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杨亿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分类: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头像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句》杨亿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句》

前瞰琵琶州,
后枕思禅寺。

中文译文:

俯视琵琶州,
仰卧思禅寺。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杨亿所作,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场景。诗中以琵琶州和思禅寺为主题,通过前瞰和后枕的方式,将两个地点的景色与内心的思绪相结合。

诗的第一句“前瞰琵琶州”,表达了诗人俯视琵琶州的景象。琵琶州可能是一个地名,也有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琵琶音乐之乡。通过“前瞰”,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高处,可以远眺琵琶州的美景。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心境上的超脱,以及对琵琶州景色的欣赏和沉醉。

接着,诗的第二句“后枕思禅寺”,表达了诗人仰卧并枕着思禅寺。思禅寺可能是一座佛寺,寓意着修行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后枕”,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状态,体验着思禅寺给予的思考和冥想的空间。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倾慕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前瞰和后枕的对比,将外在的景色与内心的思绪相连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及对自然和内心的思考与沉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前瞰和后枕的手法,将诗人的视角引入高处俯瞰和静谧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对自然和内心的融入和共鸣。

诗人通过琵琶州和思禅寺这两个地点,分别代表了外在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前瞰琵琶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陶醉;后枕思禅寺,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禅宗思想的追求。

整首诗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仿佛站在高处眺望,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它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沉思和反思。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一种恬静的心境,引发对生活和内心的思考。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主要在于它传达出的心境和意境。它通过景色和内心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内心世界的诗,引导读者进入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句》杨亿 拼音读音参考


qián kàn pí pá zhōu, hòu zhěn sī chán sì.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句》专题为您介绍句古诗,句杨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