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尽凄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触目尽凄凉”全诗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分类: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经栖白旧院二首》贯休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经栖白旧院二首》描写了房子破败、凄凉的情景,以及作者对逝去的亲友和国家的思念之情。
经栖白旧院二首
竺卿何处去,
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
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
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
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
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
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
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
寒日下西岑。
译文:
竺卿何处去,
看到的都是凄凉。
中秋的明月不见了,
只残留着一炷香。
残花飘零在暮雨中,
枯叶下覆着啼螀。
谁为新坟建立塔,
在寂寥的渭水旁。
国家丧失了一位宝贵的人物,
这个时代多有李德林。
故人卿相(指官职)泣(指哭泣),
承受了皇帝的宠爱深厚。
旧藁有谁来清理呢,
空堂中的影像如吟咏。
裴回(指裴度)不能离去,
寒日照下西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位名叫竺卿的人离开后,他原来居住过的院子变得破败凄凉的情景。作者描述了院子中凋谢的花朵、飘落的雨水,以及覆盖在地面上的干枯的树叶。中秋的月亮不再可见,只剩下一炷香从残破的院子中散发出来。诗中还提到了人物李德林,表明时代多有才俊英杰,但国家宝贵的人物却一个接一个地离世。
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的心情和思念之情。故人哭泣,是因为竺卿离世而感到悲伤。作者提到国家给予了竺卿极高的荣誉,并表达了自己对竺卿的深深怀念。作者将竺卿离开后安息的地方比喻为空堂的影像如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之情。最后两句则以裴度无法离去,寒日映照着西岑作为结尾,点明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思考。
整首诗词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的亲友和国家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事更迭带来的不安和无常。整体上,这首诗词富有凄美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痛惜之情。
“触目尽凄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īng qī bái jiù yuàn èr shǒu
经栖白旧院二首
zhú qīng hé chǔ qù, chù mù jǐn qī liáng.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bú jiàn zhōng qiū yuè, kōng yú yī zhù xiāng.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cán huā piāo mù yǔ, kū yè gài tí jiāng.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shuí lǐ xīn fén tǎ, xiāo tiáo wèi shuǐ bàng.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guó bǎo hái wáng yī, shí duō lǐ dé lín.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
gù rén qīng xiàng qì, chéng zhì wò ēn shēn.
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jiù gǎo shuí shōu de, kōng táng yǐng shì yín.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
péi huí bù néng qù, hán rì xià xī cén.
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触目尽凄凉”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