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寓廨(三首)》 高启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京师寓廨(三首)》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京师寓廨(三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京师的官署中的寂寞和孤独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
孤独度过花开的时光,只有我自己明白内心的忧思。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我没有人可以倾诉心事,只能将寂寞之情写成诗寄给僧人。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官署中的帐幕上积满了鼠迹和尘埃,雨声穿过宁静的池塘。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我懒散而无所事事,不敢抱怨自己的名声低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京师官署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感。他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能理解,无法与他人分享。他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写成诗寄给僧人。诗中描绘了官署中的冷清景象,鼠迹和尘埃的存在凸显了寂寞的氛围。雨声的到来更加强调了宁静的氛围。作者自嘲地说自己懒散无所事事,但又不敢抱怨自己的名声低微。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他在京师官署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诗中的自嘲也展示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接受和理解。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京师寓廨(三首)》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shī yù xiè sān shǒu
京师寓廨(三首)
jì mò guò fāng shí, yōu huái zhǐ zì zhī.
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
xiù wú tóu xiāng cì, qiè yǒu jì sēng shī.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shǔ jī chén níng zhàng, wā shēng yǔ dào chí.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shū yōng kān zhì sàn, bù gǎn yuàn míng bēi.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