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后长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舍后长松”出自金朝元好问的《人月圆》,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hě hòu cháng s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舍后长松”全诗

《人月圆》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作者简介(元好问)

元好问头像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翻译及注释

翻译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注释
人月圆:黄钟调曲牌名。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
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
要就:要去的地方。
远岫:远山。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鉴赏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元好问在曲中表现的主题虽然是欣慰与满足,但在字句中也隐约透出国家灭亡后闲居无所作为的无奈,这从结煞几句有意所作的豁达语中可以品出。全曲化用前人成句,意辞俱到,含蕴深远,这是散曲在草创时期文人作品的特点,不如后来的作品那幺尖新显豁。对前人诗词的点化,融入曲中,画面突出,意境深远。应用了移情效果。

“舍后长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én yuè yuán
人月圆

zhòng gāng yǐ gé hóng chén duàn, cūn luò gèng nián fēng.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yí jū yào jiù, chuāng zhōng yuǎn xiù, shě hòu cháng sōng.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shí nián zhǒng mù, yī nián zhǒng gǔ, dōu fù ér tóng.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lǎo fū wéi yǒu, xǐng lái míng yuè, zuì hòu qīng fēng.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舍后长松”平仄韵脚

拼音:shě hòu cháng sōng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舍后长松”的相关诗句

“舍后长松”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舍后长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舍后长松”出自元好问的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