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把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雪中把酒”全诗
百样收心待不作。
恰恨仙翁停画舸。
雪中把酒,美人频为,浅破樱桃颗。
清歌谁许阳春和。
悄不放、遥空片云过。
惊落梁尘浑可可。
一声啭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
分类: 青玉案
作者简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史浩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
朝代:宋代
作者:史浩
年来减却风情大。
百样收心待不作。
恰恨仙翁停画舸。
雪中把酒,美人频为,浅破樱桃颗。
清歌谁许阳春和。
悄不放、遥空片云过。
惊落梁尘浑可可。
一声啭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
中文译文:
多年来,风情减少得很多。
各种心思都被收敛,无法发挥。
恰好仙翁停止了画船。
在雪地中把酒,美人频频为我倾倒,轻轻弄破樱桃。
谁能许我一曲清歌,让我与阳春和谐相处。
悄悄地不敢放声,遥空中只有几片云飘过。
惊动了梁上的尘土,这尘土也许还记得。
一声啭鸣之处,故园的春天近了,桃李花开是否还有人知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为戴昌言所作的《青玉案》。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
诗的开头,“年来减却风情大”,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带来的变化,诗人感叹自己的风情已经逐渐减少。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收敛和无法发挥的心思,百般心思都无法转化为行动。
诗中提到了仙翁停画舸,这里的仙翁暗指仙人,画舸指的是仙人乘坐的船。这句诗意味深长,表示诗人遗憾仙人停止了绘画,可能暗指自己心中的憧憬和向往无法实现。
诗中还有雪中把酒、美人频为,以及浅破樱桃颗,描绘了诗人在雪地中独自饮酒,美人频频敬酒,浅破樱桃颗则表达了美人的娇美和可爱。
接下来,诗人渴望有人给他许一曲清歌,与阳春和谐相处,但只能悄悄地不敢放声,遥空中只有片片云飘过。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的结尾,惊落梁尘浑可可,一声啭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这里梁尘指的是过去的尘埃,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留恋。而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春天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意境丰富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往事的感慨,表《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和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诗中的开头“年来减却风情大”,描绘了多年来风情逐渐减少的情景。接着,“百样收心待不作”表示各种心思都无法发挥出来,被束缚住。
接下来,诗中提到仙翁停画舸,意味深长,暗指诗人心中的向往和憧憬无法实现。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雪中把酒,美人频频为他敬酒,浅破樱桃颗,描绘了美人的娇美和可爱。
诗中谈及清歌,希望有人能给他唱一曲清歌,与阳春和谐相处。但他只能悄悄地不敢放声,遥空中只有几片云飘过,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惊落梁尘浑可可”,暗示着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他期待一声啭鸣之处,故园的春天即将到来,问桃李花是否还有人知晓,表达了对故乡和春天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过往的感慨,同时展现了内心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雪中把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īng yù àn wèi dài chāng yán gē jī zuò
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
nián lái jiǎn què fēng qíng dà.
年来减却风情大。
bǎi yàng shōu xīn dài bù zuò.
百样收心待不作。
qià hèn xiān wēng tíng huà gě.
恰恨仙翁停画舸。
xuě zhōng bǎ jiǔ, měi rén pín wèi, qiǎn pò yīng táo kē.
雪中把酒,美人频为,浅破樱桃颗。
qīng gē shuí xǔ yáng chūn hé.
清歌谁许阳春和。
qiāo bù fàng yáo kōng piàn yún guò.
悄不放、遥空片云过。
jīng luò liáng chén hún kě kě.
惊落梁尘浑可可。
yī shēng zhuàn chù, gù yuán chūn jìn, táo lǐ hái zhī mó.
一声啭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
“雪中把酒”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