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李弥逊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锦衣人逐惊沤散,
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
酸风吹泪过姑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贯之的离别场景。锦衣人(指杨贯之)随着惊涛拍打而散开,红旗随着夕阳的降落而低垂。将来某一天,当他驾着小舟离开江边时,苦涩的风吹过姑溪,他的泪水也会随之而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杨贯之的离别情景,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壮志未酬的情感。诗中运用了精练的意象描写,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中的"锦衣人逐惊沤散"形象地描绘了杨贯之离别时的场景。锦衣人指的是杨贯之华丽的着装,逐惊沤散表示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逐渐散开。这种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离别时的痛苦和无奈。

其次,"丹旐歌随落照低"表达了杨贯之在离别时心情的起伏。丹旐是红色的旗帜,这里象征着杨贯之的壮志和抱负。歌随落照低,旗随夕阳低垂,暗示着他的壮志逐渐黯然失色,情绪低落。

最后,"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描绘了杨贯之未来的离别情景。扁舟指的是杨贯之离开的交通工具,江上路表示他将离开江边的道路。酸风吹泪过姑溪,传达了他离别时的悲伤和伤感。整句表达了诗人对杨贯之离去的惋惜和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刻画了杨贯之的离别情景和内心感受,既传达了作者对杨贯之的深情祝福,又表达了对壮志未酬事业未竟的遗憾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于离别、壮志和人生意义等主题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guàn zhī tí jǔ wǎn shī èr shǒu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jǐn yī rén zhú jīng ōu sàn, dān zhào gē suí luò zhào dī.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tā rì piān zhōu jiāng shàng lù, suān fēng chuī lèi guò gū xī.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古诗,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