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尚书赴兴元》 姚合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
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分类:

作者简介(姚合)

姚合头像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郑尚书赴兴元》姚合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郑尚书赴兴元》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儒学的成功者登上了朝廷的高位,谁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红旗燃烧着浓密的雪花,白马踏着狂风奔驰。斧钺声响彻云霄,诗书的智慧驾驭汉中。从此方知百战百胜的策略,并不在于弯弓射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物送别郑尚书前往兴元的场景,并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思考。首先,诗中提到了儒学成功者的地位,暗示了儒学的重要性和卓越成就。接着,通过描绘红旗燃烧着的雪花和白马疾驰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郑尚书奔赴兴元的决心和迅猛的行动。诗中提到的斧钺声和诗书之智,则象征着他在汉中地区执政的能力和智慧。最后,作者以“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意味着在实现伟大事业上,强大的智慧和才能远比武力和弓箭更为重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郑尚书的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示了他的才能和智慧,并表达了对他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红旗烧密雪和白马踏长风,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斧钺来天上和诗书理汉中的描写,体现了郑尚书在统治汉中地区的能力和治理智慧。最后,作者以对弯弓的否定,强调了智谋胜过武力的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文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赞美了郑尚书的成就,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它将才能和智慧置于高位,以此来表达对统治者和领导者的期望和要求。同时,通过对儒学和文治的呼应,这首诗词也传递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郑尚书赴兴元》姚合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shàng shū fù xìng yuán
送郑尚书赴兴元

rú yǒu dēng tán guì, hé rén dé cǐ gōng.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hóng qí shāo mì xuě, bái mǎ tà cháng fēng.
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fǔ yuè lái tiān shàng, shī shū lǐ hàn zhōng.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
fāng zhī bǎi shèng lüè, yīng bù zài wān gōng.
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郑尚书赴兴元》专题为您介绍送郑尚书赴兴元古诗,送郑尚书赴兴元姚合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