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含义有哪三层

0 2024-09-05 18:35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在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含义:

一是礼制

礼制即作为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国家制度规则,礼制的中心是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制度。礼制的目标是建立“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等级秩序,核心是家族等级制度及其延伸出来的社会等级制度。(礼制回答为什么要建立礼的问题)

二是礼义

礼义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及其价值的解释,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主要内容是对礼的道义释义或礼的理论总结等。(礼义回答某个礼仪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

三是礼仪

礼仪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仪节,是在交往场所或程式中体现人之身份等级的仪则和行为规范,礼仪的中心问题是用仪式表达社会价值观念,是等级条件下对人的敬重的方式。(礼仪解决如何施行礼的问题)

2.礼仪有哪几个层次,其层次的含义是什么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3.礼仪是什么

一、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二、礼仪的涵义

在中文里,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中国古代的“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

在西方,“礼仪”同样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我们今天所说的礼主要是指礼仪。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纵观中外对“礼仪”的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2、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

3、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三、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1.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2.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3.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4.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4.礼仪的含义有哪几种

生活礼仪篇

电话礼仪 行为举止礼仪 拜访的基本礼仪 仪表礼仪 宿舍礼仪 接待礼仪 乘车礼仪短信礼仪 附一:日常生活中常用礼貌用语: 附二:大学生文明礼仪四点注意

工作学习礼仪篇

雅思口语考试礼仪 会议方面礼仪 办公室礼仪 自习课礼仪 图书馆礼仪

社交礼仪篇

面试礼仪 舞会礼仪 餐桌礼仪 附一:美国人用餐的戒条六条 附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附三:中国人用餐小规矩 附四: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而常被忽视的礼仪实用型餐桌礼仪(酒场型) 附一:人际交往的十个技巧附 二:社交公共场合礼仪规则

网络礼仪

十点注意 在即时通讯软件适用的网络礼仪 论坛和BBS适用的网络礼仪 网络行为的基本规范。

礼仪源自于您的内心。当您真心关心别人、在意他人的自尊与感受时,发自内心且表现在外人的待人处事方式,就是礼仪!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就是生活,生活中,不学礼无以立。生活中有太多的遗憾和缺陷,而这些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知书识礼。礼仪会教会你心平气和,礼仪会让你镇静淡定,礼仪会提高你生活的品味。当你和一个真正知书识礼的人接触时,你会发现这个人举手投间都散发着高尚的气质,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或让人肃然起敬,甚至让人崇拜。这样的人一个微笑都可以倾国倾城。

礼仪就是习惯,习惯了就好了。这是我在听一个礼仪讲座时,那位讲师说的。因为习惯成自然,当文明礼貌成为人们的习惯时,那国家就是礼仪之邦。都知道骂人不对,但骂人的人很多,大学里同样很多,因为骂人都成了他们的习惯,甚至无意识的就骂了人,就这样不知不觉伤害了别人。

礼仪就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对“为什么不留在日本深造?”一问做出回答,回答中举了个例子:如果我学导弹专业,呆在美国造导弹,结果美国的导弹打到了浙江,那我郑强成什么了!日本教授很佩服郑强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郑强曾在独墅湖影剧院做过“大学生人文素养 价值与择业取向”的讲座,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

5.礼仪的概念,礼仪的三要素是什么

1、礼仪的概念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2、礼仪的三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

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扩展资料:

礼仪的基本含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1、礼节和仪式。

这是传统的解释,“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

2、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

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这里的方式分行动型和非行动性,像给老人让座等,就是行动型的,也就是尊重的形式,这需要行动才有效果;而像庄严场合不嘻笑,别人睡觉不吵闹等,就是非行动型的,也就是行为规范,它不需要行动就有效果。

3、最简单的说,礼仪就是人类(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日常交际中总结出来最不会伤人的话,虽说是不伤人,但是在网络上,有一些人不太喜欢这些客套话。

礼仪既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致福曰礼,成义曰仪。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

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礼仪

6.礼的三层含义不包括

礼,lǐ,

(1) 会意。从示,从豊( 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offer sacrificer to gods]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 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礼仪的含义有哪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