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宾之礼具体是怎么回事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bai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du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 “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zhi
“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dao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礼”其表现形式有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⑴“稽内首”:是臣拜君之礼。拜者头首着地,并停留较长一段时间;⑵“顿首”:即叩首、叩头。头一触地就起,是一种用于平辈间的,比较庄重的礼节。古人就常常在书信的头或尾书以“顿首”二字,以表敬意;另外,还有“空首”、“容再拜”等。
2.礼记,玉藻中关于人的九个方面的规定
《礼记·玉藻》中的传统礼仪要诀(九容):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上述经典曲取自《礼记·玉藻》。《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里面有对各种礼仪规范的记载。所谓“九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要学习并熟悉的关于人格修养和礼仪的基本规则,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高雅的姿态。
“九容”具体解释如下:
“足容重”是指脚步稳重,不要轻举妄动(在尊长面前快速通过时不受此限)
“手容恭”不是指慢腾腾地干活,而是指无事可做时,手要端庄握住,不要乱动
“目容端”是指目不斜视,观察事物时要专注
“口容止”是要求在说话、饮食以外的时间,嘴不要乱动
“声容静”是指振作精神,不要发出打饱嗝或吐唾液的声音
“头容直”是要求昂首挺胸,不要东倚西靠
“气容肃”是指呼吸均匀,不出粗声怪音
“立容德”是指不倚不靠,保持中立,表现出道德风范
“色容庄”是指气色庄重,面无倦意
3.什么礼仪叫三拜九叩
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道教的三拜九叩如下所示
一:走进庙观后,进入大殿,面对神像,首先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尺远,身心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要存,嘴里舌搅华池甘液自生。静下心神。 二:头脑清静后,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顶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诀通阴阳。子午诀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掐中指尖,右手拇指掐左手无名指根。接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合。男女左右手相反,又称太极诀。然后呼气三口将诀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完腰鞠躬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诀,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向右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分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此时脑子里要观想你叩拜的神佛化成一道光进入你的体内。手在做时,意念要到,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此为返老还童式,是为还精补脑。 意念观想自己身上放出万道金光。此是于你叩拜的神佛金合二为一。 五:起身,左手护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入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过泄,此是二跪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此是三拜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到位,两脚靠拢立正,弯腰打鞠躬退出大殿。 三跪象征人三宝精气神,道三宝道经师,天三伯日月星,象征三才。九叩象征纯阳之数。 三跪九叩能使阴阳平衡,调七情,去六欲。心态保持平和。过去道门有位前辈每天修炼三跪九叩达上万次,出现了辟谷现象。
4.中华礼仪之什么是三叩九拜
冒昧纠正楼下,为了正本清源中国礼仪。
近代称三跪九叩,是中国清朝时期觐见皇帝或大臣时所行的叩头大礼。现代道教也沿用此礼。
拜首礼本来仅使用於对天地祖宗和直系尊亲属,以示大尊敬,一般是一拜,到了南朝才规定为三拜。到了明朝时期演变为拱手的「五拜三叩之礼」与四拜礼。道教的三跪九拜是拱手拜礼。
清兵入关之后,以垂手的三跪九叩之礼取代了明朝的拱手五拜三叩之礼。
规范的拜礼行礼方式为:先拱手作揖,行礼者跪下,拱手作礼「一拜首」、拱手作礼「再拜首」、拱手作礼「三拜首」。
楼下的叩头是满清是叩头,垂手三次将额头叩向地面。如此三次跪下叩头,行礼人叩头共计九次,因此被称为「三跪九叩之礼」。
5.礼仪中叩首和拜的区别是什么
礼仪中叩首和拜的区别是释义不同,引证解释不同。
一、释义不同
1、叩首:伏身跪拜,以头叩地。
2、拜:屈膝、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
二、引证解释不同
1、叩首:《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才打得几拳,众宫娥惧幽王见罪,一齐跪下叩首。”
2、拜:《说文》:“拜从两手下。”
扩展资料
叩首和拜的近义词:
一、稽首
1、释义
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2、引证
郭沫若《雷电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二、顿首
1、释义
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
2、引证
丘迟《与陈伯之书》:“丘迟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