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已颠天柱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大木已颠天柱折”出自宋代汪元量的《鲁港》,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mù yǐ diān tiān zhù zhé,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大木已颠天柱折”全诗

《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已终亡国,孟德斯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鲁港》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鲁港》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鲁港》中文译文:
博徒无计解其纷,
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
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已终亡国,
孟德斯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
钱塘江上雁成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困境。诗中通过对一系列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深刻感受。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博徒在纷乱的局势中束手无策,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夜半鸣钲溃万军,暗示着战乱和混乱的局面,众多军队在疾风骤雨中溃散。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无法解决问题的无奈。

接着,诗人描绘了鲁港上朔风掀起的恶浪,吴山下寒日被愁云蒙蔽。这些景象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困扰,以及人们内心的忧愁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一步突显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困境。周褒媚已终亡国,指的是周宣王时期的周褒,他的美色导致了周宣王的国家灭亡,这暗示着权谋和权力之间的危险关系。孟德斯孤忍负君,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孟德斯(指曹操),他孤独忍耐并承担了国家的重任,这体现了个人的忍辱负重和责任担当。

最后两句描述了大木已颠天柱折和钱塘江上雁成群,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离散。大木颠倒,天柱折断,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溃;钱塘江上的雁成群,暗示着人们的离散和流离失所。

总的来说,汪元量的《鲁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动荡不安时代的忧虑和对个人困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力。诗词中抒发了对纷乱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大木已颠天柱折”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ǔ gǎng
鲁港

bó tú wú jì jiě qí fēn, yè bàn míng zhēng kuì wàn jūn.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lǔ gǎng shuò fēng xiān è làng, wú shān hán rì yì chóu yún.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zhōu bāo mèi yǐ zhōng wáng guó, mèng dé sī gū rěn fù jūn.
周褒媚已终亡国,孟德斯孤忍负君。
dà mù yǐ diān tiān zhù zhé,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yàn chéng qún.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大木已颠天柱折”平仄韵脚

拼音:dà mù yǐ diān tiān zhù zhé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大木已颠天柱折”的相关诗句

“大木已颠天柱折”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大木已颠天柱折”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大木已颠天柱折”出自汪元量的 《鲁港》,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