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推敲诗句的故事有哪些?

1.诗人推敲诗句的故事有哪些?

推敲”的故事可谓流传久远。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的车骑。韩愈知道了原委后,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和他一起想,最后认为还是“敲”字佳。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做诗,反复推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可谓流传久远。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的车骑。韩愈知道了原委后,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和他一起想,最后认为还是“敲”字佳。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诗歌的代表作,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广为人们传诵。有家人藏有这首诗的诗稿,拿来一看,发现该句中的“绿”字,诗人一改再改。初云“到”,后圈去,注曰:“不好”;后改为“过”,复圈去;又改为“入”,旋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始定为“绿”。为什么呢?“绿”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色彩鲜明,唤起江南一片春色,唤起联想,引起游子思归的念头,与下文的“明月照我还”密切呼应。

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是大文豪苏轼游庐山所作,历来为人们所赞赏。但据《东坡志林》,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山不同”,后来才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到处看山”,不仅意思与第一句重复,而且语言平平,读来乏味,改为“远近高低”,既再现了庐山的特点,又代表了不同的角度,意蕴无疑丰富得多,诗意也更加浓厚。

2.诗人推敲诗句的故事

1、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推”改为“敲”,他犹豫不决,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冲撞了韩愈的车骑。韩愈知道了原委后,帮他一起想认为还是“敲”字佳。

2、《泊船瓜洲》是王安石诗歌的代表作,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广为人们传诵。有家人藏有这首诗的诗稿,拿来一看,发现该句中的“绿”字,诗人一改再改。初云“到”,后圈去,注曰:“不好”;后改为“过”,复圈去;又改为“入”,旋改为“满”;最后定为“绿”。

3、欧阳修看《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太通顺。因白天写文章被催促,没来得及仔细修改,晚上用心推敲,他决定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成为:“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好马,将书童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叙说了一遍。书童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

古时候,推敲,诗句,诗人

3.王安石与贾岛推敲的诗句有哪些故事

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他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4.那位诗人有推敲的典故?

贾岛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还有: 王安石 的

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第三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原来为 :春风又吹江南岸 等,后改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

5.关于推敲古诗字的小故事

“推敲”一词是指人们在写文章、作诗赋时,斟酌字句,反复琢磨。说起“推敲”一词的来历,还有一个发生在贾岛与韩愈之间的小故事。

唐代诗人贾岛,字浪仙,曾做过和尚。他的诗多写闲居情景,以五律见长,很注重词句锤炼。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雄奇;他的诗歌奇情壮思,写景状物,情趣盎然,有卓越的成就。

贾岛初到京城时,有一天,他去郊外看望老朋友李凝。看到李凝住所的幽静环境和附近的景色,便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厦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附言。”

在回来的路上,他骑在驴背上还在想这首诗。特别是诗中的“敲”字,是用敲字还是用推字,哪个字更贴切,一时还拿不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闯进了一队人马之中。原来是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的一队人马从此路过。韩愈的随从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问个究竟。贾岛如实说出原委。韩愈听后,感到这个年轻人作诗赋如此认真,很高兴。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一些。韩愈为贾岛一字之师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6.关于推敲古诗字的小故事

“推敲”一词是指人们在写文章、作诗赋时,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说起“推敲”一词的来历,还有一个发生在贾岛与韩愈之间的小故事。唐代诗人贾岛,字浪仙,曾做过和尚。

他的诗多写闲居情景,以五律见长,很注重词句锤炼。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风格雄奇;他的诗歌奇情壮思,写景状物,情趣盎然,有卓越的成就。贾岛初到京城时,有一天,他去郊外看望老朋友李凝。

看到李凝住所的幽静环境和附近的景色,便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厦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附言。”

在回来的路上,他骑在驴背上还在想这首诗。特别是诗中的“敲”字,是用敲字还是用推字,哪个字更贴切,一时还拿不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闯进了一队人马之中。原来是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的一队人马从此路过。

韩愈的随从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问个究竟。贾岛如实说出原委。

韩愈听后,感到这个年轻人作诗赋如此认真,很高兴。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一些。

韩愈为贾岛一字之师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7.王安石 贾岛推敲诗句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子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推”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有关古时候诗人推敲诗句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