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秋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又一年秋半”全诗
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
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
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
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分类: 醉蓬莱
作者简介(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谢薖 翻译、赏析和诗意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是宋代谢薖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
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
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
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
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夜景。晴峰的山峰在晚霭中显得深邃而苍茫,碧蓝的天空上闪烁着银河。圆月高悬,又是一年的秋半。明亮的月色无人相伴,内心的归宿感受到了孤寂,只能倾听孤雁的哀鸣。诗人停下手中的酒杯,思索着身着锦袍的人在何处,一个人独自品味酒的寂寞。幸好有南邻,有诗社和酒友,大家一起切磋诗文,共同度过中秋佳节。在今夜的楼中,大家继续欣赏美景,品味酒宴。饮酒唱歌,歌声终了后起舞,醉态中的光彩显得凌乱而美丽。然而,喜悦的事情总是难以持久,星星疏落,天将破晓,诗人不禁叹息。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夜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孤寂和寂寞的感受,以及对友谊和欢乐的珍视。通过描绘山峰、天空、月亮和孤雁等元素,诗人创造了一个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诗中的孤寂和无伴的意象,反衬出友谊和社交的重要性,展示了人们在寂寞中寻求归属和共享快乐的渴望。
诗人通过对酒社和诗友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和交往的渴望和珍视。在诗社中,大家共同切磋诗文,引觞畅饮,共享快乐。这种友谊和欢乐成为诗人抵御孤独的力量和寄托。然而,诗人对于喜悦的事物的感叹,也表明了人生中欢乐的短暂和易逝。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富有情感的中秋夜晚。同时,诗人对友谊和快乐的抒发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感慨。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望晴峰染黛”、“听唳云孤雁”、“锦袍何处”等,使诗词充满了美感和音韵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夜景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诗词具有美感和音韵的韵味。
“又一年秋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uì péng lái zhōng qiū yǒu huái wú yì xiōng bìng shì hé zhī chén zhū yǒu
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
wàng qíng fēng rǎn dài, mù ǎi chéng kōng, bì tiān yín hàn.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
yuán jìng gāo fēi, yòu yī nián qiū bàn.
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hào sè shuí tóng, guī xīn àn zhé, tīng lì yún gū yàn.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
wèn yuè tíng bēi, jǐn páo hé chǔ, yī zūn wú bàn.
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hǎo zài nán lín, shī méng jiǔ shè, kè zhú zhēng chéng, yǐn shāng chóu huǎn.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
jīn xī lóu zhōng, jì ā lián qīng wán.
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yǐn jù kuáng gē, gē zhōng qǐ wǔ, zuì lěng guāng líng luàn.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
lè shì nán qióng, shū xīng yì xiǎo, yòu chéng hào tàn.
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又一年秋半”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