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垂杨三百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夹岸垂杨三百里”全诗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分类:
作者简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隋堤柳》杜牧 翻译、赏析和诗意
《隋堤柳》是唐代杜牧的诗作,描绘了隋堤上垂柳的景象。
诗文的中文译文如下:
夹岸上,有三百里长的垂柳,如同画作般美丽。
我自怨流落西归,因此不见东风吹拂二月时。
这首诗借隋堤上的垂杨景象来表达诗人寄托厚望的愿望和遗憾。夹岸垂杨绵延不绝,是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卷。诗人因为自身的身世和处境,感到遗憾与不安。流落异国的他无法感受到东风拂面的温暖,错过了二月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意充满着对家园和过去美好回忆的思念。垂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景物,寄托着诗人对故乡和温暖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流落异乡生活的不满和迷茫。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抒发了他对归乡和回忆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出了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状况。诗人以垂柳的美丽来吐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这种对家园的思念情感在众多唐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主题,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家乡的深情。
整首诗写景淡雅,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哀调,带给读者一种向往和思考的感觉。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思考。
“夹岸垂杨三百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uí dī liǔ
隋堤柳
jiā àn chuí yáng sān bǎi lǐ, zhǐ yīng tú huà zuì xiāng yí.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zì xián liú luò xī guī jí, bú jiàn dōng fēng èr yuè shí.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夹岸垂杨三百里”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