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个民族的礼仪

0 2024-08-06 23:35 xswz 来源:xuanchuanyuan.com

1.献哈达是那个民族的礼仪

藏族和蒙古族献哈达是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得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得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以表示人虽离去,但心还留在这里。 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处于游牧经济形态下的古代蒙古人,在外出途中,常常要携带奶食品,奶酒或其他干粮,遇有路人,不管相识与否,都要主动攀谈,问候,并互相交换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发展成一套易物的习俗。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交换鼻烟壶和哈达的习俗。

哈达,为藏语音译。就是一种“礼巾”。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哈达长度不等,上绣“八宝”“云林”等图案,图案象征幸福、吉祥。 关于哈达的来源,现有多种考证。

但习俗为藏传礼仪为人们所公认。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鄂尔多斯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并世代相传。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元旦这一天,大汗统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国中,拥有领地或掌有管辖权的要员,都纷纷给大汗进贡金、银河宝石等贵重礼品,并且要配上白布,意思是祝福皇帝陛下万寿无疆,财源充足、享用不竭。”可见,献哈达有吉祥之意。

哈达用丝、棉布做成。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

有数尺宽、丈把长的大哈达,一般在特殊的场合下使用,颜色以青色为多,因为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颜色,这是与西藏哈达礼仪的不同之处,西藏哈达多为白色,受藏传佛教的影响,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献哈达有一定的礼仪。

对长辈,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接受哈达者如果是长辈,则可以就坐受礼;如果不是长辈,则一定要站着接受,一般情况下,接受哈达的人要将接到的哈达调转折叠口还给主人。 按蒙古族的礼俗,凡初次相见,必先交换哈达。

其长度、质料及敬献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旧时给王公和佛像献哈达,要双腿跪下,两手高举,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略向前倾,两手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和足下,在敬献的时候,哈达必须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

否则,为失礼;对平辈,则将哈达送到对方的手中或腕上;对小辈及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脖子上。 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迎来送往、馈赠的礼品,逢年过节和日常往来中必不可少的礼节,献哈达这表情庄重、大方、真诚,他们用这一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宾朋的欢迎和爱戴。

有的时候献哈达还要吟诵各种吉祥的祝赞词,以渲染敬重的气氛。现在内蒙古的一些旅游区,大都用献哈达的方式来欢迎客人,但是在献法上往往有些出入,比如,把哈达直接套在游客的脖子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与藏俗不同,蒙古族在敬献哈达时一定不挂在脖子上。

这种做法是过去宗教界的习俗,不过那也只能给孩童系挂。所以,如果你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不要被这种错误的做法所误导,正确地接受蒙古族礼仪,你才会真正领会到它的文化底蕴。

2.各个民族的礼仪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

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

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

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

3.写出5个民族的礼仪和习俗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4.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是什么

古代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1.祭祀之事为吉礼; 2.冠婚之事为嘉礼; 3.宾客之事为宾礼; 4.军旅之事为军礼; 5.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 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5.中国民族有哪些礼仪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的文化思想,如孔子关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中和”主张,《礼记·礼运》中关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的主张,以及孔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等等。

应当说,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这些关于和谐文化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构成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封建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和谐思想是旨在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人伦为思想基础的,同我们所要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本质的区别。

从思想文化关系上来看,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创新,特别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文化是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基础上构建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合作的社会关系,反映的普遍的社会和谐状态。因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制度才是构建和谐文化之“源”,之“根”,而传统文化是“流”。

当然这个“流”也很重要,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认为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观点、或是古代和谐文化“现代版”的观点都是不对的。

6.不同民族的礼仪有什么特点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与习俗存在差异,各地区、各民族的礼仪因而也就存在各自的特色,具有民族地域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我国疆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其风俗习惯、礼仪文化各有千秋。比如见面问候致意的形式就大不一样,有脱帽点头致意的,有拥抱的,有双手合十的,有手抚胸口的,有口碰脸颊的,更多的还是握手致意,这些礼仪形式的差异均是由不同地方风俗文化决定的,具有约定俗成的影响力。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以讲文明、懂礼貌为荣。但是,由于东西方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所不同,因此,中西方礼仪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们中国人早晨见面时,往往关心地问对方:“吃了吗?”或客气地询问“去哪里?”大家都习以为常,因为“民以食为天”嘛!而且彼此心里也清楚,“去哪里”只是友人在路上相遇时说的一句客套话。但西方人清晨碰见却很少这样寒暄,而习惯互道“早安”,倘若你用习惯用语“吃了吗”或简单地招呼一声“去哪儿”问候不大了解中国国情、风俗的西方人,他(她)可能会纳闷:“难道我没有足够的钱吃饭吗?”或许误以为“你要请我吃饭?”至于我去哪里,与你有何相干?“去哪里?”本来是一句礼节性问候语,可有的老外说不定会把你的好心善意视为干涉其私事的不礼貌行为。

在我国,虽然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工人为“老师傅”,称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吴老”“钱老”,称年事已高的先生为“老伯”或“老大爷”等。“老”象征着经验丰富,“姜还是老的辣”。而老当益壮者更是令人钦佩。不过,假如我们满怀敬意地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尊称她为“老夫人”,结果“老夫人”竟拂袖而去。对她来说,“老”意味着“魅力丧失”,“风韵不存”。无独有偶,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却遭到老人的“白眼”。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独立意识强、不愿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故此,当我们与西方老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同样是请客,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中国人请客人动筷子时,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请随便用。”一些西方客人听了此话好生奇怪,明明是满满一桌子菜,主人怎么说没什么菜呢?西方客人之所以疑惑不解,皆因不熟悉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国人一向认为,“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说话时十分谨慎,甚至过分谦虚。相比之下,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许多菜,但却振振有词:“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者热情洋溢地说:“这道菜,是我夫人特地精心为你做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些西方人似乎有点狂妄,真不知天高地厚。但这则恰恰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这里顺便指出,中国人请客时,桌子上的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她若瞧见盘子里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出国访问,外国友人喜欢送小礼物。如果带有包装的话,一定要当面打开来看,这是规范的做法,是表示重视、表示喜欢;要是不当面打开看的话,会被视为对对方的侮辱。然而,在我们中国,通常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拆看礼物,以示“重情不重物”,要在客人走后才能打开。如果当客人面打开,便是不懂礼貌的。这便是礼仪的民族地域性。

在美国,儿子对父亲直呼其名是父子之间十分正常的现象,但在中国若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就会被视作大逆不道。

拥抱亲吻在西方是一种普遍的友好礼节,然而在中国,如有男女当街亲吻,人们便为之侧目,认为有伤风化。

我们喜欢象征大吉大利、兴旺发达的红花,在新人成婚时,也以红色鲜花相赠,但在西方人眼中,白色鲜花象征纯洁无瑕,将它送给新人才是合适。如果要给中国新人送白色鲜花,就会被认为不吉利。

由于礼仪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所以“人乡问俗”、“人乡随俗”和“人境问禁”都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涉外工作中,要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和禁忌,这对国际交往、商品流通和取得外交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7.献哈达是那个民族的礼仪

藏族和蒙古族献哈达是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得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得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以表示人虽离去,但心还留在这里。 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处于游牧经济形态下的古代蒙古人,在外出途中,常常要携带奶食品,奶酒或其他干粮,遇有路人,不管相识与否,都要主动攀谈,问候,并互相交换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发展成一套易物的习俗。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交换鼻烟壶和哈达的习俗。

哈达,为藏语音译。就是一种“礼巾”。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哈达长度不等,上绣“八宝”“云林”等图案,图案象征幸福、吉祥。 关于哈达的来源,现有多种考证。

但习俗为藏传礼仪为人们所公认。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鄂尔多斯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并世代相传。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元旦这一天,大汗统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国中,拥有领地或掌有管辖权的要员,都纷纷给大汗进贡金、银河宝石等贵重礼品,并且要配上白布,意思是祝福皇帝陛下万寿无疆,财源充足、享用不竭。”可见,献哈达有吉祥之意。

哈达用丝、棉布做成。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

有数尺宽、丈把长的大哈达,一般在特殊的场合下使用,颜色以青色为多,因为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颜色,这是与西藏哈达礼仪的不同之处,西藏哈达多为白色,受藏传佛教的影响,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献哈达有一定的礼仪。

对长辈,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接受哈达者如果是长辈,则可以就坐受礼;如果不是长辈,则一定要站着接受,一般情况下,接受哈达的人要将接到的哈达调转折叠口还给主人。 按蒙古族的礼俗,凡初次相见,必先交换哈达。

其长度、质料及敬献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旧时给王公和佛像献哈达,要双腿跪下,两手高举,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略向前倾,两手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和足下,在敬献的时候,哈达必须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

否则,为失礼;对平辈,则将哈达送到对方的手中或腕上;对小辈及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脖子上。 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迎来送往、馈赠的礼品,逢年过节和日常往来中必不可少的礼节,献哈达这表情庄重、大方、真诚,他们用这一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宾朋的欢迎和爱戴。

有的时候献哈达还要吟诵各种吉祥的祝赞词,以渲染敬重的气氛。现在内蒙古的一些旅游区,大都用献哈达的方式来欢迎客人,但是在献法上往往有些出入,比如,把哈达直接套在游客的脖子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与藏俗不同,蒙古族在敬献哈达时一定不挂在脖子上。

这种做法是过去宗教界的习俗,不过那也只能给孩童系挂。所以,如果你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不要被这种错误的做法所误导,正确地接受蒙古族礼仪,你才会真正领会到它的文化底蕴。

是哪个民族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