公司接受IHK教师培训,学习德国先进的数控教学理念、方法,全部获得了德国IHK颁发的数控培训师证书,提升了教师业务素质,开阔了国际化视野。

二、改革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校数控技术与编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1)改善了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出勤率。(2)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强化了学生对数控编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增加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课程组教师专业素质。(4)建立了德国凯勒公司授权的凯勒CNC实验室以及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中德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明兴祖,何国旗,熊显文.数控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9):73-75.

[2]魏岩,阎长罡,陈天旗,等.数控机床计算机编程及切削加工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