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黄庭坚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桑最知天风高,
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
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
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
声到浔阳渡头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行者在浔阳江口停留三天的情景。诗人通过枯桑树的经历表达了天风的高远,旅人则感受到时光紧迫。诗人提到他去年解除官职,从北门离开,却仍然停留在江边的船上,依靠着富商贾客的款待。他还提到了一个叫狙公的人,他拥有七匹名贵的马,但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可怜的。最后,诗人描述了湖口县前的战鼓声传到浔阳渡口的船上。
赏析:
这首诗以浔阳江为背景,通过描述不同人物和景物,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首先,枯桑树被用来象征天风的高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慨。旅人感到时光紧迫,暗示了他的旅程紧张而有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诗人提到自己去年解官,却仍然停留在江边的船上,依附于贾客的款待。这反映了当时官员出仕不易,即使解职也难以离开权力的影响,需要依赖他人的支持。这也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诗中的狙公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物,拥有七匹名贵的马。然而,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可怜的,暗示了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这种对财富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最后,诗人描述了湖口县前的战鼓声传到浔阳渡口的船上,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动荡的环境。这种战鼓声的描绘,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和景物的描绘,折射出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并通过对时光流逝、权力和财富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的思索。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xún yáng jiāng kǒu zǔ fēng sān rì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kū sāng zuì zhī tiān fēng gāo, lǚ rén gèng jué shí xù pò.
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
qù nián jiě guān chū běi mén, yóu lǎn jiāng chuán yī gǔ kè.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jū gōng qī xù fù guì tiān, xǐ sì nù sān jù kě lián.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hú kǒu xiàn qián jiào zhàn gǔ, shēng dào xún yáng dù tóu chuán.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