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60岁的哈迪德是个工作狂,至今单身一人。她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1972年进入英国伦敦的建筑学会学习。毕业后在伦敦创办自己的事务所。
哈迪德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一光环主要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却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
1993年,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在它的建筑方案出台、尚未实施之际,由于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而名噪一时。哈迪德通过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一次,哈迪德的获奖作品是台湾台中古根汉美术馆。评委认为她能够大胆利用空间,巧妙运用几何学原理,使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成功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妙,因此才把本年度的大奖授予她。当代建筑大师、评审团成员之一法兰克·盖瑞称赞哈迪德的每一个设计都创意十足。另一位评审费巴姆表示,哈迪德单单画出设计图,就已大大扩充了建筑的“创作曲目”。她设计的大型综合建筑建成后,创造力更能充分展现非解构主义大师,与屈米、埃森曼的区别。扎哈·哈迪德并不是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本人也不认为她是一位解构主义建筑师。她与解构大师屈米、埃森曼是有区别的。虽然建筑形式相似,但是屈米的思想源自德里达,而哈迪德则是受到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影响。屈米及埃森曼解构主义的共性是在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对现代主义建筑和传统建筑二元对立的瓦解。屈米重构了一种非二元对立的理论,埃森曼重构了一种后功能主义。他们在重构的同时,都走向了各自瓦解对象的对立面。而哈迪德则是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批判,进而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发展适合新时代的建筑,这才是哈迪德在建筑中所要实现的本质目的。 多方位出击的哈迪德走着理论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的路子,她的实践几乎涵盖所有的设计门类。1983年,她在伦敦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她的一些颇具实验性和前卫的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些,都反映出一位特殊女性设计师的广阔视野。
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会有超出现实思维模式的、突破式的新颖作品。
2.建筑师联合设计的项目
1、米兰城市生活塔(Citylife Tower):扎哈•哈迪德、矶崎新、丹尼尔·里伯斯金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与李博斯金(Daniel Libeskind)联手设计的米兰Citylife住宅设计项目
2、光之屋(lighthouse): UNStudio,3XN,Gehl Architechts
灵动的港口开发区包含了综合住宅区(300户自住房及100户出租房)、全新的海港人行道、咖啡厅、餐馆、skybar酒吧及公共广场。该区域为无车区,住宅包括270套公寓和30栋联排公寓。高达140米的塔将成为丹麦最高的建筑。居住区将不设后院,但将从各个角度对其外立面进行处理,立面图样灵感来自于水中倒影,以此实现“人在画中居”的意境。建筑设计由阿姆斯特丹的UNStudio、奥尔胡斯的3XN及城市环境专家Gehl Architects密切合作完成。
3、三里屯village
三里屯Village为开放式结构,由19栋低密度的建筑组成,多位国际名师集体设计而成。包括日本著名设计师KengoKuma&Associates、日本BMA建筑设计团队、美国SHoPArchitects和Lot-EK的建筑设计公司。
3.现在马尔扎哈现状到底如何
看了韩服胜率榜,几个段位胜率都排的挺前面的。
而且现在坦克联盟这么厉害,马尔扎哈切肉也是好手。但看大家讨论不多,也挺奇怪的。
今天匹配试了一把,感觉Q伤害好高。出来一查Q和E居然都有0.8的加成,大招有1.3!不但肉在粪坑里烫的飞起,而且脆皮基本吃了QE就差不多跪了。
当然这也是有点顺风的局。另外就是秒人的时候,每个技能都想放上去,滚键盘有点手忙脚乱的,有时候就只有WR,有时候R后面接其他技能把R给打断了有没有马扎老手来指教下,马扎有些啥小技巧,比如小虫子有什么秒用,怎么更让E跳到对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