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我骨为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换我骨为仙”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wǒ gǔ wèi x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换我骨为仙”全诗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明如昼的夜晚,倚窗而望,思念远方的山川和神话中的仙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昨夜虽指上一夜,三五表示月圆之意。宝鉴指月亮,意指月亮还未完全圆满。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今宵即今晚,既望即期待。兔魄指月亮的形状,表示月亮已经非常圆满。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又得平滩系缆,指作者在平坦的滩地上系住船缆。冷浸玻璃千顷,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同玻璃一般。表里一壶天,表示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一片壮丽的景色。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扶惫蓬窗下,指作者疲惫地倚在蓬窗下。拚却夜深眠,表示作者不顾夜晚已经很深,依然拼搏不休。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想嫦娥,指作者思念嫦娥仙子,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应笑我,表示嫦娥看到作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会笑话他。鬓苍然,指作者的鬓发已经苍老。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平生修玩,表示作者一生都在修行修炼。犹记历历旧山川,指作者依然清晰地记得往昔的山川景色。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安得乘槎访斗,表示作者希望能够乘坐船只去探访斗宿,斗宿是指北斗星。问讯广寒宫殿,表示作者希望能够询问广寒宫的仙女,广寒宫是嫦娥仙子的居所。怅未了尘绿,表示作者对尘世的执念和繁华仍然感到遗憾。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愿赐长生药,表示作者希望能够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换我骨为仙,表示作者愿意用自己的骨头来换取成仙的机会。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超脱的心境。通过描绘月亮、水面和山川等景物,以及对嫦娥和广寒宫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诗中运用了月亮、水和仙境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诗语意深远,意境优美,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换我骨为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gēng shēn shí liù yè yuè jiǎn chén cì jiǎ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zuó yè suī sān wǔ, bǎo jiàn wèi chún quán.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jīn xiāo jì wàng, tù pò cái shì shí fēn yuán.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yòu dé píng tān xì lǎn, lěng jìn bō lí qiān qǐng, biǎo lǐ yī hú tiān.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fú bèi péng chuāng xià, pàn què yè shēn mián.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xiǎng cháng é, yīng xiào wǒ, bìn cāng rán.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píng shēng xiū wán, yóu jì lì lì jiù shān chuān.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ān dé chéng chá fǎng dòu, wèn xùn guǎng hán gōng diàn, chàng wèi liǎo chén lǜ.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yuàn cì cháng shēng yào, huàn wǒ gǔ wèi xiān.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换我骨为仙”平仄韵脚

拼音:huàn wǒ gǔ wèi xiān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换我骨为仙”的相关诗句

“换我骨为仙”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换我骨为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换我骨为仙”出自李曾伯的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