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轮回有关的佛教诗句

1.与轮回有关的诗句

1、芭蕉灯一盏 笑看有轮回。

2、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3、云悲伤地飘过,星星远离月亮;天地分开的时候,命运不停地轮回。

4、今人未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5、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6、物是人非事事休,白云千载空悠悠。

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我相信生死轮回,所以我不害怕死亡,我相信永恒,因为在轮回的世界里生命会度度重生!

9、一叶一轮回 一日一明亮 是谁 又在细细安排着 明天的故事 轮回中的重复呢

10、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11、红尘有爱,轮回无惧

1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佛教

你的理解基本上是对,但不够深入,如果再深入一点就好明白了,佛教的因果是非常复杂的,从业力的用上来讲,有六因五果,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五果是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 总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世受苦难,是有前世的因,因果轮回肯定成立,但和要不要帮助并不矛盾,佛不舍一众生,只是众生执迷不悟,正如你说,今世受苦,前世是恶人,那么他为什么是恶人呢,他为什么做恶呢,在佛看来,就是执迷不悟,众生因为有贪嗔痴三毒,所以拼命造恶因,才生生世世轮回受苦,其实今生不受苦的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也可能做过恶,无论做过善或做过恶,在佛看来都是愚痴,因为只要在轮回中,今世做善,来世仍有可能做恶,所以佛无分别都会渡众生,佛渡众生是帮众生出离轮回,而善恶都要出离轮回才能真正解脱,佛渡众生不以善恶为标准,试想,普渡众生,有善众生恶众生的分别吗,地藏菩萨在地狱里不度恶众生度什么呢,佛正是看到众生造恶受罚无穷无尽,才无比的慈悲来度众生,反过来说,如果有分别,那就不是佛了。

3.关于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求佛经中,对六道中的天道,人间道,修罗道,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转世的地方,受福报。

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为福报大,没有什么痛苦,天人容易溺于玩乐而懒惰,所以不修行,天上修行因为没有什么考验,必须修很久。天人福报尽后,根据他的因果转生他界。

人道--半善半恶的世界,人们根据自身的因果和努力决定一生的起落。 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们去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必须面对邪恶的考验,能经过考验就能得道。

得道之人,可自决生死,若能进入四圣道,就可避免轮回之苦。阿修罗道--充满冲突及纠纷的世界,阿修罗像神有法力,不过没有神的福报。

他们的嫉妒心及骄慢心造成冲突及纠纷。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骄慢心,就可能转生于此界。

畜生道--欲望及疑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惩罚为恶,犯邪淫及疑妄罪的众生。转生为畜生后,互相行刑(杀害),继续堕落,非常难离开。

饿鬼道--惩罚非常自私的众生,饿鬼道的众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舍救他人,死后转世入饿鬼道受饥渴的折磨。 地狱道--惩罚残酷的众生,受诸种酷刑,惩罚终尽以后,转生饿鬼,诸世之后,方得转生为畜生。

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若堕落进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痛苦非常,脱离困难。 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

4.关于佛教中来世投胎做人的说法

阿弥陀佛 佛教不是仁者那样的说法。

正信的佛教是讲因果业力的,人的生死是离不开因果业力的,所以投胎也是因果业力决定的。 佛说,人身难得,所以一般的人不管是正常还是非正常死亡,再做人的机会都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了,因为人们通常所造的业是恶的多,善的少甚至没有善,那么随着各自的业力,一般就在三恶道轮转,仁者看看《地藏经》就明白,若不是地藏菩萨的慈悲愿力,是很难再出来一次的。

仁者的说法在民间是有传说。 民间传说意外死亡一般很难转世投胎的,虽是民间传说,但也有道理在,只是比较具体形象化了。

佛教认为意外死亡特别是比较强烈的死亡,往往死者的神识也就是所谓的灵魂会很长时间的在原地逗留,这是因为死者强烈的执着造成,并非有什么主宰或控制,佛教也不承认有什么主宰控制,是死者因为太突然了,很不甘心,而且死者也没有活着时候的理智了,完全是业力习气使死者执着在原地不肯离去。 若是自杀的人就更痛苦了,不但有强烈的执着,还会每七天重复自杀情景或行为,所以佛教是非常反对自杀的行为,它也违反了佛教不杀生的原则,杀自己也是杀生啊。

5.求古风的或关于轮回的句子如标题谢谢

1。

曼佗罗花开时谁还能够记起从前,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2。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4。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5。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6。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7。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8。千古轮回,谁在红尘笑? 9。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0。

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11。

尘埃落定,一曲终了,是谁为她双手倾负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12。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浅浅暗伤,挥墨笔上,负万丈尘寰。芳华嫣语,繁华散场 后,竟是幽梦一帘。

13。谁君临天下,青史留名?问情字怎写,红尘多少空梦? 14。

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 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

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一千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

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爱。 15。

年复春朝秋又老,青丝如雪万千根。鬓发已先斑,谁已负今生。

6.佛教关于轮回的理解

轮回指生命同境界流转轮回前提基于生命(灵魂)永恒存假设佛教讲六道轮回说生命通常都六种同境界流动轮回说合理性于生命确实有同境界其实我们现世人来说也有轮回:有人(或有时候)心境快乐时生命状态处于天境界;喜乐参半时生命状态处于人境界;有人(或有时候)心境绝望或痛苦时生命状态处于地狱境界;有人(或有时候)被欲望支配而痛苦时生命状态处于畜生或饿鬼境界····佛教修行终目从轮回解脱出来再轮回解脱生死(小乘阿罗汉)或达涅盘(大乘佛)超越轮回手段。

7.六道轮回

【轮回(梵sam!sa^ra,藏h!kyor-ba)】 指众生由于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迷界(六道)流转生死。

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云‘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云(大正3·644b)︰‘贪欲、嗔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 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云(大正3·295a)︰‘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 此种轮回思想,为印度各派宗教、哲学所共通的根本思想,而此思想则源自灵魂转生、灵魂不灭之原理。

古《奥义书》(西元前七世纪前后)中,对于人死后之命运,曾提出‘五火二道’说,此当系轮回思想最原始之说法。其二道说谓人死,经火葬后,即赴月世界。

此中,若其人前生作善、具正知识、完成正祭祀,则不久即可离开月世界,而抵达梵天世界,不再返回此世。此等过程称为神道(deva-ya^na)。

而另一种人在一定期间停留在月世界之后,即随着雨而返回此世。然不久即进入植物的种子之中,而成为食此种子之人或犬等生命体的精子,最后再生为人或犬等。

至于再生为何人或何物,则全依其前生之善恶多寡而定。此等过程称为祖道(pitr!-ya^na)。

经由祖道再生者,将会再受老死之苦;而由神道抵达梵天世界者则不必再生,因此亦无再度死亡之虞。 此种与业(karman)思想结合的轮回思想,佛教亦加以采用,并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的演绎与发展。

佛教认为,众生由于无明与爱执而轮回于生死。其轮回境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与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六道轮回之说,即指后者而言。六道为大乘佛教一般性的说法,说一切有部则除去阿修罗而说五道、五趣。

在六道或五道之中,以地狱为最恐怖之处,天为最佳之处;此中之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或三恶趣;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道,或三善趣。 中国汉藏地方与日本亦皆流传有此等轮回思想。

在西藏,更形成历代达赖、班禅等喇嘛转生的信仰。而在文学、美术方面,此等思想之影响亦甚深远。

于释迦之本生谭中,即颇多以轮回为主题的佛教故事,而印度之阿摩罗婆提(Amara^vati^)、阿旃陀(Ajanta^)石窟等地之雕刻,也都刻有此等轮回故事。 ◎附一︰慧风〈轮回与业〉(摘录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4}) 佛陀时代印度的轮回说与反轮回说 现在根据大小乘经论中所习见的有关于印度轮回思想的说法,约举如下四种︰ (1)印度正统文化婆罗门教的轮回说︰婆罗门教以梵神为创造主,不唯创造了人间世界,也创造了其他五道世界,人的灵魂是梵所赋与,所以梵是‘大我’,给人的灵魂是‘小我’,小我的灵魂居于人类肉体的心脏。

人如果能经常在森林中修习禅定,以净洁自我的灵魂,以苦行克服从肉体上所发生对物质的欲,以祭祀梵神救赎自身所有的罪行,此后小我灵魂便得与梵的大我同住,这是善业;否则,便是恶业,死后灵魂要堕落到其他恶趣中去。 (2)瑜伽行者的轮回说︰释迦牟尼佛陀时期,印度已出现反婆罗门教的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数论一派,它已否定了自我灵魂从梵神转变而来,而主张每个人的自我灵魂是独立而不是依附于神。

自我的灵魂原是纯精神界的东西,叫做神我,因为起物质的享受欲望,遂与物质原素(自性)结合,因之失却了独立而展开这个现实的世界。神我是非常微小的东西,但一刹那可周转整个肉体。

如纵任欲乐的罪恶行为,神我就更会下堕到恶道中去,只有静修瑜伽行的禅定,制止神我上所起的爱欲,使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神我便超脱了物质的拘囚,死后就可以完全归还到灵的世界,是之谓解脱轮回。 释迦牟尼佛陀在初出家时曾访问过的阿罗逻迦兰与郁头罗罗摩子二仙人,据说就是数论派当时有名的学者。

耆那教思想也接近这一派。 (3)宿作因论派的轮回说︰宿作因论是极端的机械宿命论。

他们不仅主张今生灵魂上肉体上所受的苦乐是过去业所规定,即今生的所有行动,甚至一举手、一动足、打个喷嚏,也是由过去业所规定的。 这好像我国一部分相信八字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命定论的思想。

宿作因论者认为人就应该这样听天由命下去,待过去宿业消灭,自我的灵魂也就自然会得到解脱。因之,他们认为作恶固然不对,行善修持也都是多余。

六师外道中的末伽黎拘赊迦叶和迦罗鸠驮迦旃延,是属于这一派。 (4)顺世派死后无灵魂无轮回说︰由于婆罗门教的神权阶级的教育,加上轮回因果说与机械的宿命论,当时印度人民的精神有不胜其负担的苦闷,于是产生了一部分偏激思想起来反抗,否定了神、否定了灵魂、否定了轮回,甚至否定了善恶的道德标准。

他们认为人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构成,于是产生感觉思想,到了死时,身体还归四大,停止了感觉思想的作用,‘身死如油尽灯灭’精神也随之死灭,既无灵魂不灭的这个东西,更谈不到什么灵魂的轮回转生。 因此,他们对于今生的善恶行为决定来生的苦乐因果说,是根本谈不上的。

他们说,在恒河北岸斩杀很多的人,不成为恶因,不会招苦果;在恒河南岸布施供养很多的人,不成为善因,不会招乐果。他们更唱。

8.六道轮回的问题佛说:六道轮回意为众生皆在地狱、畜牲、鬼怪、凡人

佛教称:善业是清净法,不善业是染污法。

以善恶诸业为因,能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是为业果。作为业果的表现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依于善恶二业而显现出来的,依业而生,依业流转。

所以,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只要在六道轮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说是凡夫,生死流传,不能出离,如同漫漫的长夜,虽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还是要受轮回。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间,这有形世间为无名烦恼所包围,所以世间为五浊恶世。

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这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内,都要接受轮回,因此佛经说三界犹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烦恼无名之火所烧。

据经典所指出,行十不善业因缘故,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行十善业道因缘故,则生天界及人界。

所谓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灵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虽然享福,但是福报总有享受完的时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堕落,仍然要轮回的。 至于阿修罗境界,就是精灵世界,停留在精灵世界的灵魂,固然生前也修善业,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称为「正神」,只能称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罗境界的环境是最复杂,「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间者,以此类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气」,邪气不能生。 人若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

因此,所谓「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

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

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有二项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轮回有四项是无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 有形的称为「有器」,无形的称为「无器」。

“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唯心图”、“六趣生死轮”。造像来自《六趣轮回经》。

刻于宝顶大佛湾南岩、龛高7。8米、宽4。

8米。 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

7米的原形巨轮,名“六趣轮”。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

轮外刻“转轮圣王”,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彦,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 六趣轮可分为四层。

内层中心刻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坐下有一条毒蛇。

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瞋“三毒”。 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

故有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另从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

第二层的六份就是所谓的“六道”,即六种“业力”产生的果报。 第二层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

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

“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阿修罗原本是一位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天神,能力同“天”。

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动,故而被撵出“天道”降至“阿修罗道”。 第二层正下方是“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

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饿鬼道,刻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

此道中的饿鬼的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饥饿,千年万载难得一食,即便得了,也会立即被猛火所焚,烧成灰烬。 “地狱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驱使,互相蚕食。

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 第三层造像表现了“十二因缘说”的基本内容,即展现众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状”。

第三层上方正中的小圆龛中刻一罗刹将军。身着将服,手持宝剑,危襟电坐。

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闲而坐,旁摆瓦轮;一猿猴结跏而坐,一渔翁撑船捕鱼;一修行者静心参禅;一对男女双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着的男子诉说;一母亲怀抱婴儿;一青年脚踢瓦罐,殴打老妇;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妇;一侍者搀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两位女人扶棺痛哭;两男女并坐交谈,面露愁容;一男子双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妇女背着小孩,与男子惜别;一男子紧挽缰绳,牵马不骑。 这些造像,依次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

和轮回有关的佛教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